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集體備課是教師合作研究的一種最有效的形式,它可以充分發揮群體智慧。在集體備課時,老師之間可以就所備的知識點進行交流,再在課堂上與學生互動、交流,這是對個人備課再認識、再創造的過程,是個人備課的深化和延伸。
關鍵詞:課堂教學改革;團隊精神;集體備課;合作研究
隨著課堂教學改革的深入,我們向課堂要效率,跟學生講效率,也使我們自己面臨著更大的挑戰,在課余時間我們這些一線教師為了更好地在課堂上體現出新課程的精髓,認真鉆研教材,上網收集資料,查閱書籍,但有時候還是覺得不夠滿意,我們也想對自己要效率。于是集體備課作為促進教師互助合作與專業發展的有效形式被我們所認可。
在我們學校,隨著集體備課活動的日趨成熟、規范,我越來越體會到這項活動在新課程改革中的優勢,在這幾年的實施中,作為其中一員,體會頗多,我覺得集體備課是教師合作研究的一種最有效的形式,是發揮教師團隊精神,集思廣益,取長補短的備課形式。它可以充分發揮群體智慧。在研究交流的思想碰撞中博采眾長,擇善而從。認真開展集體備課活動,會使教學得到進一步規范,備課效率會大大提高。
首先,發揮了集體的優勢,取長補短,充分發揮每位教師的長處,達到共同進步、共同提高的目的。在備課中,每位老師之前都做了很充分的準備,老教師學科知識功底深厚,年輕教師教學理念新穎,形成優勢互補。
其次,強化了參與意識。我校備課活動的模式主要是“個人備課—集體備課—形成個案”。個人備課需要個人鉆研,獨立思考。集體備課強調集思廣益,相互切磋,發揮集體的群策群力和協作精神。
最后,個人再對集體備課的內容進行消化、吸收,再補充,并進行修改,形成有自己特色的適合本班的教案。教無定法,對于不同特色的班級,不同特點的學生,一套固定的教學方案是不夠的,在備課中,教師需要對備課的內容非常熟悉,以不變應萬變。才能較好地應對突發事件。只有準備充分了,才能提高教學質量,提高效率。
一、制訂計劃
備課前備課組要有詳細的計劃,確定每周的主備人,提出具體的要求,提供良好的環境,為集體備課的順利進行提供了堅實的保證。在備課中,每周一位主備人,對于一個備課組來說,這位主備人有充分的準備時間,這樣才能充分發揮集體備課的科學性。
二、確定任務
在進行集體備課時,首先由主備人選定課題,要熟悉教材,進行教材分析、學情分析,制定出教學中的知識與技能目標、過程與方法目標、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教學目標,其次確定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最后設計教學流程。在備教材、備教法的基礎上,形成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寫好教案初稿,同時預先通知各個成員,充分挖掘和分析教材,在本教材內容的基礎上進行一些相關內容的補充,從而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要預設出教學要達到什么進度,學生應掌握什么知識,達到什么技能的鍛煉,這都要求在我們的備課中充分體現。這樣在教學反思中我們才有跡可循,才知道是否達到教學目標,知道自己的教學環節哪里出錯,知道應該怎么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或者說在以后的教學中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三、共同探討,各抒己見
在備課中,主備人陳述完本課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點、教學難點等內容,并將本課在書中所處地位以及本課的大概內容加以分析和介紹后,由大家自由發言,就本課的各個部分進行深入的探討和分析,導入新課部分選出最新穎、獨特且能吸引學生的方案,并用材料加以輔助。教學難點部分,嚴格按照教學大綱要求,集大家的智慧于一體,分析出一種既不脫離書本又使學生通俗易懂的教法和學法。當討論完畢后,主備人負責整理和總結,形成集體智慧的結晶。
這樣的活動使我們受益匪淺,當然,在集體備課中我們還存在著很多問題,有時我們的備課也會成為主備人的一言堂,其他教師或者一言不發,或者贊不絕口,沒有達到資源共享的教研效果,沒有充分發揮集體備課的意義,但是我們深刻體會到集體備課的意義和作用,在今后的備課中我們仍然會發揮集體的智慧和力量,認真參與這項活動,共同進步,提高整體的授課水平,提高我們的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李傳學.滲透方法教育 提高學生能力[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04(265):17-20.
作者簡介:尚娟,女,1976年11月出生,本科,就職于吉林省琿春市第一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