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數學課程目標發生了很大變化,當前的目標是使學生能夠具有初步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就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展開了論述。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新形勢下,創新教育不斷成為義務教育階段數學教學的重點目標,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既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有利于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目前我國初中數學教學中還存在諸多問題,比如教師教學水平低下、學生學習積極性不強等等,為解決這些問題,學校以及教師做了很多嘗試,但見效甚微,本文就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相關知識展開論述,旨在讓學生不斷地去創新,全面推進素質教育。
一、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創新氛圍,激發學生創新的興趣
創新是指人們為了自身發展需要,運用已知的信息不斷突破常規,發現新事物以及新思想的過程,當然,在創新的過程中創新者需要一定的環境。在傳統教學方式下,教師一味地向學生灌輸知識,而忽視了學生的接受能力,這種做法不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發揮,為此,教師必須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創新氛圍,不斷激發學生的創新興趣。首先,教師應不斷地為學生創造機會,讓他們能夠主動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并不斷地去思考;其次,教師應積極鼓勵學生勇于承認自己的錯誤。中國有句古話:“知錯能改,善莫大焉?!睂W生只有不怕被人笑話,才能不斷進步;再次,教師要更多地引導并幫助學生,讓自己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走出思維的束縛,最終展現自己的才華。
二、要讓學生學會質疑,啟發他們不斷地去思考
在教學中,應培養學生的質疑精神,也就是說,要引導學生質疑他們所學到的東西,要讓他們真正地動起來,不斷打破那些傳統的、封閉的陳規舊律,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提出與原來思考思路不同的問題,才能在討論與交流之后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才能不斷地提高自己的創新能力。比如,教師在上到“圓”一章時,學生在知道圓心角所對的弧相等、所對的弦相等、所對的弦的弦心距相等之后,就可以做出如下大膽的質疑:如果兩個圓的弧長相等、弦長相等或者是兩圓所對的弦的弦心距相等,那么這兩圓的其他數據或者兩圓是不是全等的呢?根據這個問題,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讓學生不斷地去試驗、去探究、去思考,最終找到答案,這既有利于讓學生感受成就感,也有利于增強學生學習初中數學的興趣。
三、教師應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不同的思維
在人們看來,世界之所以豐富多彩,是因為任何不同的事物在不同的人看來都會是不同的樣子,學生更是如此,21世紀的今天,人們越來越強調教學的生動活潑,也就是說,教育必須具有自身獨特的風貌,只有這樣,才能滿足不同學生的發展。為此,教師必須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首先,教師應重視“差別化”教育,本文所說的“差別化”教育不是說教師應有所偏向,相反的,它指出教師必須做到因材施教,要不斷創造條件,讓學生能夠充分地表達自己的思維,以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比如,學生在學習解幾何問題時,必須鼓勵學生運用不同的方法去解題,不斷通過平移、旋轉以及對稱等方法,將復雜的問題簡單化,總之,教師應讓學生樹立“條條大路通羅馬”的思想。
四、教師應不斷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
初中數學是一門抽象的、邏輯性強的學科,要想在初中數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就必須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首先,在初中數學課堂上,教師應允許學生表現自己擁有的、獨特的個性表現,而不是壓制他們。在課堂上,學生可以有一些“出格”的表現,比如適時地違反課堂紀律,大膽提出自己的質疑、突破常規,提出教師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等等,這既有利于挖掘學生的潛能,也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其次,教師不能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思路或者想法進行授課,對于學生提出來的問題,教師應進行細致的分析,如果證實是教師自身存在錯誤的,應及時地進行修改。
綜上所述,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勢在必行,為此,本文提出了一系列培養措施。首先,要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創新氛圍,以激發學生的創新興趣;其次,要讓學生學會質疑,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再次,教師應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不同的思維;最后,教師應努力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
參考文獻:
姜慧.在初中數學課堂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J].新課程:上,2012(09):127.
作者簡介:顧嘯敏,女,1985年11月出生,本科,研究方向:初中數學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