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麗
【摘 要】實踐是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雖然當前城鄉教學綜合水平存在的差距是不爭的事實,但從中學生物教與學的角度來看,農村中學的生物教學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可充分利用周圍環境豐富多彩生物資源,強化實踐教學,提高教學效果。
【關鍵詞】農村中學 發揮 生物教學優勢 強化實踐 提高 教學效果
生物學作為一門自然科學,最大的特點是具有廣泛的實踐性。要牢固掌握這門學科知識,除了理論教學外,實踐是生物教學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環節。強化實踐教學,不但能促進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和鞏固,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為社會輸送有用的實用性人才。
雖然,當前城鄉教學綜合水平存在差距是不爭的事實,但從中學生物的教與學的角度來看:農村中學周圍環境中有豐富多彩的生物資源,在教學中還有許多得天獨厚的優勢。因此,要充分利用優勢,強化實踐教學,提高教學效果。
一、農村中學在生物教學上具有的優勢
1. 生物課程內容、知識體系有利于農村中學生物教學
新課程、新教材的知識體系突出了人類活動內容,突出了生物圈,突出人與生物圈的關系。教材中具體的內容也大都圍繞人與生物圈,引導學生認識各個類群的生物在生物圈中如何生存、延續和發展及對生物圈的意義,進而認識生物和生物圈與人類的關系,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觀點。而人與生物圈的關系最直接的表現是農村人(包括中學生)與農村生態環境的關系。
2. 生物學科的教學特點決定了農村中學利于生物教學
生物學作為一門自然科學,生物新課程以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為宗旨,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教材中有很多探究活動所涉及的實驗材料、場地、環境并非是學校內部的環境、教學設備設施就能解決的,而是校外、自然界的大環境才能提供和解決的。由理論、實驗到課外調查實踐;由被動接受到主動探究;生物學科的教學特點決定了農村中學生物教學有明顯的地理優勢。
3. 農村學生對自然界豐富的感性認識有利于生物教學
在農村環境生活了十多年的中學生,有不少男孩子自小就釣魚摸蝦、爬樹捕蟬,女孩也少不了養雞鴨、喂豬羊;對自然環境中一定的生物種類、部分生物的形態、生物生活習性和生活環境等有較為豐富的感性認識;在長期的生產勞動中形成了一定的動手操作能力,這些都有利于生物教學。
4. 農村的生產環境、生態環境成為生物教學優勢
在農村學校的周圍,一般都有大量的農田、果園,存在現代化生態農業園、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周邊還有養雞、養豬專業戶或者大型養殖場,這些都成為生物課外參觀學習、調查實踐的有利條件。另外,農村的農、林、牧、漁的生產環境,山川河流及池塘的自然環境、生態系統等,都是開展生物教學的資源優勢。
二、充分利用農村生物教學資源,積極開展實踐教學的措施
1. 對學生進行“學好生物”的理想前途教育
首先,要讓學生明白:生物學是一門基礎學科,其知識既是物理、化學的基礎,也是農、林、牧、漁、醫及食品加工等現代生物技術行業的基礎。不論從升學的角度出發、還是日后選擇職業的角度看,學好生物都有廣闊的前景,打好基礎至關重要。況且,農村中學大部分學生畢業后,要直接或間接參加農業生產,學好生物知識顯得更為重要,可以促使農業經濟騰飛和農村富裕。
2. 設置生物探究活動,提高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和信心
生物新課程中,列入了系列化、分層次、多側面的探究活動。科學地開展探究活動,是培養提高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和信心的有效途徑。利用中學生活躍好動的心理和生理特點,以及對某些自然現象的一知半解更容易激發其好奇心,可引導他們去尋根問底。例如:對“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進行探究活動時,讓學生將相同的種子,放置在不同的溫度、濕度和通氣條件下進行試驗,觀察并記錄種子發芽狀況,試驗結束后,總結出規律。這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好生物的信心。
3. 理論聯系實際,提高教學效果
生物新課程中涉及的知識大部分是動植物、環境保護、生態知識,這些知識大部分與農業生產、農民的生活息息相關。農村學生直接參加生產勞動,接觸動植物及大自然的機會多,對農、林、牧、漁業生產及動植物等基本知識比較熟悉,教學時若充分地利用這一優勢,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 教學與實踐相結合,學以致用
生物教材中有很多知識和技能是通過實踐和實習獲得的。例如:在學習 “嫁接”一課時,組織學生到果園和育苗基地,進行實地操作;在學習“植物的開花、傳粉、授精”時,帶領學生去農田實地進行玉米、西瓜等人工授粉。農村學生對這些知識已有一定的了解,如果老師適當地進行引導,他們會得心應手、一點就通。既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又提高了生物教學效果,同時,培養了學生實踐探究能力。
5. 將先進的技術應用于農業生產,提高經濟效益
在學習了“植物激素及應用”后,若生產上要進行“扦插育苗”,則選用一定濃度的萘乙酸處理枝條下端,植物的生根數量明顯增加;對于葉菜類若要“促進生長”,則用一定濃度的赤霉素噴施在植物的莖葉上,生長明顯加快。將這些先進的技術應用到技術農業生產后,顯著提高了經濟效益,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運用生物知識,將所學知識與當前的社會生產實踐問題聯系起來,以生物學觀點正確面對各種問題,解決實際問題,從而增強其學習的動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