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淑文+劉學藝
摘 要:會計報表的意義在于為會計報表使用者(包括投資者、債權人、政府及相關機構、企業管理人員、職工和社會公眾等)進行決策提供會計信息。對現金流量表的演進與作用進行探討,目的是為更好地利用現金流量表提供的信息,為企業理財活動提供幫助。
關鍵詞:現金流量表;演進;作用
現金流量表是反映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流入和流出情況的報表。現金的流入和流出是企業經營資金運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企業的意義非常重大。任何事物的產生和發展都有其內在的動因。研究現金流量表的產生演進與作用,有助于從總體上理解其信息披露的產生和發展動因,分析、利用其所提供的信息含量。
一、現金流量表的演進
資產負債表反映了企業在某一特定時點的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的存量狀況,但沒有明確說明其變動的原因;利潤表反映了企業在某一期間內的經營成果,但沒有全面反映企業在該期間的經濟活動及其理財過程。因此,財務狀況變動表應運而生。
財務狀況變動表的前身稱為資金表或資金來源和運用表。在早期,它只是作為財務報告的一個補充資料由企業自行決定是否編報。隨著投資者和債權人對企業理財過程、投資活動及其財務狀況變動的信息的關注,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uri
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簡稱SEC)在1971年規定,上市公司應填報財務狀況變動表,美國會計原則委員會(APB)也隨即于1971年3月發布第19號意見書——《財務狀況變動的報告》(Reporting Changes in Financial Position),要求企業編制財務狀況變動表,作為除資產負債表、利潤表外的第三張對外報送的報表。
財務狀況變動表是連接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的橋梁,它能完整揭示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財務狀況變動的原因,反映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內從營業活動中取得的資金來源和運用,并概括反映企業在一定期間的籌資活動和投資活動,因而能為外部關系人提供更加詳細的反映企業財務狀況變動的有用信息。但在財務狀況變動表中,常用的資金概念有多種,如現金概念,該觀點認為資金就是現金,資金流動就是企業在既定會計期間的現金流入和現金流出,現金的變動可以代表資金流動和財務狀況變動;營運資本概念,該觀點認為資金應該采用流動資產減去流動負債后的金額作為報表的編制基礎;全部資金概念,該觀點認為資金不僅包括營運資本,還應包括一些不影響營運資本變動的業務等等。正是由于對資金的不同理解,導致財務狀況變動表的編制基礎出現混亂,財務狀況變動表的內容和格式也各不相同,降低了財務狀況變動表的功效。
到了20世紀70年代,隨著世界性的通貨膨脹和利率的提高,企業支付能力的降低,外部關系人對企業資產的流動性的關注越來越強,要求財務狀況變動表的編制基礎從營運資本概念轉向現金流動概念。1981年美國財務經理協會(Financial
Executives International,簡稱FEI)提醒其會員在年報編制中盡量采用現金流量來編制財務狀況變動表,該建議引起了會計界的重視。1983年,澳大利亞首先決定采用現金流量表,1987年,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FASB)發布的第95號“財務會計準則公告”——《現金流量表》(Statement of Cash flows),要求企業在1988年7月以后必須以現金流量表代替財務狀況變動表。1991年,英國會計準則委員會(ASB)也頒布了第1號“財務會計報告準則(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s,簡稱FRS)”——《現金流量表》(Statement of Cash Flows),取代由原會計準則委員會(ASC)所發布的第10號“標準會計實務公告”(Statements of
Standard Accounting Practice,縮寫為SSAP)——《資金來源與運用表》。1992年,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公布了第7號“國際會計準則”——《現金流量表》(Cash Flow Statement)。我國財政部于1998年3月發布《企業會計準則——現金流量表》,取代了1993年7月1日開始采用的財務狀況變動表。2006年2月15日,我國重新發布的會計準則體系,正式列入了《企業會計準則第31號——現金流量表》并自2007年1月1日起實施。
二、現金流量表的信息含量與作用
現金流量表實際上是以現金流量為基礎編制的財務狀況表。反映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內的經營活動、投資活動和籌資活動等對現金流量產生的影響,并通過現金流量的變動情況,來揭示企業財務狀況變動的原因和結果。現金流量表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有助于分析和評價企業整體財務狀況及其變動原因。企業所從事的經營、投資和籌資活動都影響著企業的財務狀況,而這種影響又通過現金流量的變化而表現出來。一般來說,現金流量表各部分現金流量結構合理,現金流入和現金流出無重大異常波動,表現企業的財務狀況基本良好。此外,現金流量表不僅反映了企業現金流入和流出,還披露了很多重要的不涉及現金收支的投資和籌資活動,這些活動雖然不影響企業的凈現金流量,但對企業整體財務狀況可能會產生重大影響。因此,將現金流量表所提供的現金流量信息及其他信息與資產負債表提供的財務狀況聯系起來,可以了解和評價企業當前整體財務狀況,并揭示導致企業財務狀況變動的原因。
(二)有助于分析和預測企業未來產生現金流量的能力。投資者進行投資和信貸的主要目的是增加其未來的現金流入。因此,他們需要財務報表提供相關的信息,以便走出正確的投資和信貸決策。通過現金流量表提供的企業過去的現金流量信息,可以揭示企業過去現金流入和現金流出情況及其形成的原因,分析企業經營、投資、籌資活動與現金流量的關系,評價企業過去生成現金流量的能力,從而預測企業未來現金流量的來源、數量、時間和不確定性,即預測企業未來產生現金流量的能力。
(三)有助于了解和評價企業的支付能力和償債能力。判斷一個企業是否具有支付能力和償債能力,最關鍵的就是看其是否產生凈現金流入。企業只有能產生凈現金流入,有足夠的現金才有能力償還債務、支付現金股利、發放工資、購買材料等。通過現金流量表所提供的現金流量信息,可以對企業現有的支付能力和償債能力,以及企業對外部資金的需求情況做出可靠地判斷。
(四)有助于分析和揭示企業經營凈收益與經營活動產生
的現金流量之間差異的原因。從一個企業的全部經營期間而言,其經營活動形成的全部凈利潤應該等于企業的凈現金流入。但是,對于一個持續經營的企業來說,為了定期計算損益,會計上必須將企業持續不斷地經營活動劃分為若干個會計期間,分期編制財務報告。在一定會計期間內,按權責發生制確認損益的時間與現金收付的時間可能不一致,從而導致一定會計期間的當期凈利潤與當期凈現金流量之間出現了差異。通過現金流量表可以分析差異產生的原因,揭示出現差異的規律性,以便于報表使用者更加合理地預測未來的現金流量,判斷凈利潤的可靠程度。
參考文獻:
[1] 葛家澍:《財務會計理論研究》,廈門大學出版社
[2]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企業會計準則》(2006),經濟科學出版社2006年版
[3] 許家林主編:《會計理論》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12年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