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桂清
摘 要:要構建語文高效課堂,切實提高語文教學質量,應該以課程改革為動力,以新課標為依據,從小學語文課程的基本特征出發,把提高學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和綜合實踐能力,創新精神等作為目標,進行合理有效的教學活動,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為學生的成長奠定良好的語文基礎。
關鍵詞:小學語文 ?高效課堂 ?有效教學 ?初探
中圖分類號:G623.2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11(b)-0150-02
1 應積極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教師在教學中應充分利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積極引導學生進行主動式學習,主動就是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教師就應該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教給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使學生由被動地學習知識,變為主動地學習知識。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用這一理念指導自己的教學實踐,語文課堂教學就能達到高效。上好每一節課,不僅要想著按教學要求把預設的知識傳授給學生,更應該想著用什么樣的方法把這些知識傳授給學生,還應該想著用什么樣的方法才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他們能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學會主動學習。這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不可能僅用兩三節課就湊效。所以高效課堂的構建是從低效有序訓練開始的,有效的模式是經過無效的嘗試形成的。經過教師精心引導,學生自主習得的習慣養成后,就會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發揮出其獨特的優勢。在課堂學習中,學生就會主動進行探究學習,主動去查找資料并在和同學的互動中有效解決問題,這樣課堂教學自然就會達到高效。在培養自主學習習慣時,教師應做好引導工作,放手讓學生動起來,自己動手合作探究解決問題。例如教師在教學某一首詩時,可讓學生利用手頭資源了解作者,了解寫作背景并根據這些資料了解詩的內容,品悟詩的情感、認識詩人的人生態度,遇到解決不了的問題,可提到課堂上師生互動合作解決。這樣把課堂交給學生,讓他們自主學習,充分展示他們的學習成果,教師適時適度作出中肯評價,并鼓勵學生自主研習課文,充分肯定他們個性化的合理見解。這樣學生對語文課的厭煩情緒就會漸漸消除,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就會提高。一旦這種自主意識形成習慣,高效課堂的基礎也就奠定了。因此,建設高效語文課堂,引導學生學會自主學習是關鍵。
2 教學方式要多元化
教師應按照新課改的要求,適應社會多元化發展趨勢,突破傳統教學單一化的局面,教學要呈現多元并舉的方式。只有實行多元并舉的教學模式,才能讓學生通過最先進的教學方式掌握更豐富的知識,提高學習效率、構建高效課堂。多元化一直以來都是我國社會所探討的一個重要問題,是社會發展的必然選擇。我們常說:“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語文教學不一定要以教師教授為主,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不同文體和課文難易程度設計不同的教學方法。要么講授、要么誦讀、要么問題探究、要么利用多媒體直觀呈現,總之要根據教學實際創設教學情境,選擇有效模式,讓學生通過語文課堂能感受到語言美、文化美、生活美,同時能夠品悟人生,增強生存智慧,陶冶性情提升生命品格。教學實踐告訴教育工作者,教學模式的多樣化是構建高效課堂的途徑,是有效模式的最好體現,是教師教學智慧的充分展示。現在一些地方在構建高效課堂時,把模式定型化,以便教師操作,這種固化的教學模式是不可能有生命力的。
3 要擁有先進的教學理念
教學理念的先進與否直接關系到教學模式的合理和課堂的高效與否。第一,教師應充分領會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明確語文教學的重要性和目標性。在我國教育體系中,語文教學一直扮演基礎教育的重要角色,語文教學對學生審美能力、人格塑造、性格形成、良好行為習慣養成等方面都有著重要影響。小學語文教學對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初步形成階段的小學生來說,其重要性顯得更加突出。現行小學語文課本內容豐富,語文教學對學生知識的掌握,能力的形成,道德的培養等方面有著綜合作用,只有充分領會了課標要求,才能在教學中發揮出語文教學功能。第二,不斷吸納借鑒新的理論成果。語文教師要勇于探索實踐,大膽進行教研教改,不斷創新教學模式,靈活施教,才能形成切合實際的教學風格,使模式有效課堂高效。第三,要努力創建和諧的課堂氣氛。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學習,民主管理課堂,因材施教,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每一位同學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實現不同程度的進步,讓每位同學都有展示自己才能的機會,對班級總體進步和個人點滴進步及時肯定,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就能不斷增強。因此活躍和諧的課堂氣氛會給課堂的高效帶來良好效果。總之建設高效語文課堂,教學理念的不斷更新,教學觀念的轉變是靈魂,因為不斷保持先進理念、不斷更新觀念,才能與時俱進,推進素質教育。
4 構建語文高效課堂,我們提出了三主五步的課堂教學模式
三主五步高效課堂是以魏書生思想和郭思樂生本教育理念為指導,并結合中國教師報的專家指導,在某縣推進課堂教學改革與實踐的產物,三主五步高效課堂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宗旨,讓學生在自主學習、和諧互助和探究合作中,不斷增長知識,不斷提升能力,不斷陶冶情操,促使學生好學、樂學、善學的一種教學模式。
4.1 三主五步高效課堂模式的建立,是經驗的提升,也是理論的物化
縱觀教學模式的研究歷史,模式的構建有兩種途徑,一種是有先進的理念做基礎進行演繹推理而來,再實踐完善。另一種是從大量先進實踐經驗中總結歸納而來,提煉核心的、有價值的做法,再實踐完善,并上升到理論的高度。
4.2 三主五步高效語文課堂模式改變了教師的觀念
三主五步的教學模式在語文課堂中的主要體現是:教室四面都是黑板,沒有老師的講臺,學生不按照傳統教學課堂上的隊列狀坐,而是分成六個小組,同學之間面對面而坐。教室四面的墻上沒有懸掛名人名言的橫幅,而是同學們自己最為真實的感悟、談老師的教學風格、談人生夢想。同學們在這樣放松的學習環境中進行學習交流,完全打破了傳統的課堂學習氛圍,同時教師的教學觀念也在三主五步的教學模式中發生了改變。endprint
4.3 三主五步高效課堂的轉變
學生由觀眾成為演員、由觀眾成為導演,課改后的課堂相比于傳統課堂,最大的亮點是學生課堂上的學習完全自己做主,充分發揮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在這種全新的課堂教學模式中,學生自己講題目、提問質疑、互相抽測,學生們圍攏在一起互相討論問題,而其他的同學則認真做好筆記和總結。老師則要站在學生堆里傾聽同學們討論的問題和發表的見解,老師適時地給予點撥和啟發、引導。課改后的課堂是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課堂,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學生熱愛這樣的學習方式并踴躍參與到課堂活動中,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參與課堂活動,每個學生都有事情做。課改后的課堂是生動的、活潑的,課堂上做到了生生互動、師生互動,教學相長。課堂上教師不再是主導,而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引導者和組織者。
4.4 三主五步學習模式的構建需要教師在課堂上把握時機對學生進行評價
在課堂上教師要把握好評價時機,從學生的表現和語言中挖掘出評價因素,讓學生感覺到老師在欣賞他和激勵他,引導學生積極動腦,更自覺地學習。例如在學生朗讀或回答問題后,教師都要邀請學生來評價。可能開始時學生大都只會挑刺,看不到別人的優點,這時教師可引導學生學會全面評價一個人,既看到別人的優點,也要看到別人不足,在評價別人的過程中使自己得到提高。教師也要在同學回答問題后給予適時的鼓勵和評價,及時給予表揚與肯定。這樣的教學過程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思維潛能,培養學生自主、自律、自立能力,由他律為自律,并實施班級小組學生自我管理、相互管理、相互評價的模式。盡可能發揮每一位同學的主觀能動性,讓全體同學都參與到小組管理中來,體現人人都是管理者,人人都是被管理者的理念。
4.5 實現語文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三主五步教學的反思
實施三主五步教學課堂模式后,作為語文教師表面上看似輕松,其實調控更難。原來教師既是導演又是主演,自己說什么是什么,而現在教師是導演,還要在幕后進行調控,而主演是全班思維活躍、各性各異的小學生,既要關注展示小組:同學的表情神態是否得體、知識的講解是否準確到位,又要關注點評學生是否中肯。眼光要不斷觀察學生是否認真傾聽,不到之處要通過質疑來追問、來點撥引導,對學生的精彩表演表現要客觀量化讓他們體驗到成功的快樂。總之,語文課改并非輕松的事情,有時一個問題不能解決,就會影響到下一步課改措施的實施。課改是一個大熔爐,能提煉教師們的智慧,也能讓教師們深刻認識教育的本質和意義,使教師們真心投入到課改。
因此,真正實現小學語文高效課堂和有效教學的目標需要廣大語文教師潛心研究課改,從培養小學生自主學習、主動學習、獨立學習的學習習慣入手,并在語文課堂教學活動中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讓全新的課堂煥發生機與活力,讓學生在愉悅的課堂氛圍中進行學習交流與互動,充分發揮學生的潛能與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創新的思想與火花在語文課堂上得以體現和發展,同時教師還要運用先進的教學理念,在課堂教學中實行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在活躍課堂氣氛的同時體現教師引導與學生主體體現的和諧步調,讓高效課堂與有效教學真正實現統一。
參考文獻
[1] 吳文月.探索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小組合作學習[J].新課程(小學),2011(10):81.
[2] 呂立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五步曲新探[J].成功(教育),2013(2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