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要讓學生對數學產生興趣,數學就必須易于理解,數學教學應從實際生活尋找知識的生長點,讓學生真正體會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可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教師應為學生鋪路搭橋,引導學生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層層遞進。“根深”才能“葉茂”,有了雄厚的基礎,才能建成摩天大廈。理解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逐步走上鉆研數學的軌道。
關鍵詞:易懂;層層遞進;興趣
一、理解激發興趣
在學習中,“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要讓學生對數學產生興趣,數學就必須易于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才能激發興趣,進一步去學習,要讓數學思想方法與我們熟知的例子掛靠,要通過生活實例去理解數學思想方法,如問:“一個手指頭能把一億塊磚推倒嗎?”用這個例子可以引出“多米諾骨牌”,進而說明可以應用這種方法解決數學中的問題,引導學生理解“數學歸納法”的思想。
二、在現實生活中尋找數學知識的生長點
教師應當積極為學生學習數學鋪路搭橋,使數學從深宅大院走向千家萬戶。數學具有高度的抽象性、簡潔性、連續性。而對數學基礎比較薄弱的學生,教師應當從實際生活中尋找知識的生長點。用生活中典型的事例構建數學模型。既能體現數學的實用性,又能使數學易于理解。
在“異面直線”概念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教室里的桌凳、窗戶等,讓學生指明哪條直線與哪條直線是異面直線,找出某一條線的異面直線。在“二分法”概念的教學中,可舉例“兩地間輸電線路不能正常通電,如何快速找到斷點?”通過實際生活中例子的探究,進一步引導學生探究“二分法”,效果會更好。在“交集與并集”的教學中,可以利用學生的年齡、體重、籍貫等來舉例,可以使學生感覺簡單易懂。
在教學中,教師要注意以教材為依據,結合學生實際,有針對性地添加一些與現實生活相關的教學內容,讓學生真正體會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也可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
三、由淺入深,引導學生進一步探索數學的奧秘
數學的學習,要注意面向全體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都有收獲,不能為了升學而人為拔高難度,造成講授內容與學生的知識水平脫節,造成只有少數學生受益,而大多數學生變成陪讀的現象。教師要有意識地降低初始階段的難度,要盡量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原來如此簡單,我也可以學懂。但是,學習一些日常生活中應用的數學還是可以的,我們通過數學的學習,更重要的是可以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可以鍛煉學生處理事情的能力。
筆者曾聽過一些重點中學老師的課。在筆者的預想中,重點中學的老師講授的內容一定遠高于課本內容,其實不然,他們同樣是引導學生從淺顯處入手,從易到難,層層遞進,最終達到目的。有的老師不理解,鄙夷地說:“重點中學的老師也不過如此。”似乎認為在重點中學的課堂上,就必須講一些高深的知識。可事實上,重點中學的骨干老師處理問題時,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層層遞進,鋪路搭橋的方法正是值得我們學習的精髓。
在“增函數”概念的教學中,如果簡單地按照課本編排順序去講解,我們會發現,“增函數”的解析定義是很難理解的。但是如果在講解之前,先讓學生從增函數的圖象出發,觀察當自變量增大時函數值如何變化,從而得到結論,然后再總結成解析式,這樣“增函數”的定義就很好理解了。學生會發現,我們只是將一種現象用簡潔的解析式表達出來,不僅化難為易,還能感受到學習數學的快樂。
在學習每個概念時,應當鼓勵學生將概念歸納提煉,提煉成一句話或幾個字,如,誘導公式的提煉,不必強調學生的結論整齊劃一,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去歸納、去記憶。
四、厚積薄發,攻克難關
“寧靜以致遠。”為達到完成高考這一目標,必須做大量的籌備工作,要通過艱苦的訓練逐步逼近我們的目標。每年的高考題都有一定的難度,僅僅掌握簡單的數學知識遠遠不夠,但是,我們的訓練不能總盯著難題,而應當著眼于簡單題,重點訓練中等題,適當滲透難題。要注意使訓練量以簡單題、中等題、難題形成金字塔結構。實踐證明,“根深”才能“葉茂”,有了雄厚的基礎,才能建成摩天大廈。
總之,作為數學教師,要盡可能地消除學生學習上的各種障礙。要在教學中不斷為學生鋪路搭橋,起步低,要求高,引導學生逐步走上鉆研數學的軌道。
參考文獻:
[1]陳德前.設計簡潔方法多元立意高遠.中學數學教學參考:中旬,2013(08).
[2]吳增生.在知識形成過程中追求高階目標中學數學教學參考:中旬,2013(07).
作者簡介:劉冠峰,男,大學學歷,1970年6月出生,就職學樣:寧夏回族自治區隆德縣職業中學,研究方向:高中數學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