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丹
提 要: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是進行課改要解決的問題。從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及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自信心四個方面談了一些看法。
關鍵詞:生物教學;培養;自主學習;能力
在生物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使他們學會學習、樂于學習,這是我們進行課改要解決的問題,下面談幾點看法。
一、創設問題情境,設疑、質疑,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影響著學生的學習行為與效果,學生對自己感興趣的知識,才會積極主動地參與和思維。作為教師,要想方設法地讓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學生只有把學習當作自己內在的一種需要,才能促進他們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通過設疑、質疑及創設新穎的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用問題來引路,誘導學生思考,使學生在輕松、自然、愉快的心境下獲取知識、形成技能。
二、營造民主、寬松、和諧的課堂氣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
高中生已經有了一定的思維能力,可是在課堂上,能主動回答問題的學生并不多,所以在課堂上,教師要尊重、信任每一個學生,不攻擊挖苦學生,努力營造民主、寬松、和諧的課堂氣氛,鼓勵學生敢想、敢說,寬容地對待學生在課堂上的失誤,學生答錯了不要指責,也不要批評,使學生能輕松愉快、自覺主動地參與課堂交流,并且從中充分享受到發表不同見解的樂趣,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習慣的養成。在提出問題后,教師要留有一定的時間讓學生進行思考和討論,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和參與討論,為學生創設自主學習的環境,即使學生答不對或者回答不出來,教師也不要馬上自己回答,可通過啟發、提示、引導等方法,幫助學生思考,共同尋找問題的答案。
三、通過學法指導,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不同的學科有不同的學習方法,學生要做到自主學習,還必須會學,學習不得法往往會事倍功半。教師在教學中應有意識地幫助學生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以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1.加強閱讀指導
要學好生物學,必須重視對課本的閱讀。高中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閱讀能力,對于課本上的很多知識,像概念及生命活動的作用、意義等已經能夠通過閱讀去把握了,但在生物學教學中,我們常發現,很多學生雖然反復閱讀課本,但對教師提出的相關問題常答不出來,主要原因是不會讀,沒有做到有效的閱讀。有效的閱讀必須帶著問題,順著教材的線索去閱讀,教師可根據相關的內容,提出一些有針對性的問題或閱讀提綱,引導學生進行閱讀。
2.記憶方法指導
很多教師認為,生物學是理科中的文科,需要識記的內容很多,只有把重要的知識點記住了,才能更好地運用它們去解決問題,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重視記憶方法的指導。
(1)用口訣記憶。口訣或順口溜,文字短,內容少,而且朗朗上口,便于記憶。如,有絲分裂前、中、后、末各時期的特點可概括為:仁膜消失現兩體,形定數晰赤道齊,一分為二向兩極,兩消兩現重開始。
(2)比較記憶。對于生物學中的一些有關聯的內容,采用比較的方法記憶,不但能很好地區別它們,弄清楚它們的差別,而且能使記憶深刻。
3.解題方法的指導
在習題講評和試卷講評中,要注重引導學生對解題方法和思路進行反思,了解自己做得好的方面,比較和借鑒教師和其他學生的解題思路,找出自己的不足,使自己能更好地運用所學的知識去解決問題。另外,教師還要引導學生注意所學知識的遷移運用,如學習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F1的雜合子自交,F2中表現型的比值為9∶3∶3∶1,有很多的變式題,子代表現型的比值為12∶3∶1、9∶7、9∶3∶4等都屬于同一類型題。
參考文獻:
朱坤.高中生物教學中學生自主能力的培養[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1(10).
編輯 韓 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