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
【摘 要】校企合作,產學研相結合能有效促進及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浙江金融職業學院電商專業利用所處地理位置、創新思維,在校企合作尤其是如何能在校企之間實現長效合作進行了多方面探索及實踐,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關鍵詞】校企合作;職業教育;長效機制
校企合作,是我國高職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重要途徑,也是培養我國新時代技能型、應用型人才的必由之路。高職院校的生存發展離不開校企合作。電子商務專業作為一個新興專業,隨著電子商務在我國的蓬勃發展,據不完全統計,全國設置電子商務專業的高職院校已近800所。如何更深好的促進電商專業的教學,使得電商專業畢業的學生為社會所用,顯然,校企合作是關鍵、是核心。目前,幾乎所有的高職院校電商專業都開展了校企合作,許多院校依托行業特色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校企合作過程中,如何依托電商專業的特點深化合作層次,如何構建穩定、長效的合作機制,如何保障合作能持續發展下去還存在許多的問題,需要我們去思考及實踐。校企合作的辦學模式,一方面能夠發揮企業和學校的優勢,另一方面還能提供社會所需要的人才,是高校與企業謀求共同發展的最有利模式。在這模式下,我們能實現三方共贏。學生充分參與社會實踐,了解社會需求,從而更好的指導其學習;企業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經營收益;學校能更好依托社會需求辦學,培養新時代的應用型技能人才。
1 校企合作國內外研究現狀
國外早在20世紀初就已經進行了校企合作辦學的嘗試,比較有名的包括德國的“雙元制”職業教育體系,美國的“合作教育計劃”,英國的“三明治”人才培養模式,澳大利亞的TAFE模式以及新加坡的“人才工廠”模式等。國內高職院校電子商務專業絕大多數創建于21世紀初,和別的新興專業一樣,其在校企合作,產學研方面也進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主要包括如下幾個方面:
(1)建立專業指導委員會,學院各專業均成立專業指導委員會,由行業專家和教師共同擔任專業指導委員會委員,每年召開一次專業指導委員會會議共同商議下一年度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或微觀上參與某門課程課程標準的制定、教材的編寫及授課過程。
(2)建立校內外實踐基地,高職院校培養高素質、高技能應用型人才需要高質量的實習、實踐基地,而高標準的實踐基地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目前絕大多數還是企業冠名,投入主要還是來自高職院校自身的辦學經費。
(3)不定期的聘請行業專家做講座、參與學生社團活動,通過這種方式讓學生更深入了解企業對人才的要求,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增強學生對一線崗位人才需求的認識。
以上校企合作的形式都只是停留在表層的合作,很難達到學校、企業、學生三贏的格局。因此,目前的校企合作往往表現在政府主動牽線、學校積極主動,但學生受益平平、企業參與動力不足的格局,更別提長期深層次合作了。
2 浙金院電商專業進行的探索
浙江金融職業學院位于浙江杭州,而杭州又有一個別稱“中國電子商務之都”,數據顯示,杭州共擁有47萬網商,電商網站總數占全國的1/7,2013年網上銷售額高達1739億元,接近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50%,遠高于全國同期水平。如何充分利用學院地理位置的優勢,來更好的辦好學院電商專業,我們在多個方面也進行了實踐。
(1)充分利用始業教育,積極主動聘請引進電商專業資深專家給專業新生上“新生第一課”,讓學生一進入學校就能接觸到電商“大鱷”。通過與電商“大鱷”們的親密接觸,讓同學們喜歡電商,近距離接觸電商第一手資料。專業近些年來陸續聘請了華語之聲、佑康電商、優可電商等公司的資深電商專家走進校園,引領新生走進電商的世界。
(2)充分利用諸如阿里巴巴、網易等知名電商公司其總部或重要研發基地都位于杭州這樣的地理優勢,專業每年利用開學初帶領學生走進這些知名電商企業,現場感受電商名企的工作氛圍,參加電商企業的宣講會,聘請在電商名企就職的電商專業校友回母校開講座等,讓學生在校期間就能實時了解電商企業需要什么樣的人才,為學生今后在金融學院的學習提供指導。
(3)充分利用網商“雙十一”、“雙十二”大促銷活動,每年11月11日以及12月12日,電商專業大一、大二的學生全員停課進行校外工學交替活動,帶薪兩周時間到一些緊密合作的電商企業中去輪崗實習,體驗真實的電商運營、電商客服、網絡營銷等活動。通過每年堅持參與這類活動,一方面,讓學生在“雙十一”中體會到真實的電商運作;另一方面,加強了與緊密合作型企業之間的合作,達到專業、企業、學生的三贏。
(4)在校內設立企業冠名的研發、營銷基地,專業在2011年引進了網易映像派,創建了網易映像派實驗室,專業學生在該實驗室里進行輪崗實訓,體驗網店裝修、網絡營銷、網店推廣等,網易公司除提供免費樣品及實驗室裝潢外,還不定期對學生創業團隊提供專業的技術指導。通過該實驗室的創建,極大的提升了學生的網絡創業熱情及學好專業知識的愿望。
(5)建立電商企業聯合訂單班,吸引部分下沙高教園區的大型電商企業聯合在校建立訂單班,傳統電商企業人員需求較少,但崗位相對集中,主要包括網絡客服、網絡營銷、網店美工等相關崗位,單獨為某家企業設立訂單班,相對成本較高,通過訂單企業聯合在校內進行聯合招聘,聯合宣講,聯合免費提供上崗前技能培訓,聯合免費對學生今后從事創業進行指導,雙向選擇簽訂就業意向合同,提供帶薪專業實習崗位,實現電商學子“畢業與上崗”零過渡。
(6)2012年以引進義烏校友皮包網絡銷售公司校內實訓基地為契機,創建電子商務創新創業實驗室,對有網絡創業意向的學子,大學三年“1+1”全程跟蹤指導,專業學生在大一期間就要求人人開店,對部分開店成交達到500筆以上學生,提供4個學分的獎勵,除此之外,專業對這些學生進行扶持,一名校內專業指導教師在該名學生在校學期期間全程提供創業指導服務,除此之外,在校外電商專業指導委員會中聘請一名專家也對學生進行在校期間全程跟蹤輔導。
(7)積極鼓勵專業學生參加每年的浙江省電子商務競賽及挑戰杯競賽,尤其在系本課程《電子商務實務》中將課程的教學和學科競賽相結合,在教學過程中融入競賽的元素,不定期的聘請校外專家講授電商實務課程中的某個章節,除此之外,還要求專家對參與競賽的學生進行輔導,爭取為學生提供學科競賽調研所需的實踐場所。通過努力,近年來電商專業絕大多數參加省級競賽項目均來源于企業的實際案例。
3 校企合作實踐成果
在專業進一步強化校企合作的基礎上,電子商務專業在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的開發、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各級各類規劃教材的編寫、學生的對口就業率、校內外實訓實踐基地的建設上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且專業在2010年被評為浙江省特色專業的基礎上,2014年又被學院遴選為省級優勢培育專業。
(1)教師隊伍建設與產學研合作協調發展
電商專業的教師隊伍中,專業主任擁有教授及高級工程師職稱。所有教師均選送到阿里學院進行培訓,均通過考試獲得了阿里巴巴電子商務師的認證資格。專業隊伍中85.7%都擁有碩士學位,其中包括兩位在讀博士研究生。專業教師積極參與企業橫向課題的研發,其中反假幣上崗資格考試系統獲得國家軟件著作權專利。連續兩年選派專業教師依托浙江省教育廳訪問工程師項目,走進企業,參與企業項目的研發。近年來,專業多個課題獲得廳局級立項,多篇文章在核心期刊上發表,通過這類合作的研發不僅加強了電子商務專業建設的內涵,而且給企業帶來了經濟效益。
(2)創新教材編寫碩果累累
專業教師主編行業專家參編的《電子商務實務》獲得全國“十二五”規劃教材立項及浙江省重點教材建設項目。此外,同樣是專業教師主編行業專家參編的《網絡營銷》教材同樣獲得全國“十二五”規劃教材立項。另一方面,由于引入了校外行業專家參與教材的編寫,教材中的許多典型案例來自與校外專家自身實踐經驗,并從理論層次上進行升華,而且教材的內容將在網絡上不斷實時更新案例、課件。進而達到與時俱進,來適應社會的最新需求。
(3)校企合作專業學子就業對口率進一步提高
校企合作為電商專業的對口就業提供了平臺,通過大一的認知實習,大二的頂崗實習,大三的畢業實習,以及在期間穿插著的帶薪工學交替、校內實訓基地輪崗等,學生能夠在校期間就能接觸企業,企業也能夠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使得學生學習的專業技能更接近于企業的實際需求,具不完全統計,電子商務專業近三年就業率持續攀升,其中對口就業率進一步提高。除此之外,近三年來,電子商務專業多名學生在校期間就已網絡優質創業成功,其不僅解決了自身的就業問題,還帶動了周邊同學的就業。據第三方調研機構調研結果顯示,近年我院電子商務專業通過校企合作,學生畢業就業深受社會及用人單位好評。
【參考文獻】
[1]張建,等.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職電子商務課程設置與教學內容、方法、手段探析[J].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13,5.
[2]陳曉雯.基于校企合作的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以廣東省輕工業技師學院為例[J].現代營銷:學苑版,2014,5.
[3]廖衛紅.高職電子商務專業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電子商務,2014,4.
[4]鐘子建.校企合作的電子商務搞技能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的實踐[J].中國證券期貨,2011,6.
[責任編輯:湯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