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小娟
摘 要:高中階段學習內容多,學生學習壓力大,因此提升學習效率至關重要。本文基于高中數學學科特點及學生實際,從三個維度全面闡述了如何誘導學生高效學習高中數學。
關鍵詞:高中數學 興趣 學法 合作
高中是學生知識學習的關鍵時期,這一學段的知識體系呈現出學科多、知識深、內容廣等特點,學生承擔的學習任務較初中、小學更為繁重。同時,高中生面臨高考壓力,各個任課教師都鉚足了勁兒想讓學生多學一點、多做一點、多掌握一點備戰高考,學生無形中又多了大量的學習內容。高中數學具有抽象度高、知識點聯系強、練習需求量大的特點,要提高高中生的數學學習水平,就需要他們更多地進行數學練習。在繁重的數學學習任務面前,學生如果學法不當,盲目地采取機械、重復做題的方法進行數學練習,很容易產生膩煩、疲乏心理,造成學生數學學習效率低下的后果。
因此,如何引導高中生在面對紛繁多樣的學習任務時,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和手段,高效完成各項學習任務,成為廣大教師的一大課題。作者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和教學研究,從心理學、社會學等角度切入,就如何提高高中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提出興趣為師、學法為策、合作助力三點措施,具體闡述如下。
一、興趣為師,找準切入點提升學習熱情
興趣作為人的基本精神需求,對于人們認知和探索世界起到一種積極作用。通過研究發現,當學生對一項知識產生興趣時,他們對這項知識的學習更能保持專注度,愿意投入更多精力,學習更有效率。因此,要誘導學生進行高效學習,首先就要讓學生對知識產生興趣。學生的興趣主要基于兩方面:精神和情感。精神方面主要是指學生所喜歡的、并愿意為之投入的事或物;情感方面主要是指學生熟悉的、了解的事或物,熟悉度越高就越感興趣。所以,教師在進行教學內容設計和教學手段選擇時,就要從這兩個思路出發進行切入,善用情境設計,精于內容銜接,尤其是要加強教學內容與學生感興趣、熟知的事物間的聯系,如通過與社會熱點、網絡熱詞、時尚人物等內容的有機結合,提升知識內容的可讀性和趣味性,提高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讓學生以飽滿的熱情進行知識學習,提升學習效果。
在講授高中數學“充分條件和必要條件”這一知識點時,傳統的教學方法比較晦澀,學生不容易聽懂,還容易搞混,學起來沒興趣,效率低下。作者在教學過程中轉變教法,將這一部分內容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相結合,起到很好的效果。像在講“充分條件”的時候,作者問學生:“天下雨了,地會濕,我們可以從‘天下雨推出‘地會濕。這沒問題吧?”學生都點頭。“但‘天下雨只是‘地會濕的充分條件,你們知道為什么嗎?”作者再問,學生搖頭,作者接著進行解釋:“你們看,如果我們往地上潑水,地是不是也會濕呢?那天有下雨嗎?并沒有對不對?像這樣A可以推出B,但B不能推出A的,我們叫作充分條件。”用生活中的現象作例子,學生感興趣,聽得懂,學習效率自然就提升了,課堂教學效率也提高明顯。
二、學法為策,找對線索提高學習效率
毛澤東曾說過:“不解決橋和船的問題,過河就是一句空話。”正確學法對學生學習效果的影響之大,甚于其他。因此,教師除了要誘導學生提升學習興趣外,更要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提升學習效率。誘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主要從以下三方面入手:一是比較,引導學生對于相似題目進行比較,如對知識點一樣題目內容不同的“一題多變”題目的比較;對運用知識點不同但所得解答一樣的“一解多題”題目的比較等。提升學生對知識點考查方式的敏感度,避免因題型相似用錯方法。二是歸類,引導學生運用不同歸類方法對題目進行分類,如按代數幾何方法進行分類,按解題思路進行分類等,提高學生對知識點的整體把握程度。三是總結,引導學生通過設置“難點圖”“錯題集”等手段,及時發現自身問題,總結學習經驗,找到符合他們自身認知習慣和知識水平的學習方法,促進自身學習效率的提高。
在講授高中數學“解三角形”這部分內容時,作者誘導學生對相關題型進行總結,例如有一道題目是已知tan A的值,求sin A和cos A的值,像這樣的題目至少可以用這樣幾種方法解答:一是直接用同角三角形的關系式和sin A和cos A的平方和等于1的關系式,二者聯立解答;二是從tan A的值來判斷象限,再結合定理進行分析運算;三是利用比例關系,再結合相關公式(同角)來進行分析運算,等等。面對這種多解法的題目,作者便要求學生將幾個解法進行比較,并著重總結兩方面:一方面總結這些解法分別運用了哪些知識點?哪些公式定理是高頻出現的?這方面的總結可以幫助學生明確重要知識點。另一方面讓學生總結各項解法中哪項自己最熟悉、最擅長,這方面的總結可以讓學生明確強項、發現短板,及時進行查缺補漏。通過這樣的學法誘導,能夠幫助學生盡快找對方法,促進學習效率的提升。
三、合作助力,自主學習增強學習效果
社會學認為:在群體之中可以滿足個人的歸屬需要、愛的需要、自我實現需要等心理需求。精致理論認為一個人如果要對某項知識達到精致掌握的程度,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向他人進行分析解釋。著名教育家羅杰斯也指出:通過同伴共同學習,可以有效促進知識學習。可見,合作學習對于學生提升學習效率的作用不可小覷。那我們該如何誘導學生開展有效的合作學習呢?作者認為主要要把握如下原則:一是綜合性題型要加強合作,因為這類題目涉及面廣,知識聯系強,合作學習可以有效拓展學生的思維廣度,提升做題的全面性,促進學生高效答題;二是開放性的題型要加強合作,開放性的題型充滿可能性,在進行開放性數學練習時,學生有更多的自主性和創造空間,開展合作學習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開放性題型的練習效果,通過學生互做互驗,更能提升開放性題型的做題效果,減輕教師的講解壓力,提高教學效率;三是鞏固性練習要加強合作,鞏固性練習的目標是幫助學生夯實基礎,發現問題,扎實掌握技能,通過開展合作學習,能夠利用集體力量,減少練習壓力,促進學生歸納總結,提升練習效果。
在高中數學“概率”這部分內容的教學中,作者引導學生開展合作學習,提升學習效率。高中概率的實用性比較強,在具體實踐中應用頻率較高,要想讓學生切實掌握概率的相關知識,需要讓學生進行充分的概率實踐探究活動,顯然這樣的活動由教師開展并不適合,而由學生進行分組合作學習則十分適宜。為了引導學生有序開展合作學習,作者明確了概率合作學習的幾項工作:一是概率練習內容雖然自定,但必須涉及教學內容中的各類事件類型;二是練習過程中要嘗試運用其他方法求概率,如隔板法、排斥法等;三是要互問互答,互求概率。像這樣結合課程內容開展合作學習,并恰當規定合作學習內容,能更大限度地激發學生潛能,拓展教學空間,提升教學效果。
總之,高中數學有效教學策略能否真正發揮作用,關鍵還是看師生之間能否建立密切有效的聯系,按照教學安排扎實進行各項教學工作。同時,也要看教師能否真正重視學生主體,尊重學生需求,做好各項教法設計,制定合乎教學實際的教學方案,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樂于學、懂得學、共同學,真正提升學習能力,提高學習效率,最終促進高中數學教學質量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孫淑坤.高效的高中數學學習方法[J].中學生導報·教學研究,2013(20).
[2]劉艷梅.淺議高效學習高中數學的方法[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3(12).
[3]常璐.淺談如何高效學習高中數學[J].神州,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