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創造性思維為人們的實踐活動開辟新的領域,它不滿足人類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努力探索客觀世界中尚未被認識的事物的規律,從而為人們的實踐活動開辟新領域、打開新局面。通過改變傳統教育觀來培養幼兒的創造性思維能力,提高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同時從解決問題中培養幼兒的創造性思維能力等幾方面來論述如何在數學活動中培養幼兒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關鍵詞:數學活動;培養;創造性思維
創造性思維能力,是未來人才的必備素質之一,也是檢驗幼兒 智力水平的一個重要依據。因此我們應該重視幼兒期這種可貴的創造性思維萌芽,通過一定的教育手段,使這種創造性思維得以充分發展,為其未來的成長奠定良好的發展基礎。如何對幼兒進行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呢?我認為,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
小班幼兒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對周圍事物充滿興趣。在設計數學活動時,應選擇幼兒感興趣、貼近幼兒生活的素材。
例如,小班幼兒對周圍的聲音和鮮艷的顏色非常感興趣。針對這一年齡特點,我們在主題“找朋友”中設計了這樣一個活動:根據瓶上的標記進行匹配活動,并能按照瓶上的提示準確地拿出一定數量的物體。整個活動分為以下幾個環節:第一個環節,幫瓶子寶寶找朋友(教師主要關注幼兒對顏色的關注度,請幼兒找出顏色一樣的瓶子寶寶并匹配);第二個環節,嘗試點物匹配,探索聲音的強弱(教師主要關注幼兒對數的實際意義的理解和操作);整個活動都以幼兒的年齡特點為設計依據。事實證明,在這樣的活動環節中,幼兒的興趣和注意力都提高了。
二、提高和促進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
小班幼兒好模仿,思維具體形象,教師在組織數學教育活動時要注意設計有趣的情節,鼓勵幼兒動手操作,讓幼兒在有限的時間里充分“動”起來。
1.創設故事情境,讓幼兒與環境互動
根據小班幼兒愛聽故事的特點,我們有意識地創設一些詼諧有趣、輕松活潑的故事情境,以此激發幼兒數學學習的興趣。例如,“小貓吃魚”這一活動的目標是根據魚的顏色、大小等顯著特征給魚分類。為此,我們設計了這樣一個故事情節:小朋友們在教師的帶領下去買魚,經過三條路,小朋友們怎么走小路?為什么?到了賣魚的地方,小朋友們應該怎么買?為什么?買好了魚怎么給小貓吃魚?整個活動以故事情節貫穿,使幼兒直接體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
2.少指令性操作,多主動性操作
小班幼兒年齡較小,如果教師用指令性的語言來教育幼兒這樣或那樣做的話,并不能起到好的作用,反而使幼兒對活動更加反感。只有讓幼兒在理解活動目的的同時,主動參與到材料的操作中,才能構建新的知識。例如,在“蝴蝶飛呀飛”這一活動中,我們將目標定位在根據顏色、大小及蝴蝶身上的標志給蝴蝶分類,初步感知大小的相對性。我們發現,如果幼兒的操作是主動的,他們后繼學習的興趣就比較高。
三、從解決問題中培養幼兒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是解決問題的前提,創造性思維是從發現問題開始的。創造性思維本身就是一個發現問題、明確問題、提出假設和驗證假設的過程。培養幼兒發現問題的能力,首先要鼓勵他們敢于質疑和善于質疑。好奇心是兒童的天性,隨著年齡的增長,知識的增多,好奇心便會逐漸淡漠。
四、培養幼兒創造性思維的品質
天底下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每個幼兒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每個幼兒解決問題的方式自然也是不同的,無論這些方式是否有效,它都是幼兒智力活動方式的體現。要培養幼兒獨立思維的品質,在教學過程中應強化三方面的心理意識:(1)允許幼兒大膽而合理的懷疑;(2)堅持自己的觀點,增加不盲從于大多數的抗壓心理;(3)培養他們不斷否定自己的心理。其次,要培養幼兒發散思維的品質。培養幼兒發散思維的品質就是要培養幼兒的思維速度,使其在較短時間內表達較多的概念、列舉較多的解決問題方案;養成敢于從不同的角度靈活考慮問題的良好品質;大膽突破常規,敢于創新的精神。
一段時間下來,我發現在數學這個領域中開展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是可行的,它一方面有利于幼兒掌握數學的概念,另一方面有利于幼兒創造性思維的發展同時也有利于培養幼兒創造性的個性品質。教師在數學活動中要讓孩子敢于創造,善于創造。要鼓勵他們的新奇念頭和行為保護孩子可貴的好奇心,激發求知欲,引導他們自己去發現問題,并找到滿意答案。這樣,我們的下一代就會成為具有創造性思維的一代。
參考文獻:
[1]王志明,張慧.幼兒園課程指導叢書《科學》.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2]殷紅博.幼兒數學發展關鍵期基礎訓練[J].現代特殊教育,2002(12).
作者簡介:陳筱如,女,1972年1月出生,專科,就職于佛山市南海區桂城疊翠華文幼兒園,研究方向:幼兒園數學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