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韶紅 王東
摘要:概念圖建構式課型就是在概念或原理較為集中的知識領域,通過建構概念圖,幫助學生梳理概念間的聯系和區別;通過變式訓練,掌握概念的內涵和外延,從而提高學生概念原理的遷移應用能力的一種課堂教學模式。作者在中學化學教學中實踐這一課型,結合具體案例,對其教學環節架構、實施方法等進行了研究和反思。
關鍵詞:化學教學;概念圖;教學環節
文章編號:1008-0546(2014)10-0013-03 中圖分類號:G632.41 文獻標識碼:B
概念圖是諾瓦克博士根據奧蘇貝爾的有意義學習理論和建構主義理論提出的一種教學策略。所謂概念圖,簡單講就是一種以科學命題的形式顯示概念之間的意義聯系,并用具體示例加以說明,從而將所有的基本概念有機地聯系起來的空間網絡結構圖[1]。繪制概念圖能使原來迷惑的概念清晰化、零散的知識系統化、機械的記憶靈活化,有助于陳述性知識向程序性知識的轉化,從而提高學生的元認知水平,幫助學生學會學習。
化學概念圖是指用來組織與表征化學知識的工具。它通常是將有關某一化學主題不同級別的概念或命題置于方框或圓圈中,再以各種連線將相關的概念或命題連接,形成關于該主題的化學概念或命題網絡,借此形象化的方式表征學習者的知識結構,以及對某一化學主題的理解[2]。
概念圖建構式課型就是在概念或原理較為集中的知識領域,通過建構概念圖,幫助學生梳理概念間的聯系和區別;通過變式訓練,掌握概念的內涵和外延,從而提高學生概念原理的遷移應用能力的一種課堂教學模式。筆者在中學化學教學中實踐這一課型,對其架構和實施方法進行研究,下文將結合教學案例進行闡述。
一、課型實例展示
案例:初中化學《物質構成的奧秘》主題復習課
師:招聘小故事及愛因斯坦的名言
某大型銷售企業要招聘銷售部主任,公布的考題是:在3天時間內調查清楚某小區的購買方情況。上午10點整,所有求職者準時出發調查。下午兩點,有個叫劉軍的人第一個人交卷。第2天下午,陸續有人交卷,第3天大部分人才交卷。結果是劉軍被任命為銷售部主任,因為他調查所得結論與其他人基本一致,而時間最短。劉軍說:我沒有接觸小區的任何人,我只是對小區的所有垃圾箱進行查看,根據垃圾的數量、包裝、品牌,從而得出小區總體消費水平的大致數字……
步驟4針對練習、反饋矯正。
師:出示6道配套變式題(略)。
生:獨立完成。
步驟5引入新概念,擴展概念圖。
師:前面同學們構建的概念圖只反映了本主題部分概念的聯系,我們還學習了哪些其他概念呢?
生:元素符號、化學式、化合價、相對分子質量等。
生:再次建構概念圖,完成主題所有概念的梳理。
師:展示擴展后的標準概念圖(如圖)并簡要分析。
針對練習、反饋矯正。
師:出示化學用語2題(略);化合價求算2題(略);有關相對分子質量計算3題(略)。
師:回顧概念圖教學模式的一般流程,希望同學們在今后學習中能予以借鑒。同時指出概念圖模式是一個循環往復的學習過程,能鍛煉思維的概括性和嚴密性,發展自學能力和自我反思能力,進而提高學習的效率。
二、課型的主要環節
化學概念圖建構式課型主要由六個教學環節架構,其實施流程如圖3所示。
1. 創設情境
這一環節的目的主要有兩個方面:給學生指定學習方向;通過各種手段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為做到這一點,可通過情境的創設,使學習主題看起來顯得:與學生過去的經驗相關;與學生未來的目標相關;充滿吸引力,生動有趣;重要,因為具有社會性意義;有意義,學法指導,能提高學習效率。案例中教師通過招聘小故事和愛因斯坦的名言來創設情境,突出方法的重要性,強化學生的學習動機,自然而然引出后續基于概念圖模式的教學。
2. 羅列概念
該環節主要由學生羅列某單元或主題中的核心概念。可先讓學生分組討論,然后由小組代表回答,過程中其他同學可糾正、補充,教師也可作適當引導、提示,直至相關概念均已呈現。
3. 構建概念圖
此環節要求學生用連線表示概念之間的聯系,并在連線上寫出聯接詞,構建概念圖。要提醒學生注意概念間的層次關系,即是并列關系還是包容關系。如是并列關系,則可在同個層次羅列;如是包容關系,則要將最一般、最概括的概念置于概念圖的最上層,從屬的概念安排在下層。在學生構建概念圖的過程中,教師應來到學生當中,給予學生必要的指導。并要留心觀察學生的典型作品,以待后續環節在全班展示。
4. 修改概念圖
學生初步建構的概念圖大多數是不完整的甚至是有謬誤的,因此要通過展示、比較、討論、修改,來完善概念圖。課堂上,教師可利用實物投影儀,將多位學生的典型作品展示到屏幕上,供全班同學觀察、比較、借鑒。之后教師可組織小組交流、全班討論,分析各作品的優缺點,形成共識。最后,留出一定時間,讓學生修改完善自己的概念圖。此過程中,教師切忌為節省教學時間越俎代庖,直接將自己制作的概念圖灌輸給學生,應當讓學生在比較和討論的過程中,熟悉概念的內涵、外延以及概念間的聯系,發展自己的知識結構,從而完成知識的意義建構;體味概念圖的制作方法和技巧,為學生掌握這一學習工具并在今后學習中能熟練運用打下扎實的基礎。
5. 反饋練習
學生在完成概念圖后,應進行針對性練習,讓學生在習題情境中,運用概念圖,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如此從一般到特殊,提高學生概念原理的遷移應用能力,同時反饋復習效果,及時查漏補缺。設計這類習題時,要遵循兩個原則:一、基礎性,即以基礎題為主,檢查雙基知識的掌握情況,讓學生感受學有所獲的快樂;二、變式性,即設計系列的變式題,就是在設計習題時,能通過不斷地變換條件、結論、方法和形式等,將問題進行推廣,讓學生在變化、聯系中尋求知識的規律和本質。endprint
6. 擴展概念圖
某些知識模塊的概念眾多且概念間交叉聯系復雜,所以對概念圖的建構,不能要求學生一蹴而就,這樣容易導致學生思維混亂,理不清概念間的關系,增加學習難度。教師可安排概念圖的分步建構,先制作部分相對獨立概念群的概念圖,再引入新概念,擴展概念圖,如此由簡到繁,使不同能力層次的學生都能達成教學目標。概念圖建構式課型可以是一個循環往復的學習過程,概念圖的不斷發展,使學生掌握的知識高度概括化,促進學生思維的發散和集中,從而優化學生的認知方式。
三、課型的實踐反思
1. 本課型有一定的適用范圍
概念圖建構式課型適用于概念或原理較為集中的知識領域,即從一個概念可引出相關的一系列概念,如《物質的分類》專題、《溶液》單元、《物質構成的奧秘》主題等。至于那些淺顯的、基本的知識領域的概念一般不必用概念圖來復習,以免把簡單問題復雜化。
2. 概念圖構建方式可多樣化
案例中的概念圖從結構角度看,是以并列結構的方式呈現的,主要是便于學生尋找它們之間的聯系。但概念間較多的是層次結構,要求將同一知識領域的概念依據概括性水平不同分層排布,即最一般、最概括的概念置于概念圖的最上層,從屬的概念安排在下面。如溶液單元,溶液是最概括的概念,應在最上層,下層是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飽和溶液的下層又可為溶解度……
案例中的概念圖從給定的條件看,屬于限定型概念圖,即教師給出一定數目且隨機排列的概念或術語,要求學生必須使用這些概念來構建概念圖。隨著學生能力的提升,教師也可在給出一定數目的概念之后,要求學生從中自由選擇一部分概念來構建概念圖。或者提供不完整的化學概念圖的模板,學生根據教師的提示完善概念圖。甚至教師可只給出一個核心概念,要求學生圍繞這一概念,聯想有關知識、概念,創造性構圖。
3. 利用概念圖可進行學習評價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通過觀察學生設計概念圖的過程,捕獲學生的知識結構,及時了解學生學習的薄弱環節。學生通過繪制概念圖可以反思自己學習的狀況,評價自己學習的效果。概念圖評價學生的理解水平,其維度往往是多元的,如學生自評、生生互評、教師評價以及網絡學習共同體評價等,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能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找出學習的癥結所在,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概念圖學習是個長期的過程,對學生構建化學概念圖的訓練應越早越好,這樣概念圖在中學階段發揮作用的時間就越長,能取得最大的學習效益。因此不但復習課要引入概念圖,更要考慮新課階段使用概念圖,甚至可將概念圖布置成家庭作業,這些都值得教師們深入研究。
參考文獻
[1] 魏林明. 在初中化學復習中應用概念圖教學策略的實踐[J]. 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09,(11):45
[2] 姜雪梅. 初中生化學概念圖的形成過程的個案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endprint
6. 擴展概念圖
某些知識模塊的概念眾多且概念間交叉聯系復雜,所以對概念圖的建構,不能要求學生一蹴而就,這樣容易導致學生思維混亂,理不清概念間的關系,增加學習難度。教師可安排概念圖的分步建構,先制作部分相對獨立概念群的概念圖,再引入新概念,擴展概念圖,如此由簡到繁,使不同能力層次的學生都能達成教學目標。概念圖建構式課型可以是一個循環往復的學習過程,概念圖的不斷發展,使學生掌握的知識高度概括化,促進學生思維的發散和集中,從而優化學生的認知方式。
三、課型的實踐反思
1. 本課型有一定的適用范圍
概念圖建構式課型適用于概念或原理較為集中的知識領域,即從一個概念可引出相關的一系列概念,如《物質的分類》專題、《溶液》單元、《物質構成的奧秘》主題等。至于那些淺顯的、基本的知識領域的概念一般不必用概念圖來復習,以免把簡單問題復雜化。
2. 概念圖構建方式可多樣化
案例中的概念圖從結構角度看,是以并列結構的方式呈現的,主要是便于學生尋找它們之間的聯系。但概念間較多的是層次結構,要求將同一知識領域的概念依據概括性水平不同分層排布,即最一般、最概括的概念置于概念圖的最上層,從屬的概念安排在下面。如溶液單元,溶液是最概括的概念,應在最上層,下層是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飽和溶液的下層又可為溶解度……
案例中的概念圖從給定的條件看,屬于限定型概念圖,即教師給出一定數目且隨機排列的概念或術語,要求學生必須使用這些概念來構建概念圖。隨著學生能力的提升,教師也可在給出一定數目的概念之后,要求學生從中自由選擇一部分概念來構建概念圖。或者提供不完整的化學概念圖的模板,學生根據教師的提示完善概念圖。甚至教師可只給出一個核心概念,要求學生圍繞這一概念,聯想有關知識、概念,創造性構圖。
3. 利用概念圖可進行學習評價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通過觀察學生設計概念圖的過程,捕獲學生的知識結構,及時了解學生學習的薄弱環節。學生通過繪制概念圖可以反思自己學習的狀況,評價自己學習的效果。概念圖評價學生的理解水平,其維度往往是多元的,如學生自評、生生互評、教師評價以及網絡學習共同體評價等,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能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找出學習的癥結所在,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概念圖學習是個長期的過程,對學生構建化學概念圖的訓練應越早越好,這樣概念圖在中學階段發揮作用的時間就越長,能取得最大的學習效益。因此不但復習課要引入概念圖,更要考慮新課階段使用概念圖,甚至可將概念圖布置成家庭作業,這些都值得教師們深入研究。
參考文獻
[1] 魏林明. 在初中化學復習中應用概念圖教學策略的實踐[J]. 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09,(11):45
[2] 姜雪梅. 初中生化學概念圖的形成過程的個案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endprint
6. 擴展概念圖
某些知識模塊的概念眾多且概念間交叉聯系復雜,所以對概念圖的建構,不能要求學生一蹴而就,這樣容易導致學生思維混亂,理不清概念間的關系,增加學習難度。教師可安排概念圖的分步建構,先制作部分相對獨立概念群的概念圖,再引入新概念,擴展概念圖,如此由簡到繁,使不同能力層次的學生都能達成教學目標。概念圖建構式課型可以是一個循環往復的學習過程,概念圖的不斷發展,使學生掌握的知識高度概括化,促進學生思維的發散和集中,從而優化學生的認知方式。
三、課型的實踐反思
1. 本課型有一定的適用范圍
概念圖建構式課型適用于概念或原理較為集中的知識領域,即從一個概念可引出相關的一系列概念,如《物質的分類》專題、《溶液》單元、《物質構成的奧秘》主題等。至于那些淺顯的、基本的知識領域的概念一般不必用概念圖來復習,以免把簡單問題復雜化。
2. 概念圖構建方式可多樣化
案例中的概念圖從結構角度看,是以并列結構的方式呈現的,主要是便于學生尋找它們之間的聯系。但概念間較多的是層次結構,要求將同一知識領域的概念依據概括性水平不同分層排布,即最一般、最概括的概念置于概念圖的最上層,從屬的概念安排在下面。如溶液單元,溶液是最概括的概念,應在最上層,下層是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飽和溶液的下層又可為溶解度……
案例中的概念圖從給定的條件看,屬于限定型概念圖,即教師給出一定數目且隨機排列的概念或術語,要求學生必須使用這些概念來構建概念圖。隨著學生能力的提升,教師也可在給出一定數目的概念之后,要求學生從中自由選擇一部分概念來構建概念圖。或者提供不完整的化學概念圖的模板,學生根據教師的提示完善概念圖。甚至教師可只給出一個核心概念,要求學生圍繞這一概念,聯想有關知識、概念,創造性構圖。
3. 利用概念圖可進行學習評價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通過觀察學生設計概念圖的過程,捕獲學生的知識結構,及時了解學生學習的薄弱環節。學生通過繪制概念圖可以反思自己學習的狀況,評價自己學習的效果。概念圖評價學生的理解水平,其維度往往是多元的,如學生自評、生生互評、教師評價以及網絡學習共同體評價等,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能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找出學習的癥結所在,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概念圖學習是個長期的過程,對學生構建化學概念圖的訓練應越早越好,這樣概念圖在中學階段發揮作用的時間就越長,能取得最大的學習效益。因此不但復習課要引入概念圖,更要考慮新課階段使用概念圖,甚至可將概念圖布置成家庭作業,這些都值得教師們深入研究。
參考文獻
[1] 魏林明. 在初中化學復習中應用概念圖教學策略的實踐[J]. 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09,(11):45
[2] 姜雪梅. 初中生化學概念圖的形成過程的個案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