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所謂高效課堂就是教師為學生創建良好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利用恰當的教學方式,引導和激發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學得好、學得快、學得牢、學得樂。
關鍵詞:高效課堂;方法;興趣
以下是我在教學中的一些方法和措施,愿與大家分享:
一、采用有效的導入方法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導入新課時,我根據教學任務和內容,采取符合學生年齡和心理需求的方式,這樣可以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盡快引導學生進入學習狀態。如,在三年級我教授“水果”一課時,我是這樣導入的:“孩子們,今天森林里的lion國王要開生日聚會,它的許多friends都要來參加,lion準備了許多水果。”這時教師帶上lion國王的頭飾,拿出水果,說:“誰認識的水果最多,誰就是我最好的朋友。”這時,孩子們一下子都進入了情境,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了最高點。所以,最后的教學效果很好,當然導入的方式有很多種,如,圖片導入、歌曲導入。
二、教學方法靈活多樣,生動活潑有趣,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課程標準指出,以學生“能用英語做事情”的描述方式,設計各級目標要求,旨在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各種語言知識的呈現和學習都應從語言使用的角度出發,為提升學生“用英語做事情的能力”服務。
創設情景,相互交流,樹立學習信心。教師要充分利用生活情愫,為學生提供綜合運用語言的機會,每當孩子們成功地做一件事情,他們便情不自禁,喜形于色,因此,興趣倍增,信心增強。
三、畫龍點睛的結尾
一堂有效的課堂不僅要有妙趣橫生的開頭,獨具匠心的教學設計,異彩紛呈的教學活動,還要有畫龍點睛、耐人尋味的結尾。有效的課堂小結的方式多種多樣,要根據教學內容,結合學生的興趣和掌握情況而定,利用巧妙和靈活的習題來對整節課的課堂效果來進行鞏固和提升。
總之,“高效課堂”的教學活動,要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樂于學英語,善于學英語,使之真正成為學習英語的小主人。教師要使設計活動符合新課程標準的教學理念,并使學生在多元化的評價中形成持久的學習動機,在完成任務和內容的同時,在忙中、在樂中、在活動中體驗成功的喜悅。
作者簡介:林杰,1987年8月出生,本科,就職學校: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阿魯科爾沁旗烏蘭哈達中心總校,研究方向:小學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