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富勇



摘 要:實踐教學課程標準是人才培養方案的具體化,是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的操作規程。作為實踐教學過程的執行規范,本文主要在描述課程的性質、教學目標、內容范圍、實施建議的過程中,更加注重實踐教學的創新性和可操作性。
關鍵詞:建筑工程管理;實踐教學;課程標準
課題名稱《建筑工程管理專業產教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課題編號:LZY15561
實踐教學課程標準是為組織和實施實踐教學的指導性文件,是實踐教學實施的依據,它對實踐教學課程定位、課程目標與任務提出了具體的要求,對教師與學生的教與學也提出了明確要求。經過對用人單位職業崗位所應具備的知識、能力、素質的調查分析后,以職業崗位所需要的職業能力為依據編制的,強調對學生職業素質的培養和職業能力的提升,構建并實施實踐教學課程標準,有利于學生職業崗位能力的形成。
1.課程定位。課程定位主要寫實習實訓課程的性質及實習實訓的目的,在本專業課程體系及職業能力培養體系中所處的地位,指明本課程與其他課程之間的聯系或本門課程的先行課與后續課程。
2.課程目標。課程目標主要是說明通過對本門課程的實踐后,學生能掌握哪些知識、應具備哪些能力和素質。主要以“能”、“會”、“應具有某某能力”的文字來描述。
3.課程內容與教學要求。課程內容主要是根據課程目標的需要設計的具體的實習實訓模塊;教學要求是指在各實習實訓項目的訓練中,對所采用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等的具體要求。給出本課的知識要求、能力要求、技能要求和素質要求。
4.時間安排與學時分配。時間安排與學時分配主要是對實習實訓各模塊教學所需要的時間進行統一安排和分配。
5.考核。考核主要是確定考核標準和成績評定方法,重點應放在對學生崗位知識和崗位能力等方面的考核,考核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考核方法應多元化,考核過程應貫穿實習實訓全過程。
6.課程實施的建議。根據課程實施的各個環節,提出教學建議、教材編寫建議、教學評價建議、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建議等。
7.實例分析——《工種實訓》課程標準
(1)課程定位:工種實訓是建筑工程管理專業重要的實踐教學環節。是學生在《建筑施工技術》課程學習過程中進行的一次實踐性教學,學生到工種實訓現場,以實際操作為主,掌握各工種的施工操作步驟、施工方法、施工質量檢驗標準,完成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結合。一方面能將施工理論與施工現場緊密結合,為即將學習的土建預算、安裝工程預算等專業課程打下堅實基礎;另一方面,學生以勞動者的身份,參加各種生產工藝勞動,不僅能促進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而且有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2)課程目標:通過參加工種操作實訓,使學生掌握主要工種的操作要領和質量、安全知識;熟悉這些工種的工藝過程,與其它工序的搭接、穿插狀況。同時,使學生在實訓中得到了鍛煉,增加勞動觀念和分工協作精神,培養職業技能。
1)提高學生對建筑施工工藝、建筑施工方法的認識,鞏固和擴大所學施工的理論知識,提高學習積極性;
2)了解建筑工程施工工藝及工藝技術方法。訓練從事專業技術工作及管理工作所必須的各種基本技能和實踐動手能力;
3)掌握理論聯系實際的工作方法,具有獨立思考和獨立分析問題的能力,具有一定的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培養學生樹立安全第一的觀念,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和崗位觀念,工作責任心和團隊協作意識的形成。
(3)實習崗位及崗位工作任務與內容
(4)時間安排與學時分配:本實訓課程的學時共計60學時,具體時間安排見下表所示:
(5)成績考核標準與評定方法:工種實訓成績主要由指導教師以學生現場實際從事的各個工種操作的質量技術水平而定,同時參考勞動態度,遵守紀律,實訓日記,實習報告等方面的情況綜合評定,成績按優、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級分評定,應單獨記錄成績冊。
(6)課程實施建議
1)實習組織:由專業教師負責工種實訓環節的組織和現場教學;根據工種實訓內容對學生進行合理分組。
2)指導教師必須熟悉工種實訓課程標準,做好實訓準備工作。實訓中要按實訓教學要求和進度計劃指導學生實訓。每天實訓結束后,應對當天的實訓情況進行小結,并對次日的實訓作好安排。
3)指導教師要指導學生如何記實訓日記。實訓結束后,要指導學生寫工種實訓報告,并組織學生搞好實訓總結。
4)進入實訓場地后,主要以帶動式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條件允許時,可聘請施工現場工人師傅或技術人員對學生進行操作要領指導,進行現場講解指導實訓,進行具體訓練。
參考文獻
[1]崔興艷,王雪,張宇.高職院?!皪徫粚颍芰f進”實踐教學課程標準制定的研究與實踐[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4,02.
[2]王健樸.論高職教育實踐課課程標準的制定[J]職教論壇,2010,12.
[3]劉永前.對高職教育實踐教學課程標準建設的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