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坡作布
摘 要:本文主要提出了三點初中班主任實施德育教育的具體策略,旨在為加強學生自律的德育教育實踐工作提供建議。
關鍵詞: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學生自律
傳統的德育重視獲得學生表面馴服的他律人格,只有承受外部監督的壓力才會展現優良的道德行為。然而現代社會是網絡信息的天下,這就促使班主任要必須培養出自主管理的學生,主動實踐自身的內在道德規范,構建自律的道德生活。
一、重視學生心理活動
在實施德育教育環節,班主任應當重視理解學生的心理,強化自身對學生的引導作用。只要是獨立的人,都十分排斥命令式的交流與居高臨下的對話,他們最愿意接受的就是和諧、平等的溝通方式。因此,班主任的作用主要是設計問題及活動,并直擊矛盾要害,指導學生學習方法,從而將知識內化為自身的德育自律能力。
例如:初中班主任在對學生實施“樹立團結精神”的德育教育時,可以引用《團結就是力量》這一著名歌曲,并在引題部分為學生講述一則《筷子家庭》的小故事。班主任可以設置幾個引導的問題:
師:同學們,我們可以用一根筷子吃飯夾菜嗎?
生:不能,要一雙筷子才可以吃飯。
師:一雙筷子可以吃飯,那么當家人都圍在一起時,一雙筷子夠用嗎?
生:不夠,每個人都需要一雙筷子才可以一起吃飯。
師:一根筷子很容易就折斷了,那么一大捆筷子怎么樣呢?
生:一大捆筷子折不斷的,我試過。
師:那么,同學們從筷子這件事上懂得了什么道理呢?
生:一根筷子不能用來吃飯,也很容易折斷,所以一個人的力量十分有限,只有大家都團結在一起才能夠克服困難。
在提問及討論的過程中,班主任要積極發現矛盾,及時提出獨具啟發性的問題,引導學生開展討論,達到德育目的,而不能急于向學生灌輸自己的思想認識,不能通過班主任總結宣布答案。因此,班主任要積極鼓勵初中學生勇于分析、判斷,有效轉化德育教育的效果,引導學生真正成長為學習的主人。
二、科學利用懲罰
如果教育里沒有懲罰,那么教育是不完整的。沒有懲罰的教育是一種脆弱的教育、虛弱的教育、不負責任的教育。初中生正處于青春期,他們不可避免地會犯一些錯誤。“小樹不修不成材”,在教育中,懲罰正是擔任“修剪工”的角色。然而,在初中教育過程中,不良少年、問題少年等日益增多,校紀校規也顯得無力,一味地寬容問題少年是不是良策呢?
例如:由于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網絡越來越普及,網吧更是隨處可見,這為很多沉迷于網絡游戲的初中生提供了方便。針對個別問題學生,班主任可以采取適當的懲罰措施,讓學生針對自己喜歡的網絡游戲寫一篇作文,仔細介紹游戲里面自己喜歡的角色。由于學生本身就喜歡游戲,班主任讓學生把自己喜歡的游戲角色寫進作文,能極大地激發出學生的寫作熱情。在寫作過程中,學生體會到了寫作的樂趣,逐漸減少打網絡游戲的時間。
在德育教育中,懲罰是不可或缺的,然而教育的真正秘訣是愛,即便是懲罰也應由愛做主。懲罰跟體罰之間絕對不能劃等號,懲罰更不等同于傷害、歧視、心理虐待,不能夠讓學生覺得難堪,更不能打擊學生的自信心。懲罰是一把雙刃劍,它是一種高難度、高危險的教育技巧,班主任必須要合理把握、科學運用,充分重視尊重在懲罰中的重要作用,從而通過科學的懲罰提高學生的自律能力。
三、引導學生找到自我
初中生最終要面對的是生活。所以,初中班主任在開展德育教育工作時,應當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聯系,多將注意力放在家庭教育跟學校教育的空白處。班主任要不厭其煩地指導學生,幫助學生感受德育教育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價值,并在生活中找到自我,將德育轉化為自律能力,最終正確定位自己的人生。
例如:在班會課上,班主任可以為學生系統地講解禮儀知識,幫助學生學會在拜訪、做客以及婚嫁喪葬等各種不同的場所應當注意的服飾穿著、基本禮節及恰當的言行舉止。這種禮儀知識的傳授,能夠很容易引起學生的模仿興趣,激發他們積極參與實踐的熱情。這樣做不僅能夠避免灌輸式的管理及教育下學生產生逆反心態,還能夠積極指導學生學會與人相處的基本技巧。
初中班主任在開展德育教育工作時,還可以從緊貼學生實際生活的小細節入手。在搜集材料、整理并分析素材的環節,班主任可以積極鼓勵初中學生主動參與到活動中,充分發揮出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學生踴躍表現自我的環節融入德育教育,促使學生善于在實際生活中找到自我,從而真正將德育知識傳授給學生,幫助學生將其內化為自身的自律意識及自律能力。
四、結語
初中班主任要想成功實施德育教育工作,就應當重視對德育效果進行轉化,將學生作為教育主體,促使學生學會自主發展,從而讓學生在積累德育知識的同時,充分挖掘出自身的自律潛能,以全面提升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黃炳昌.探討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水平的有效策略[J].中學時代,2014(6):204.
[2]賀藝.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實效性的強化策略[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3(1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