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冠亞
摘要:隨著高校改革的實施以及新課程標準的完善,高校教育邁進了一個全新的發展結算,在基礎音樂教育得到普及的基礎上,高校的音樂教育面臨著嚴峻的挑戰。科技的發展和音樂的價值相互融合,產生了新型的電腦音樂教育。本文主要就高校開設電腦音樂課程的意義進行分析,結合目前高校開設此項課程的現狀提出相應的發展策略,為國家音樂事業的發展培養更多的人才,創作更多的音樂作品。
關鍵詞:點奧音樂 課程學習 現狀 探索
一、高校電腦音樂課程開設的意義
電腦音樂是電子科技與音樂藝術相結合的產物,是科學技術發展的重要體現,也是音樂藝術發展的必然要求。
(一)音樂教育發展的必然方向
電腦音樂系統的出現體現了現代性和教育性,不僅為音樂的作曲、演奏提供了極大方便,同時更是活躍了音樂教學的課堂,為音樂的發展創造出更多有利條件。高校開設電腦音樂課程,目的是為學生營造更好的學習音樂的環境,使教學內容、教學任務的完成更加高效,更加具有針對性。具體說來,電腦音樂技術的運用對教師而言是更加優質的教學工具,對于學生來說是學習專業知識、進行音樂創作的工作,學生在利用電腦音樂系統進行學習的過程中,應該不斷提升自己,提高音樂創編能力,創作出更多好聽的音樂作品。
(二)高校教師音樂教學的需要
素質教學是高校改革的重要舉措,在現代化教育不斷發展的今天,作為重要的教育手段,電腦音樂成為了高校音樂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個方面。新時代的大學生都是在高科技的包圍中長大的,他們對于電腦的興趣可以同時提高他們對于音樂學習的興趣。電腦音樂教育課程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記憶音樂專業基本知識,與此同時,電腦音樂系統可以作為輔助工具,充實教學內容,拓展教學手段,提高視唱、作曲、樂譜制作、作品分析等方面的可視可感,滿足教師改革教學方式的需要,帶來與眾不同的教學效果。
(三)巨大的實用性和商業價值
傳統的音樂作品的誕生耗時耗力,單個作品的錄制相對簡單,但是面對比較復雜類似于交響曲的作品,對于現場樂器演奏、歌手演唱等要求極為嚴格,一旦出現錯誤就需要重新進行錄制,幾十次甚至上百次的重復率讓人很頭疼,但是,電腦音樂出現后,只要將人聲和樂器聲路瑞電腦可以進行多次的修改和進一步的完善,音樂作品的形成變得相對容易起來。同時,在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的時代中,音樂的價值和意義也加入了大量商業的元素,無論是廣告、電影還是游戲等等,都要與音樂結合在一起,而這些的形成也是通過電腦音樂打造的,他們兩者相互融合相互影響,帶來了更加巨大的經濟利益。
二、高校電腦音樂課程開設的現狀
(一)軟件
目前,國內外大多數高校使用的軟件狀況基本比較一致,尤其是電腦音樂系統中音序器的選用,美國Sonar 系列(2000年前被稱為CAKEWALK)成為高校首選,不僅能夠進行MIDI文件的編輯和處理,同時在音頻錄制、編輯、縮混方面也遠遠超過同類型的其他軟件。但是,為了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學校也會選取不同的音樂制作軟件,例如音頻編輯軟件,Sonic Foundry Sound Forge;多軌錄音軟件,Digidesign Pro等等。我們必須看到,部分學校在使用軟件方面存在過于形式化,不實用的問題。
(二)硬件
為了讓學生在最適合的環境中學習,高校必須要為學生們配備專業的教師、音樂設備,在條件允許的范圍內可以設計小型的錄音棚。學校音樂教室的設計一般都根據學生人數進行設計,尤其是音樂專業的學生,每節課堂中都能在保證學生有機會上機進行工作。大多數高校都為學生配備了專業的教學系統和音樂制作設備,基本都能達到國家標準。目前,國內主要運用的是GS、XG和GM 格式,其中以XG最為適用,它音色豐富,擴展性強,進一步提高了教學效果。
(三)教材
在我國開設電腦音樂課程的過程中,教材的使用很難達到統一,在加上目前的教育系統中,并沒有關于電腦音樂教材的具體規定,沒有形成固定的體系,所以,根據不同的教學情況,學校往往會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來選擇教材,甚至部分學校存在無教材授課的情況,教師們只能通過歷年來的教育經驗為學生們講解音樂知識,所以,很大一部分學生在音樂學習過程中,專業理論比較差,這是亟需解決的一大問題。
(四)師資
教師是電腦音樂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這對于教師的要求需要進一步的提升,教師們不僅要有深厚的音樂知識儲備,同時還要熟練掌握相關音樂軟件的操作,這對于高校中的音樂教師來說一個極大考驗。我國的電腦音樂教育體系還未形成嚴密的體系,對于教師的選拔還存在一定差距,甚至在一些非專業的高校中,教師年紀較大,專業知識水平較高,但對于相關音樂軟件掌握較差,有部分教師有較強的軟件教學能力,但音樂專業知識欠缺,這是我國音樂技術發展的一大障礙。
三、關于高校電腦音樂課程的探索
(一)正確認識課程開設的意義和未來發展
電腦音樂教育初步成型,開設此項課程的基礎也是重點就是要正確認識課程開設的意義和未來發展。對于現階段音樂教育的學生而言,他們首要的任務是要熟練地掌握電腦音樂系統,要熟練操作該系統中進行音樂處理的軟硬件設備,這是非常必要的,學生要通過對技術的學習,了解音樂創作的流程。與此同時,學生要在掌握系統的基礎上,充分重視自身主修專業的學習,運用系統幫助提升自己專業的學習,便于未來從事各項與音樂相關的工作。
(二)進一步完善教學系統
這里所說的系統指的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需要完善的各項軟硬件設施,包括教材、硬件設施以及軟件設施、教師的選擇等等,通過各項要素的有機結合,使得電腦音樂教育系統更加完善。優質的教學系統可以為學生們營造最佳的學習環境,為學生們進行電腦音樂的學習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在電腦音樂教育的課程設置上,需要學校對學生的課程設置進行有效的調整,根據學生們的實際情況選擇不同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通過實踐不斷的調整、改善;在教學內容方面,要與時代相結合,與社會需求相適應,要更加注重教育的實用性,切實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切實提高教學效果;人才是關鍵,在教師的選拔上不僅要重視教師的專業能力,還要注重教師的實踐經驗,要積極引進專業型高學歷的人才,擴大學校師資規模,同時還要加強對教師的各項培訓。
參考文獻:
[1]譚金龍.淺談高校音樂教育專業中電腦音樂制作課程的開設[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04).
[2]張嵐.電腦音樂系統在高等音樂院校和聲課教學改革中的應用[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2003,(02).
[3]鐘善金,李啟福.充分應用數字化音樂教學手段 促進高師音樂教育現代化[J].贛南師范學院學報,2003,(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