吳素芹
摘 要:新課程改革已經進行了好幾年了,小學課堂經歷了從“鴉雀無聲”到“暢所欲言”的變化。這種變化充分展示了新課程改革的魅力。然而,教師面對教學產生了越來越多的困惑,不知道怎樣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為此,僅以小學數學教學為例,談一談教師怎樣提升小學數學課堂的有效性。
關鍵詞:數學教學;有效教學;提升策略
課堂,是教師講授知識的場所,是學生得到知識的渠道。每位教師都一直想要找到一種方法,使課堂的每一分鐘都得到充分地利用,并且達到預定的教學目的。為此,如何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便提上了議程。
一、有效性的概念
有效性是指完成策劃的活動和達到策劃結果的程度。相對于課堂來說,有效性則是教師在講授知識的時候是否能達到預定的課程目標,且課程完畢后能夠達到怎樣的效果。隨著近幾年新課程改革的實施,課堂上的變化不言而喻。其中,小學數學教學又是一大問題,圍繞著這一問題我們將展開討論。
二、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1.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
現代教學論認為:“數學教師的主要任務就是為學生設計學習的情境,提供全面清晰的有關信息,引導學生在教師創設的教學情境中,自己開動腦筋進行學習,掌握數學知識。”此觀點很清晰地強調了教師在講授知識的時候,創設學生能夠積極參與的,并且能夠獲得想要知識的教學情境是多么的重要。有了良好的教學情境,可以使枯燥的數學課堂變得趣味,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能夠有效地提升教學的有效性。
2.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索
學生學習的過程是否有效,是教師在課堂教學的時候能否達到預期效果的關鍵。為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對學生進行積極地引導。興趣,是學好一切知識的關鍵。適當進行引導,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達到預定的教學效果。
3.運用現代教學技術
伴隨著多媒體技術的引用,小學數學教學變得生動起來。多彩的畫面、形象的例證使學生愿意且更容易接受老師所要講解的問題。在教學過程中,并不是所有的內容都適合運用現代的教學技術,過多地引用現代教學技術也比較容易產生不良效果。為此,我們在進行教學設計的時候應該進行科學的分析,從而更好地確定什么時間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比較好。
總之,為了提升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我們應該科學地運用各種教學方法,最終達到預定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王建.教學有效性探究[M].成都出版社,2011(18).
(作者單位 湖北省咸寧市通城縣大坪鄉長垅完小)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