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桂萍
摘 要 本文對高校輔導員工作的探討來自四個方面:具備良好職業道德;培育先進管理能力;創新工作理念;探索合理工作方式。
關鍵詞 高校輔導員 工作思路 高等教育
中圖分類號:G451 文獻標識碼:A
知識經濟的時代,是競爭的時代,所有的競爭都歸結于人才的競爭,培養和造就具有創新能力、競爭能力等各種高素質、綜合發展的人才,已成為現代高校的教育目標和責任。教師是高校中的主體,而管理則是關鍵。在學校管理中,輔導員工作已成為高校學生管理的重要環節,輔導員是戰斗在高校工作第一線,是最直接、最核心的管理者。教育部對輔導員的定位是德育教師、大學生政治思想教育的骨干力量以及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近年來,隨著高校招生規模的擴大,各個高校也都加大了輔導員隊伍的建設力度,同時也對輔導員的素質有了更高的要求。輔導員工作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學校教育目標的實現,對人才的培養和校園穩定等工作具有重要的意義。
1 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是做好輔導員工作的前提
職業道德是從事任何職業的人都應當遵循的道德規范和行為準則。高校輔導員在促進大學生全面成才,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維護高校穩定等方面肩負著重要職責。作為輔導員工就應當遵守輔導員的道德準則,最基本的是要做到愛崗敬業、為人師表,具備良好的人格。必須具有以下幾點:
(1)具備高度的責任心。對一個輔導員來說,必須清楚地認識到自己作為一個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工作者身上所承擔著的責任,不僅僅只是簡單地對學生學習、生活事務的管理和相關服務的提供等,重要的是發揮為人師表、道德表率的作用,愛崗敬業、恪守職責,對學校負責,更要對學生負責。
(2)具有奉獻精神。輔導員的工作非常復雜、繁瑣,其工作性質決定了輔導員很少有驚天動地的成就。輔導員應甘于淡泊,樂于奉獻,通過自己的真心付出、辛勤勞動,幫助學生成長為適應社會發展的有用之才。
(3)充滿務實上進的理想。輔導員不能滿足于現有的知識,應當不斷地學習新的知識,強化新的能力,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同時,也要勤于實踐,在工作中積累經驗,堅持求真務實的工作態度,來不得半點虛假。
(4)關心、熱愛學生。師愛是一種力量,能填平師生間的代溝和矛盾。尊重學生是老師熱愛學生的具體表現。對學生要有耐心,要平易近人,積極解決學生的困難問題。多和學生接觸,對他們要寬容、耐心。作為輔導員,只有熱愛學生,真誠、坦率地與學生交流,學生才能向你敞開心靈大門,才能自覺、愉快地接受教育。
2 具有良好的職業素質和管理能力是做好輔導員工作的根本
(1)較高的政治素養。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是輔導員任務之一。輔導員是學生政治上的向導、思想上的益友、道德上的楷模。學生有時是盲目的、沖動的,這時輔導員要認清形勢,不能反過來被學生所誤導,要積極引導學生向陽光積極的方面思考。首先,自己要有一定的政治理論水平,能夠幫助學生解決思想政治方面的問題,使學生擁有正確的價值觀和堅定的理想信念;其次,要具備較高思想覺悟,擁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在工作中積極思索、潛心領悟,使理論成為推動實踐的動力;再者,要具備高尚的道德素養。作為學生的直接管理者,輔導員的言談舉止對學生影響很大,只有自身言行高尚,才能起到示范作用。所以輔導員必須注重自身修養,培養良好的道德風范和工作作風,發揮表率作用。總之,輔導員只有具備了較高的政治素養和高尚情操,才能保證其培養人、管理人的政治方向;只有具備較高的思想素質和高尚的道德品質,才能夠感染帶動學生追求真善美,才能引導學生樂觀積極向上,達到育人的目的。
(2)較強的業務素質。輔導員工作涉及到學生事務的各個方面,這就需要擁有扎實的業務功底和豐富的知識儲備,并善于靈活運用知識,所以輔導員必須通過日常的學習來充實和完善自身的知識結構,提升業務素養。應具備以下幾方面:首先是思想政治教育相關知識,比如教育學、社會學、心理學、倫理學、人文學科等;其次,應當學習了解所帶班級學生專業背景,從而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以及有針對性地開展專業輔導工作,增進同學生的溝通和交流;網絡環境下,學生的知識面和獲取知識的途徑多元化,這對輔導員的知識儲備提出了挑戰。新時期的輔導員應當不斷努力拓寬知識面,不斷優化知識結構,緊跟時代的發展,這樣才能充實工作內容,賦予實際工作以較強的針對性,避免空洞說教,增強說服力。
(3)良好的心理素質。輔導員是與人打交道的職業,需要面對各種各樣的學生,雖然大學生素質相對較高,但還是難免遇到具有特殊行為和性格的學生,必須要能寬容和接納他們。在工作中還會遇到一些突發事件和危機事件,這就需要輔導員必須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必須具有樂觀開朗的性格、誠實穩重的個性和堅韌不拔的品質,能夠很好地進行自我心理調節,以飽滿的熱情面對問題。在遇到突發事件和危機事件時,能夠做到臨危不懼、處亂不驚,做好穩定工作的同時積極尋求解決危機的辦法。
3 創新工作新理念,理順工作新思路是做好輔導員工作的保證
(1)創新工作理念,轉變傳統觀念。從“說教”向“引導”、從“管理”向“服務”轉變的理念,樹立“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轉變過去的以管理為主、教育為輔的工作理念,一切為學生的利益著想,一切為學生的成才著想,一切為學生的發展著想。在實際工作中,輔導員主要把握好三個方面:一是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為學生的發展提供環境服務;二是創建成才激勵機制,為學生的競爭意識提供服務;三是要搭建社會實踐的大舞臺,為學生理論聯系實際提供服務。
(2)從大處著眼,從小處入手。作為輔導員從戰略的高度明確方向、把握辦事原則,這非常重要,但不能忽視細小的地方。在大學生活中,學生直接接觸最多的就是輔導員,輔導員工作對象就是自己的學生,在高校與其他管理學生事務的主體相比較,輔導員具有直接性、基層性。這就決定了輔導員在學生管理事務中會碰到各種問題,不僅涉及到學生日常的學習、生活,還會遇到學生的心理、職業發展等方面問題,學生的事情無小事,輔導員工作就要從這些看似細微的小事著手,每一個學生的事相對于整體來說可能是“小事”,但對于每一個學生的成長來說都是大事。因此,輔導員工作一定要注重從小處入手。
(3)面對復雜繁瑣的學生事務,靈活應變、分清輕重。輔導員面對的學生具有復雜性,來自不同地方的學生有自己不同的學習習慣和生活方式,學生之間水平和高低層次也不盡相同,學生與學生之間的關系也比較復雜。輔導員在工作中遇到的學生問題也是多種多樣的,紛繁復雜的,這就要求輔導員必須時刻準備著幫助和引導學生處理各式各樣的問題,還有可能遇到突發事件和危機問題。面對繁瑣的學生事務,輔導員要學會分清事情的輕重緩急,把主要精力和時間花費在宏觀管理和調配方面,在工作中要善于授權,發揮班干部作用,使其協助輔導員處理班級事務和學生事務,同時還應當積極培養和發揮學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務的能力。
4 探索合理有效的工作新方法是做好輔導員工作的關鍵
在輔導員具體實際的工作中,采用什么樣的管理方法,其最終的結果也有所不同,采取的任何教育方式方法都應該是有利于大學生的成長。我們應該結合學生的實際需要,不斷探索合理有效的工作新方法,增強輔導員工作的實效性。
(1)深入調查研究,制定工作計劃。應當深入到學生當中,以問卷調查、形式多樣的座談會、班會、單獨談心等方式,實行“三貼近”:貼近學生、貼近生活、貼近實際。只有這樣,才能贏得學生的信任,和學生結下深厚的感情,針對具體情況制定出切實有效的工作方法,保證工作的針對性、有效性。從實際出發,有的放矢、對癥下藥,用不同的方法解決不同的問題。
(2)靈活應用方法和技巧,提高工作的效率。隨著時代的進步,大學生的思想狀況和個人發展需要也在不斷變化,輔導員的工作目的、要求、途徑、方法和手段必然要隨之變化。輔導員具有的工作技巧和機動靈活性是長期實踐基礎上所形成的,敏捷的反應能力和高超的教育能力是輔導員應具備的特性。第一,輔導員多從語言技巧上著手,掌握語言技巧就會對輔導員工作增添一份力量,語言表達成為與學生溝通信息、講授知識、和諧關系、增進了解的橋梁紐帶;第二,表揚和批評的技巧。表揚作為一種外在的、積極的強化手段,輔導員采用客觀公正、適時適度的表揚可以促進學生鞏固優點和長處,滿足大學生的自尊感和成功感的心理需求,強化大學生正在萌發和已經表現出來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第三,人際關系協調技巧。輔導員的工作復雜繁瑣,要與各種類型的學生、老師、家長打交道,涉及到方方面面的相互關系,因此,這就要求輔導員必須具有好的人際關系和協調能力。提高自己的協調能力和協調水平,主要是協調好與學校領導、與任課老師、與大學生、與社會的關系,善于凝聚人心,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有效地促進輔導員工作的開展。
(3)充分發揮學生干部的骨干作用。學生的潛能是一個巨大的精神資源,如能及時正確地發現和培養,對班級工作的順利開展將產生無可替代的作用,對學生本人的成長也將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輔導員要做好學生工作,必須培養一支品學兼優、積極肯干的學生骨干隊伍。給他們明確責任,充分信任,合理授權,積極輔導他們開展各項工作,培養他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能力。通過學生干部,輔導員可以比較準確地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一方面上情下達,一方面也使信息暢通,以便輔導員及時掌握和解決學生中出現的問題。總之,把學生利用起來,把學生干部管理好,好的學生干部能為自己省下不少心。
作為一名新時期的高校輔導員,必須具有全方面的素質,不斷提高自身思想覺悟,夯實基礎知識,完善自身知識結構,不斷創新,才能更好地做好本職工作,更好地發揮輔導員的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功能。
參考文獻
[1] 楊振斌.新時期高校輔導員工作指導手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 郭毅.班級管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3] 姜莎莎.做好輔導員工作的幾點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