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萌超
摘 要:對高職院校會計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會計課堂模式對學生的職業能力培養比較弱;會計課堂教學缺乏對學生的會計崗位的職業品質的培養;會計課堂缺乏對學生創新能力與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高職院校會計教學對學生的職業能力的培養:網絡輔導教師幫助學生認識會計職業能力;根據會計職業能力來完善會計教學模式;重視對會計課程課外網絡輔導方法的創新。會計課程網絡輔導教學模式的實踐應用:適應了時代的發展和學生學習的需求;應積極推廣網絡輔導的教學方式;以會計職業技能的培養為導向。因此,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推動職業能力培養的高職院校會計課程課外網絡輔導方式的良好發展。
關鍵詞:職業能力;高職院校;會計課程;課外;網絡輔導
引言:當前,我國新注冊的小微企業數量增長迅速,這使得企業對具有一定職業能力的會計人員需求量比較大。高職院校的會計課程教學模式應適應互聯網時代教育教學發展的需要,應積極采取網絡教學方式,重視會計課程課外網絡輔導的作用。網絡輔導的教學模式是對高職院校的會計課程教學的創新發展,它是對會計課堂教學的有益補充,能夠更好地完成高職院校的會計教育教學目標,健全課程教學體系,培養學生的會計專業的職業能力。會計課程的課外網絡輔導借助了網絡教育平臺和計算機輔助教學系統,更好地利用了會計教學資源,能夠幫助高職學生培養會計的崗位實踐應用能力。輔導教師應在網絡輔導中開拓學生的學習視野,進行會計實務模擬操作,不斷提升會計崗位的職業素質。
一、高職院校會計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首先,會計課堂模式對學生的職業能力培養比較弱。對于高職院校來說,會計課程教學應重點加強學生的職業能力。但是,由于會計課堂教學所限,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難以將學生培養成應用型與實用型的會計人才。高職院校會計課堂教學內容還不足以完成對學生的記賬、算賬、報賬等專業技能的培養,對于企業所需會計人員報稅、財務分析、財務決算工資得不到有效的培養。會計教學還不能完全融通相關學科的聯系。從而造成學生勝任會計崗位能力滯后,達不到企業對會計崗位的要求。其次,會計課堂教學缺乏對學生的會計崗位的職業品質的培養。由于會計課堂比較重視對學生的會計理論與會計技能的培養,而忽視了對從事會計職業的人員的品質培養。對于學生的全面發展,會計課堂的教學所能教育的內容還是有限,這就需要網絡輔導加以補充。會計課堂教學需要進行改革,必須應順應社會對會計職業能力的要求,應側重對學生道德品質的塑造。要通過課外網絡輔導來培養學生的會計崗位敬業精神與工作責任感。這些都是會計課堂教學所忽視,在這方面的教學內容與課程設置都比較少。最后,會計課堂缺乏對學生創新能力與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在高職課堂上更多地是以教師為主導,依靠教師對會計內容的講解,而缺乏了對學生創新性思維的培養,單向的知識傳遞,使得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比較差,不能讓學生養成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就需要在網絡輔導上,學生可以自由發揮思維能力,通過思考來與教師探討,彌補會計課堂學生參與度弱的問題。
二、高職院校會計教學對學生的職業能力的培養
首先,網絡輔導教師幫助學生認識會計職業能力。由于高職院校在會計教學方面還存在需要完善的地方,需要構建成熟的職業培養體系,重視對學生的會計職業能力的塑造。對學生的會計職業能力培養,不但要包括會計理論與實踐操作能力,還需要培養學生的相關知識,法律、稅務等專業知識,以及計算機操作等技術。要讓學生掌握會計的相關知識和信息技術,這樣就需要在網絡輔導課進行知識的擴充,對專業技能進行專項培訓。網絡輔導教師還需要重視對學生會計職業判斷能力的培養,并具有一定的協調能力和組織能力,這樣才能在未來的會計崗位上做出成績。在網絡輔導中,師生以比較輕松的心情來探討會計職業素質,讓學生更能接受會計職業的道德規范和對自身道德品質的追求。其次,根據會計職業能力來完善會計教學模式。高職院校要培養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要能夠具備工作能力強的實用型技術人才,這離不開對會計專業知識和操作技能的學習能力。這需要網絡輔導教師補充課堂教學不充分的地方,讓學生能夠有學習的目標。高職院校要在會計課堂教學和網絡輔導課完善課程設置,重視基礎課的教學與輔導,培養和訓練學生的會計操作能力,培養會計學生職業能力的角度出發,重視對會計專業主干課的深入研究。通過增加選修課數量,擴展學生各方面素養。最后,重視對會計課程課外網絡輔導方法的創新。在網絡輔導中,教師要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培養學生解決會計知識難題的方法。讓學生在學習小組中獲得自我能力的提高,教師提供答疑解惑的服務,提高學生學習會計課程的效果。網絡輔導課采取的網絡教學模式為師生構建了自由探討的網絡學習平臺,師生可以通過聊天室、討論室、問答天地、視頻等方式,隨時隨地進行交流,讓學生感覺不受拘束,激發了學生學習會計課程的興趣。
三、會計課程網絡輔導教學模式的實踐應用
首先,網絡輔導教學模式的實踐應用適應了時代的發展和學生學習的需求。由于社會經濟的發展,會計課程教學內容需要不斷進行充實和更新。社會對會計教學的內容與實踐性都有很高的要求,這使得課堂教學不能在有限時間完成教學任務,這就需要通過網絡輔導的方式,將會計業務的表現形式、 發生過程、 處理流程和崗位銜接等實際工作狀況對學生進行講解,通過仿真教學來對學生進行實踐能力和動手能力的培養,逐漸規范學生的會計職業意識和職業素養。這樣才能更好地滿足用人單位對學生職業能力與素質的要求。其次,應積極推廣網絡輔導的教學方式。在網絡環境下,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會計課程的自主學習中,培養學生的會計思維,提高學生對會計專業知識的認識,也增強了學生的會計學習體驗。會計課程的網絡輔導具有靈活和自主,學習內容豐富,教學資源能夠得到共享,師生可以及時地進行網上答疑,學習效率要比課堂學習好。高職院校要積極鼓勵學生參與會計課程課外網絡輔導學習,逐漸形成一種學習時尚。最后,網絡輔導的方式應以會計職業技能的培養為導向。對應會計職業技能培訓成為會計教育教學的重要內容,網絡輔導應以會計職業技能的培養為發展方向,提高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學生的就業能力。通過網絡輔導能夠使學生獲得具有豐富會計實踐經驗教師的傳授,讓學生不再局限學習地點和時間,更加自由和主動地開展會計課程的學習,并在會計實訓模擬中得到實踐工作的鍛煉。
結論:通過對基于職業能力培養的高職院校會計課程課外網絡輔導研究進行探討,得出高職院校的會計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需要課外網絡輔導為教學補充,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高職學生在課堂上僅僅進行簡單會計分錄,缺乏會計憑證、 賬簿和報表的實踐操作。通過會計的網絡輔導課程能夠增強學生的會計實務操作能力,完善課堂教學的內容。網絡輔導教師幫助學生將課堂教學內容進行銜接,加強基層會計實訓內容,指導學生進行手工模擬實驗,讓學生熟練企業會計業務,學會處理財務流程。網絡輔導應重視將會計理論與實訓進行結合,讓學生進行會計崗位角色模擬,了解會計分工及各崗位的權限職責,體會到不同崗位之間的銜接和牽制關系。網絡輔導突出學生對會計業務操作,更好地塑造學習的會計職業能力,為未來適應會計崗位做好基礎。
參考文獻:
[1] 王萌.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職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J].經營管理者. 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