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實施,有效教學的理念也在不斷深入到高中的教學中,為高中課堂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歷史教學在高中教學中是一門重要的課程,其教學方式更不應該拘泥于傳統的固化教學,而應該在拓展學生知識面的前提下,著重培養高中生的歷史思維、分析能力以及自主學習能力。注重以素質教育為前提提高高中生的綜合素質,在新課改的引導下必然會極大程度地提高高中歷史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高中;歷史教學;有效性;歷史思維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改革與完善,要求高中歷史教學不僅要注重學生對教材基本知識的理解與掌握,更重要的是對歷史學習方法與技能的掌握,通過歷史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及正確的價值觀,這也就對歷史教學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在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前提下,提高高中歷史教學的有效性,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及發展,使歷史教學成為新課改理念下的一項重要課題,是高中歷史教師亟須關注的重點。本文也就如何提高高中歷史教學有效性的幾點方法進行了探討。
一、提出問題,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新課改的提出就是強調以學生為本,將學習的主動權歸還學生,讓教師成為引導者,使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在實際的歷史教學中,必須要實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中心的轉變,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將傳統填鴨式教學轉變為啟發式教學,在合適的契機前提下提出問題,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好奇心,繼而激發他們學習歷史的積極性,引導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讓學生學會思考,發揮主觀能動性,成為歷史知識的架構者。
在實際的歷史教學中,教師應該對問題進行精心的設計,要具備探究性與開放性,可以引導學生獨立、開拓思考,同時鼓勵學生敢于質疑、勇于挑戰,善于提問,培養學生自身的提問能力,讓學生真正掌握學習歷史的方法。在學生進行閱讀教學的時候,帶著問題去學習,引導學生提出為什么,讓學生逐漸掌握歷史學習的正確方法。當然,在培養學生提問問題的過程中是需要對其進行鼓勵與引導的,多肯定學生,對學生提出的錯誤問題也不能輕易否定,對學生著重引導與啟發,讓學生從根本上發揮自我的主觀能動性。
二、適當借助多媒體的教學資源
多媒體具有的直觀、形象特點在歷史教學中為其帶來了諸多便利之處,它的優勢是其他教學手段都無法比擬的。通過多媒體教學可以將固化的歷史知識豐富、直觀地體現在學生眼前,向學生展示豐富的歷史知識,讓學生在短時間內接收到大量的信息,并且在豐富的感知中牢固轉化成為自身的知識。由于歷史知識是發生在過去、學生沒有直接參與的,因此,如果只是單一的通過教師按著教材照本宣科,學生很難深刻的理解,但是,將多媒體引入到歷史教學中,不僅可以有效地化解這些難題,而且通過將歷史場景生動的重現,會加深學生的歷史知識,提高整體的教學質量。比如,在學習《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文明》這一單元時,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播放一些關于古羅馬文化或者神話傳說的影片片段,加深學生對希臘、羅馬文化的感悟,讓學生從影片中真正地領悟到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文明,了解古代西方文化,深入掌握歷史知識。
總而言之,提高歷史教學有效性是賦予高中歷史教師的一項重大責任。在新課改的實施背景下,將素質教育的理念與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充分運用到實際的歷史教學中去,為學生構建愉悅的、生動的歷史課堂,再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提高學生的綜合歷史能力,能從根本上推動高中歷史課堂的改革,提高歷史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李靜.淺談我國高中歷史課堂改革面臨的問題及對策[J].新課堂:教育學術,2011(05).
[2]林偉平.巧設課堂教學主題,提高歷史教學有效性[J].考試周刊,2011(46).
作者簡介:李桂夫,男,1969年8月出生,就職于江蘇省徐州市九里中學,研究方向:高中歷史課堂教學。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