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從學科本身、家庭、學校、社會等外部因素方面分析學生厭學情緒的形成,以期能給剛剛參加工作的初中化學教師一些有益的幫助。
關鍵詞:初中化學;學生厭學;外因分析
化學學困生即化學學習困難的學生,本人通過與多位初中化
學教師和初中生的廣泛接觸交流以及自己長時間的思索,認為學
困生形成的外部原因主要有學科本身、家庭、學校、社會等方面。
一、化學學科本身因素
任何一門學科都有其本身的特點和規律。初中化學雖是理科,但它只是化學知識的啟蒙教育,知識體系雜亂、零散,除了要求學生有較強的思維能力和實驗能力外,還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記憶
力和對語言的理解能力,從這些方面來看,初中的化學學習具有顯著的文科特點。總之,化學學科本身的抽象、繁瑣、零碎使一些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覺一頭霧水,不少學生感到化學是一門特別難學的學科。
二、家庭環境影響因素
家庭環境對于學生的學習也有著重要的影響。現在讀初中的孩子父母,大多是70年代出生的,大部分家長只有初中文化水平,有的學生家長長期奔波在外打拼,把教育管理孩子的責任全部推給了學校和老師。有的家長則對子女的要求過于苛刻,最終使學生的成績逐漸下降,形成厭學情緒。
三、學校環境影響因素
一方面,有的學校管理不夠嚴格,不注重班級文化氛圍的營造,致使班級學習氛圍差,自制力較差的部分學生,跟隨班級管理的隨意性隨波逐流,成績逐年下降。另一方面,由于近年來不少學校在發展壯大,需要的老師也越來越多,招收的教師隊伍也參差
不齊。
四、社會環境影響因素
當今社會物欲橫流、權力至上、金錢至上等一些不良的社會風氣和社會思潮隨著各種媒體進入校園,給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帶來消極影響,進而影響學生的求學心理,因而他們學習沒有動力,產生厭學情緒。
總之,初中化學厭學情緒的形成是復雜的,除了內因之外還有一系列復雜的外部因素,只有我們真正蹲下來了解每個學生,從而找到治愈良方對癥下藥,才能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參考文獻:
鞠霞.初中化學“學困生”成因分析及對策研究[D].蘇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
作者簡介:粟勝旗,男,1975年10月出生,本科,就職于貴州省平塘縣教育局教研室,初中物理、化學、生物教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