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宏躍 王玨 周婧
摘 要: 培養大學生的創業能力,提高創業成功率是高等教育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在創業培育體系中,創業導師是至關重要的一環。創業導師制的實行在一定程度上能解決大學生創業難題,其具備獨特的優勢與實用價值,有助于提高大學生的創業成功率。本文就大學生創業導師的作用和制度實施進行了分析與討論。
關鍵詞: 大學生創業 創業導師 創業能力
大學生創業對促進學生就業、個人成長、區域經濟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當前青年學生自主創業意愿非常高,特別是電子商務平臺的發展,使得創業門檻低、機會多,許多大學生進行網絡創業,開辦網絡店鋪。但是,由于學生長期處于高校內,其所學習理論知識、技能與市場實際情況、社會需求存在一定脫節,使得創業在項目資金、商業模式、資源整合、風險規避等方面存在諸多困難。因此,大學生實際創業的成功率非常低。如何將創業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將學生的熱情、想法、時間和精力投入有效的創業活動中,提高創業成功率,是高校教育部門面臨的一項重要課題。
在創業培育體系中,創業導師是重要一環。據統計,未接受創業培育的大學生企業失敗率高達80%,而接受創業培育的大學生企業失敗率約為30%[1]。組建以創業企業家,行業專家和風險投資家組成的導師團隊,是破解當前大學生創業困境,進入良性創業軌道的好方法[2]。本文基于導師與學生之間天然的互補關系,總結和討論創業導師在幫助解決大學生創業困難、培養學生創業能力的作用,并提出高校開展創業導師制活動的相關建議。
一、創業導師的作用
1.提供創業素材
近年來國家對高校科研經費投入持續增加,各高校科研氛圍濃厚,每年都會承擔很多的科研項目,科技資源豐富,有很多可進行市場轉化的技術與產品。但由于高校教師長期忙于教學和學術追求,沒有時間、精力進行產品的市場開發,使得高校科技成果市場轉化率低,大多成果束之高閣,影響到高校科研工作的可持續發展。隨著國家科技政策的調整,高校科研要為國家利益、產業結構調整、區域經濟發展作出貢獻的要求越來越清晰,高校科研成果市場轉化的需求越來越迫切。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更多的老師將認識到通過大學生創業激活“休眠科研成果”,是學-研結合并推向產業的一項有效措施。一方面,高校老師日常教學、科研、行政任務非常繁忙,嚴重缺乏時間和人手,特別是需要熟悉科研成果的人手,協助其進行成果轉化。另一方面,青年學生有旺盛精力、創業熱情,在畢業實習期間,學生可以全天候地從事創業工作,按照老師指導,協助導師將該項目推向市場。所以,教師擁有大量科研成果是學生創業的豐富素材,學生創業有助于導師科技成果的轉化,形成優勢互補的關系。從某種意義上講,創業導師和指導的創業者是在互動中一起進步成長的,是教學相長的過程。總之,學生創業活動一旦是基于導師的技術、資源、產品,借助導師的人脈和社會網絡,其可行性將會極大提升,有助于形成創建有自身特色和優勢的創業業務。
2.培育商業模式
商業模式是指企業或公司能夠盈利的方式,通過提供服務或者產品銷售賺取利潤的整個運營體系稱之為商業模式。商業模式是一個企業或項目整體運作思路的概括,選擇合理的商業模式就意味著有了明晰的發展方向和路線;反之就可能使項目運作陷入迷茫和困惑,甚至導致項目和企業遭受挫折與失敗。好的商業模式包括:目標客戶、市場定位,具體包括銷售和營銷渠道,如何做產品或提供服務,收入模式,市場競爭、市場份額等諸多因素。沒有清晰商業模式的創業公司,是爭取不到創業投資的。
近年來,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與成熟,新型商業模式不斷出現。例如,Skillshare是個教育平臺,創始人Malcolm Ong推出了每月10美元類似“點餐”式的教育服務,用戶可在學習平臺上選擇任何感興趣的課程,且收費低廉,讓顧客“活到老,學到老”。Skillshare依靠擁有專業知識和聰明智慧的普通人,開發出了一個可以人人參與的教育平臺,使公司獲得大幅收益。
大學生不缺乏新穎的創業想法,但很多項目可操作性不強。為了獲取一個具體、可行的公司經營模式,創業人需進行小規模、小范圍的創業探索。這樣,商業模式的形成就不是“空想”出來的,而是來自于實踐探索。在探索商業模式階段,創業者爭取不到風險投資,此時創業導師就成為大學生創業者關鍵的第一筆投資人和幫扶者。比如,大學生開展研發外包創業項目,利用實習期間學習到的專業技術,通過現有網絡平臺進行宣傳、營銷,獲取潛在的技術服務業務。對于這樣的商業模式,學生可通過創業導師的幫助進行小范圍的預創業,從而規避大面積鋪開所面臨的各種創業風險。創業導師為學生提供場地、儀器設備和服務材料,使學生在探索階段,以很少的經費投入開展創業實踐活動,檢驗創業想法的可行性,并在實踐中不斷完善和改進創業模式,最終走出校園成功創業。
3.爭取創業資源
創業是創業者建立并不斷整合和拓展資源的過程。每一個人創業,必然有其憑依的條件,即必須擁有一定的資源。創業者必須整合好資源,只有具備有效整合社會資源能力的公司,才能具有更強的盈利能力,最終成功創業。
由于我國大學生的創業教育不成熟,絕大多數大學生缺乏創業的實踐經驗,為了克服這一障礙,促進大學生創業的發展,各級政府和學校紛紛建立了一批創業中心,包括大學生創業園、孵化園、科技園等。這些創業中心為創業者引入了外界的中介服務機構,提供法律、風險投資及風險管理、教育培訓、廣告策劃和財務等配套服務,創業孵化園還為創業企業爭取了政府科技項目資金、搭建融資平臺,緩解了創業者的融資壓力,因此成為一種寶貴的創業資源。
除了創業中心外,創業競賽也是一種獲取社會資源的途徑。例如,大學生創業中心和大學生創業競賽。如今,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在高校和各級政府層面廣泛開展,學生參與人數眾多,通過競賽的形式獲得風險投資。在競賽過程中,創業者要選擇具有良好市場前景的某個技術、產品或者服務進行創業設計,組建團隊,制訂完整的創業計劃,現場介紹企業概述、業務展望、風險因素、投資回報、退出策略、投資管理及財務預測等方面的內容。整個創業競賽極大地鍛煉了創業者的個人能力,同時也可能進一步爭取到政府的創業扶持基金。學生通過創業導師的幫助,一方面全方位地提高商業計劃書質量,另一方面通過創業導師的推薦和宣傳,在社會層面爭取更多的評審支持,從而獲得競賽勝利,爭取到更多的創業資源。此外,有些企業級創業導師,還能幫助創業者整合金融風險投資、營銷網絡合作渠道、中介等多種創新創業資源。還有的導師能夠直接投資,介紹天使投資,爭取大企業的配套,等等。
因此,在爭取創業資源方面,創業導師往往具有重要作用,是大學生爭取社會資源的一扇窗口。同時創業導師將自身資源無償與創業者分享的做法,為大學生創業提供實質性的幫助。
4.提供運作經驗
創業導師往往熟悉所在行業,更在自身創業、經營過程中積累豐富的經驗,具有卓越的創業精神和優良素質,而這些正是大學生創業者缺乏的。
創過業的人都知道,早期創業是一場現金流的生死搏斗,每個創業者都要高度重視公司現金流,甚至在必要時調整銷售策略,保證有不低于半年的現金儲備。對于這樣的創業經驗,大部分初創者往往都缺乏。例如,一次對南京中醫藥大學淘寶創業者的座談交流會上,很多學生談到了現金流相關的問題。大部分創業學生的經營資金在幾萬元左右,如果不能將供貨商的貨物快速地銷售出去,造成貨物積壓的話,現金流就會中斷,導致每月的營業額下降,甚至經營出現困難。創業導師對此進行了分析,為學生設計了根據現金流進行貨物搭配的銷售策略。理論上,銷售的貨物大致分成兩種類型:一種是A級貨物(常規價格、銷售周期短、利潤低),另外一種B級貨物(價格高、銷售周期長、利潤高)。如果創業者資金有限,應主要進購A級貨物,少進配B級貨物。A級貨物雖然利潤低,但銷售速度快,周期短,創業者可以快速收回貨款,投入下一次的經營活動,保障每個月的銷售額和利潤。當創業者積累一定資金,現金流寬裕時,可增加B級貨物的配置比例。寬裕的現金流可以抵消B級貨物銷售周期長、回款慢的缺陷,同時以較少精力付出獲取更多利潤。經過創業導師指導,大家認識到現金流的重要性,找到自身經營困難的原因,調整A級貨物和B級貨物的配置比例,從而使創業活動更合理、科學。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通過創業導師的指導和影響,將他們在創業、經營過程中積累的經驗以相對低的成本“傳遞”或者說“復制”給大學生創業者,是一種快捷、有效的創業幫扶策略。
5.提供心理支持
創業遇到困難甚至失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創業的信念和前進的勇氣。創業者所面臨的心理壓力往往是創業中途夭折的一個重要原因。而創業導師在這方面具有重要的幫扶作用。創業導師不僅向大學生傳授創業知識、方法、技巧和經驗,更重要的是在與學生的接觸過程中,導師傳授了為人處世的方法、思考問題的方式及正確的創業觀和價值觀。大部分創業導師都經歷、體驗過創業的艱辛或失敗,有豐富和獨特的心理感觸。導師站在更高的層面和“過來人”的角度可以幫助創業者進行理性、客觀甚至樂觀的審視創業過程中面臨的困難與挫折,從而給在困難中的創業者給予心理上安慰與精神支持,有助于保持平和、理智的心態,在順境中謹慎,在逆境中堅持、不放棄。
二、高校實施創業導師的建議
1.建立功能互補的創業導師隊伍
創業是復雜、系統的工程,往往需要不同專業和經歷背景的導師進行指導。在創業的不同階段,可建立各類創業導師合作方法,形成多樣化的創業導師團隊。不同的創業導師在傳授相關創業知識時,相互協作,有助于實現優勢互補,有助于快速提高創業者的實戰能力,更好地為學生服務。其中,創業啟蒙導師的工作任務是使大學生了解創業、產生創業的興趣和動力,為其余創業導師開展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創業項目導師主要由高校的技術型老師負責,具體是發揮高校在專業知識技術方面的優勢,指導大學生參與項目研究,創造出合適的產品或服務,并通過各類創業活動大賽進一步爭取創業資源。創業市場導師為大學生創業提供企業學習、實踐機會,幫助創業者進行產品的市場推廣,利用反饋信息不斷完善項目。融資導師負責幫助創業者開發融資渠道,將有前景的創業項目推薦給各種天使投資家等。創業管理導師幫助大學生形成系統的企業方案設計,進行企業的運作與管理。總之,創業導師團隊分工有側重、相互協作,共同承擔創業教育的重任。
2.創業導師制的實施
高校應將一個覆蓋創業全領域的輔導團隊,包括創業企業家、投資專家、技術專家、管理咨詢專家等,引入大學生創業活動中,為創業者提供導向性、專業性、實踐性的輔導服務。通過各類創業輔導、導師接待日、創業診斷、創業論壇、創業沙龍、專家會診等多樣活動,以一對一、一對多、多對多的方式,剖析和解決企業管理、商業模式、市場定位、投融資等方面的問題。并大力開展專家集體會診的活動,擴大創業導師行動的受益面,使導師資源得到充分共享,幫助大學生創業者解決創業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困難,提高創業者的創業能力,取得創業成效。
綜上所述,創業導師在大學生創業過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有助于大學生創業者發現好項目、開發商業模式、爭取資金支持、學習企業運作經驗、技巧并樹立正確的創業價值觀、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高校創業培育系統應高度重視創業導師隊伍建設,通過多樣化的創業導師的指導,提高大學生創業的成功率。
參考文獻:
[1]羅暉.基于高校創業教育的雙導師制研究.計算機教學與教育信息化,2012,8(33):7911-7978.
[2]吳曉紅,王敏,強添剛.“1+1+n導師制”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黑龍江高教研究,2013(7):152-153.
[3]俞燕.以導師制為平臺的本科生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探索及實踐.職業時空,2011(3):117-118.
基金項目:江蘇省教育廳高校哲學社科課題“基于電子商務平臺的大學生自主創業培育模式研究”,編號09SJB880
049;“構建以生涯教育為主體的藥學類就業指導體系”,編號09SJB88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