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慶梅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程度的不斷加深,如何提升學生的科學素質成為學校以及教師最為關注的話題,它是新時期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要求,也是新時期我國基礎教學的重要目標,就初中化學教學中學生科學素質的培養展開了論述。
關鍵詞:初中;化學教學;科學素質
科學素質是學生的一種基本品質,它是學生在接受科學知識教學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它的目標是讓學生能夠適應社會的發展并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所需,由此可見,培養學生的科學素質對學生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教師應科學、合理地安排教學內容
傳統教學方式下,教師大多是按照化學教材內容展開教學,也就是我們通常情況下說的“照本宣科”,這種教學方式只能是滿足學生基本的考試需求。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傳統教學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發展的需求,教師要想真正意義上提升教學效果,就必須重視學生教學內容的安排。首先,教師在加強學生基礎知識教學的同時,必須在教學中適當地穿插一定的科學素材,這有利于加強學生對科學素質的認識;其次,教師在教學中必須合理、科學、規范地對教材進行編排,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后,教師應重視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只有學生形成了自主學習的意識,才能有效地發揮自身的潛力。
二、教師應將化學教學與生活緊密聯系起來
化學來自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它與生活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要想培養學生的科學素質,就必須提高學生應用化學知識的能力,而這種運用又與現實掛鉤。在化學教學中,在生活中實際應用化學知識是培養學生科學素質最重要的方式,這就要求教師幫助學生將理論與實際聯系起來,通過生活中那些存在的實例能夠有效地加深學生對于知識點的認識,同時,在運用化學解決實際問題的時候,學生就能夠理解學習化學的重要意義。這時候,化學的學習不再是枯燥、乏味的,相反的,學生會對化學的學習產生前所未有的興趣,這是提升教師化學效果、培養學生科學素質的重要前提。
綜上所述,目前我國初中化學教學中還存在諸多問題,比如教師教學方法不當、學生學習積極性不強等,其中最重要的問題是教師在培養學生科學素質方面還沒有找到正確的方法,本文就相關的培養措施展開論述,著重指出教師應科學、合理地安排教學內容;其次,應將化學教學與生活實踐聯系起來。
參考文獻:
陳琴.初中化學教學中學生科學素質的培養[J].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2014(11):25.
編輯 魯翠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