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存真
摘 要:語文寫作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能反映出學生語文的綜合能力。本文首先闡述了當前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的基本現狀,然后提出提高初中語文寫作教學質量的可行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語文;寫作教學;現狀;策略
語文寫作可以直接體現出學生語言水平的高低,對于初中生來說卻是一個難點。因此,培訓學生的語文寫作能力,能提高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對于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也有著重要意義。
一、初中語文寫作教學的基本現狀
1.寫作內容空洞
寫作內容空洞是當前初中生作文中普遍存在的問題[1]。很多初中生在動筆寫一篇作文的時候,往往會感覺沒有什么內容可寫,他們會對寫作產生恐懼感和排斥的心理。一般來說,作文的源泉是生活,一旦脫離了生活,作文便成了無源之水,因此,初中生要想在寫作上有所提高,應該積極從生活中尋找題材,在生活中得到感悟。在進行寫作教學時,教師可以經常帶著學生去參加戶外活動,通過戶外活動的主題,讓學生有所感想,為寫作積累一定的題材。
2.缺乏主動性
目前,大部分語文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時,還沒有脫離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學中總是對學生進行單調枯燥的講解,讓學生被動接受知識,這種“灌輸式”教學模式嚴重抹殺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缺乏了汲取知識的主動性。教師在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應用這種模式,只會讓學生逐漸喪失獨立思考的能力,讓學生在寫作上更加依賴于老師指導,長此以往,將阻礙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
二、初中語文寫作教學的策略簡析
1.打好寫作基礎
讓學生學好課本中的基本知識,是為寫作打好基礎的關鍵點,只有打好了基礎,才能更好地學習語文,也能解決語文寫作中的一些難題。因此,在語文寫作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養成提前預習課文的習慣,在預習的過程中,盡量運用自己已經獲得的知識去解決課本中的一些問題,如遇不懂的問題,可以記下來,并在課堂上和老師、同學交流討論。同時,教師還應要求學生上課認真聽講、勤做筆記,通過反復閱讀課本,把不懂的問題理解透徹。教師要在課后布置適量的作業,等到學生完成之后及時修改,引導學生加強對已學知識的復習,溫故知新。另外,語文教師還應積極鼓勵學生參加戶外活動,多看書讀報,了解最近的實事新聞,以達到增加閱讀量的目的。只有學生讀書多了,寫作時自然會有更多的素材,所以,只有讓學生多看書、多學習,才能為語文寫作打下堅實基礎。
2.注重知識積累
古人說過:“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層之臺,起于壘土。”學生的寫作水平并不能一蹴而就,也不會在短期內得到快速提升,寫作水平的提升必須循序漸進,從點滴做起。對語文寫作來說,學生不能只靠在課堂上的一點訓練時間,而是要注重平時積累,教師只能在寫作技巧上對學生進行指導,為學生搭起寫作的骨架,具體的“血肉”還是要靠學生自己去積累,因此,教師要讓學生明白,寫作的基礎就是課外的積累,要對優秀的文章進行細讀,精彩的部分還可以加以背誦,比如,一些優美的詩歌、散文等。學生如果沒有課外的積累,是寫不出有水平的文章的。另外,教師要引導學生注意觀察生活,對于生活中的一些感悟可以隨時記錄下來,寫成隨筆,這也是提高寫作水平的有效手段。而對學生已經寫好的文章,教師應幫助學生進行修改,精益求精,讓學生在修改中提煉精品。
3.講究教學策略
初中語文教師在進行寫作教學時,要講究教學策略,努力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寫作氛圍,激發學生寫作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2]。第一,教師對教材又有充分的認識,才能對學生的寫作進行指導。例如,在學習了《孔乙己》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學習這篇課文的記敘順序,并巧妙地運用到寫作中去;在學習了《成功的秘訣》之后,教師可以根據這篇課文,向學生講解記敘文的結構框架以及怎樣做到詳略得當,讓學生學習到如何多方面描寫人物的方法。第二,教師應鼓勵學生,讓學生在作文中展示自我。語文寫作,并不能對優秀文章進行一味地模仿,而是要在作文中寫出自己的獨特思想,表達自己內心最真實的感受,這樣的文章才有新意。第三,教師可以挖掘教材中的空白,比如,在學習了《孔雀東南飛》之后,教師可以就文章的結尾,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為文章寫一個結局,這樣,會給學生帶來興趣,就會主動把自己的想法寫出來,通過續寫,學生能提高寫作能力,不管結果如何,續寫的內容都被學生賦予了生命力。
三、結語
總之,語文寫作能力的提高,對于初中生來說具有重要的意義,而語文寫作教學質量的提升,不能僅僅停留在以往的教學方法上,而是要推陳出新,使教學方法能夠跟得上時代的腳步。所以,語文教師要避免寫作教學的誤區,采用有效的教學方法,把學生放在第一位,對學生進行側面的指導幫助,讓學生提高學習興趣和主動性,從而讓整個語文寫作教學效果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1]于慎華.淺談初中語文寫作存在的問題及提高辦法[J].才智,2013(29):148.
[2]張計民.初中語文寫作教學淺析[J].學周刊,2014(29):176.
(作者單位:寧夏回族自治區隆德縣張程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