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泓
摘要:采用文獻資料、問卷調查法、數理統計法等方法,對江蘇城市職業學院連云港辦學點2013屆物流專業畢業生的就業狀況進行調查,就畢業生就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與討論,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一些對策與建議。[JP]
關鍵詞:物流專業;畢業生;就業狀況;對策建議
中圖分類號:G647.38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1-7836(2014)12-0022-02
一、緒論
1.背景與意義
為了更好地指導物流專業學生的就業工作,提高畢業生就業率和就業質量,筆者對江蘇城市職業學院連云港辦學點2013屆物流專業畢業生的就業狀況進行了調查統計分析,并對部分畢業生進行了訪談。
2.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本文的研究對象為江蘇城市職業學院連云港辦學點2013屆物流專業58名畢業生,發放問卷55份,收回有效問卷50份,有效率為90%。在參與調查的學生中,男生17人,占被調查對象的34%;女生33人,占被調查對象的66%。
本次研究的調查時間是2014年4月,采用了問卷調查法、文獻資料法、數理統計法。研究的數據來源于自編的《江蘇城市職業學院連云港辦學點2013屆畢業生就業狀況調查問卷》,數據采用SPSS進行整理、處理和統計分析。
二、相關概念的界定
就業狀況是指勞動者就業過程中勞動者與生產資料結合、為社會創造價值并獲得報酬或收入的具體情況及優劣程度的綜合反映(百度百科)。在廣泛查閱有關文獻及對畢業生就業狀況進行理論研究的基礎上,初步設定以下5項就業狀況評價指標:專業對口率、就業單位性質、薪酬水平、求職失敗原因。
三、對畢業生就業狀況的分析
1.對畢業生就業專業對口率的分析
從表1中可以發現,“完全對口”與“比較對口”的合計數只有48%。筆者對選擇“不對口”選項的畢業生做了進一步調查,了解他們認為造成就業與所學專業不對口的原因。經過統計,得到這樣的結果:接受調查的40%的同學認為學校學的東西在實際工作中大多用不上;32%的同學認為本專業的專業課程太過寬泛,感覺什么都會一點,但是什么都不精。
這反映出該校物流專業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還不夠深入,致使學生缺乏就業競爭力。要解決這一問題,就必須進一步找準物流行業和企業的需求點,做到以滿足崗位需求的能力為出發點和終點。
2.對畢業生就業單位性質的分析
在表2中顯示,該校的2013屆物流專業畢業生中,高達56%的畢業生在民營企業工作,其次是鄉鎮企業與國有企業。在與畢業生的交流中,學生普遍反映在求職過程中,發現國有企業與三資企業的門檻相對較高,對物流專業的畢業生需求量相對較少,能夠進入這兩類企業通常是學習成績與綜合素質都比較好的同學。相對而言,民營企業對本專業畢業生的需求量比較大,而且民營企業也確實成為吸納該校物流畢業生的主體。在這種情況下,要進一步關注民營物流企業對人才的需求,如在每年修訂人才培養方案時要調研類似企業最新的崗位需求,通過校企合作的方式與企業共同進行課程開發、教材開發等工作,以便讓物流專業畢業生更好地適應他們的工作崗位。
3.對畢業生就業薪酬的分析
在表3中顯示,該校物流專業畢業生薪酬主要集中在1500~2000元、2000~3000元兩檔上。根據連云港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在2012年開展了春季期企業用工需求調查,連云港市新招員工平均工資為1634元,該校2013屆物流專業畢業生的薪酬符合連云港市的地方經濟發展水平。接著筆者又統計了不同檔的薪酬對應什么樣的崗位,發現2000~3000元、3000元以上這兩檔,70%的同學在三資企業、國有企業或者是民營企業的干部崗位工作;1000~1500元、1000~2000元這兩檔,75%的同學在民營企業工作。這說明在物流行業中,民營企業初級職位的薪酬比較低。
4.對畢業生求職失敗的原因分析
在表4中顯示,44%的同學認為自己求職失敗緣于專業水平不足,經過交流,學生反映在校實習的時間不足,對于相關企業的崗位要求不是很明確,這要求學校要加強對實習實踐教學的管理,讓學生盡可能地與將來可能從事的崗位多接觸。有40%的同學認為,自己求職失敗是因為簡歷寫作技巧與面試的經驗不夠,但是大多數同學求職失敗后都能夠很快地調整自己。也有32%的同學在面試與招聘主管的交流過程中,覺得自己對應聘行業、企業的情況了解不夠,這要求學校要幫助學生提前做好職業生涯規劃,做好崗位探索工作,不斷積累自己目標行業、企業的情況。
四、針對畢業生就業狀況的對策與思考
教育部袁貴仁部長在2012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視頻會議上的講話中指出:“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努力實現人才培養、社會需求與就業的良性互動。高校畢業生的就業狀況是檢驗高校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標準。抓質量,就需要抓就業;抓就業,也就是抓質量?!盵1]基于這樣的認識,筆者認為,提高物流專業畢業生的就業質量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加強調研,進一步明確物流專業畢業生的市場定位
職業院校的基本職能是能夠為區域經濟的發展服務,一所職業院校能否培養出適合就業市場需要的學生,是學生成功就業的前提。在本次調查中,發現該校2013屆物流專業畢業生的專業對口率不是太高,“完全對口”與“比較對口”的合計數只有48%。因此該校要加強本專業就業市場的調研,根據本區域的經濟發展規劃,明確今后一段時間內市場上對物流人才需求的趨勢與特點。
此外,江蘇城市職業學院連云港辦學點還應該在與同類高校的橫向比較中進一步確定自身的位置。根據不同學校所培養人才的收入狀況、行業流向、效用等要求,對人才市場進一步細分,找準自身在同類學校中的位置。
2.培養一支高素質的就業指導隊伍
在本次調查中,筆者發現該校2013屆物流專業畢業生有90%的同學都經歷過3次(包含3次)以上的求職失敗經歷。在求職失敗原因統計中選擇“對行業、企業缺乏了解”、“缺乏面試技巧”、“期望值過高”三個項目的同學分別有40%、36%、24%,這說明還需要對學生開展全程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幫助學生解決在職業探索、面試技巧、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念等方面的一系列問題。
建議該校相關的就業指導教師根據自己的工作需要與興趣方向,考取職業指導師、心理咨詢師、全球職業規劃師、MBTI測評師等證書,在條件成熟的基礎上,學校能夠設立“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教研室,開展職業測試、職業生涯規劃、就業指導和創新創業教育等相關活動,從而使學校的就業指導工作上一個新的臺階。
3.建立專業教師到企業實踐鍛煉的制度
物流專業教師具備本行業的專業實踐能力是專業建設的必要條件,因此為專業教師建立合理的到企業實踐鍛煉的制度,是改善物流專業畢業生就業狀況的前提。通過專業教師深入企業實踐鍛煉,可以使教師了解企業的真實環境,熟悉企業的生產過程,掌握企業的最新動態(新技術、新工藝、新規程),通過參與企業的生產過程、工藝流程、技術開發、科技攻關及管理工作,全面提高專業教師的專業實踐能力。在時間安排上,一是可以利用寒暑假,全面安排所有專業教師到企業進行實踐鍛煉;二是合理調整授課任務,安排無課教師到企業有針對性地掛職鍛煉;三是借助擔任學生頂崗實習指導教師之機,邊指導管理學生邊進行實踐鍛煉,做到在“教中學”、在“學中教”,把教和學融為一體。
參考文獻:
[1]袁貴仁在2012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視頻會議上的講話[EB/OL].福建省畢業生就業工作網,2011-12-20.endprint
摘要:采用文獻資料、問卷調查法、數理統計法等方法,對江蘇城市職業學院連云港辦學點2013屆物流專業畢業生的就業狀況進行調查,就畢業生就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與討論,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一些對策與建議。[JP]
關鍵詞:物流專業;畢業生;就業狀況;對策建議
中圖分類號:G647.38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1-7836(2014)12-0022-02
一、緒論
1.背景與意義
為了更好地指導物流專業學生的就業工作,提高畢業生就業率和就業質量,筆者對江蘇城市職業學院連云港辦學點2013屆物流專業畢業生的就業狀況進行了調查統計分析,并對部分畢業生進行了訪談。
2.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本文的研究對象為江蘇城市職業學院連云港辦學點2013屆物流專業58名畢業生,發放問卷55份,收回有效問卷50份,有效率為90%。在參與調查的學生中,男生17人,占被調查對象的34%;女生33人,占被調查對象的66%。
本次研究的調查時間是2014年4月,采用了問卷調查法、文獻資料法、數理統計法。研究的數據來源于自編的《江蘇城市職業學院連云港辦學點2013屆畢業生就業狀況調查問卷》,數據采用SPSS進行整理、處理和統計分析。
二、相關概念的界定
就業狀況是指勞動者就業過程中勞動者與生產資料結合、為社會創造價值并獲得報酬或收入的具體情況及優劣程度的綜合反映(百度百科)。在廣泛查閱有關文獻及對畢業生就業狀況進行理論研究的基礎上,初步設定以下5項就業狀況評價指標:專業對口率、就業單位性質、薪酬水平、求職失敗原因。
三、對畢業生就業狀況的分析
1.對畢業生就業專業對口率的分析
從表1中可以發現,“完全對口”與“比較對口”的合計數只有48%。筆者對選擇“不對口”選項的畢業生做了進一步調查,了解他們認為造成就業與所學專業不對口的原因。經過統計,得到這樣的結果:接受調查的40%的同學認為學校學的東西在實際工作中大多用不上;32%的同學認為本專業的專業課程太過寬泛,感覺什么都會一點,但是什么都不精。
這反映出該校物流專業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還不夠深入,致使學生缺乏就業競爭力。要解決這一問題,就必須進一步找準物流行業和企業的需求點,做到以滿足崗位需求的能力為出發點和終點。
2.對畢業生就業單位性質的分析
在表2中顯示,該校的2013屆物流專業畢業生中,高達56%的畢業生在民營企業工作,其次是鄉鎮企業與國有企業。在與畢業生的交流中,學生普遍反映在求職過程中,發現國有企業與三資企業的門檻相對較高,對物流專業的畢業生需求量相對較少,能夠進入這兩類企業通常是學習成績與綜合素質都比較好的同學。相對而言,民營企業對本專業畢業生的需求量比較大,而且民營企業也確實成為吸納該校物流畢業生的主體。在這種情況下,要進一步關注民營物流企業對人才的需求,如在每年修訂人才培養方案時要調研類似企業最新的崗位需求,通過校企合作的方式與企業共同進行課程開發、教材開發等工作,以便讓物流專業畢業生更好地適應他們的工作崗位。
3.對畢業生就業薪酬的分析
在表3中顯示,該校物流專業畢業生薪酬主要集中在1500~2000元、2000~3000元兩檔上。根據連云港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在2012年開展了春季期企業用工需求調查,連云港市新招員工平均工資為1634元,該校2013屆物流專業畢業生的薪酬符合連云港市的地方經濟發展水平。接著筆者又統計了不同檔的薪酬對應什么樣的崗位,發現2000~3000元、3000元以上這兩檔,70%的同學在三資企業、國有企業或者是民營企業的干部崗位工作;1000~1500元、1000~2000元這兩檔,75%的同學在民營企業工作。這說明在物流行業中,民營企業初級職位的薪酬比較低。
4.對畢業生求職失敗的原因分析
在表4中顯示,44%的同學認為自己求職失敗緣于專業水平不足,經過交流,學生反映在校實習的時間不足,對于相關企業的崗位要求不是很明確,這要求學校要加強對實習實踐教學的管理,讓學生盡可能地與將來可能從事的崗位多接觸。有40%的同學認為,自己求職失敗是因為簡歷寫作技巧與面試的經驗不夠,但是大多數同學求職失敗后都能夠很快地調整自己。也有32%的同學在面試與招聘主管的交流過程中,覺得自己對應聘行業、企業的情況了解不夠,這要求學校要幫助學生提前做好職業生涯規劃,做好崗位探索工作,不斷積累自己目標行業、企業的情況。
四、針對畢業生就業狀況的對策與思考
教育部袁貴仁部長在2012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視頻會議上的講話中指出:“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努力實現人才培養、社會需求與就業的良性互動。高校畢業生的就業狀況是檢驗高校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標準。抓質量,就需要抓就業;抓就業,也就是抓質量?!盵1]基于這樣的認識,筆者認為,提高物流專業畢業生的就業質量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加強調研,進一步明確物流專業畢業生的市場定位
職業院校的基本職能是能夠為區域經濟的發展服務,一所職業院校能否培養出適合就業市場需要的學生,是學生成功就業的前提。在本次調查中,發現該校2013屆物流專業畢業生的專業對口率不是太高,“完全對口”與“比較對口”的合計數只有48%。因此該校要加強本專業就業市場的調研,根據本區域的經濟發展規劃,明確今后一段時間內市場上對物流人才需求的趨勢與特點。
此外,江蘇城市職業學院連云港辦學點還應該在與同類高校的橫向比較中進一步確定自身的位置。根據不同學校所培養人才的收入狀況、行業流向、效用等要求,對人才市場進一步細分,找準自身在同類學校中的位置。
2.培養一支高素質的就業指導隊伍
在本次調查中,筆者發現該校2013屆物流專業畢業生有90%的同學都經歷過3次(包含3次)以上的求職失敗經歷。在求職失敗原因統計中選擇“對行業、企業缺乏了解”、“缺乏面試技巧”、“期望值過高”三個項目的同學分別有40%、36%、24%,這說明還需要對學生開展全程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幫助學生解決在職業探索、面試技巧、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念等方面的一系列問題。
建議該校相關的就業指導教師根據自己的工作需要與興趣方向,考取職業指導師、心理咨詢師、全球職業規劃師、MBTI測評師等證書,在條件成熟的基礎上,學校能夠設立“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教研室,開展職業測試、職業生涯規劃、就業指導和創新創業教育等相關活動,從而使學校的就業指導工作上一個新的臺階。
3.建立專業教師到企業實踐鍛煉的制度
物流專業教師具備本行業的專業實踐能力是專業建設的必要條件,因此為專業教師建立合理的到企業實踐鍛煉的制度,是改善物流專業畢業生就業狀況的前提。通過專業教師深入企業實踐鍛煉,可以使教師了解企業的真實環境,熟悉企業的生產過程,掌握企業的最新動態(新技術、新工藝、新規程),通過參與企業的生產過程、工藝流程、技術開發、科技攻關及管理工作,全面提高專業教師的專業實踐能力。在時間安排上,一是可以利用寒暑假,全面安排所有專業教師到企業進行實踐鍛煉;二是合理調整授課任務,安排無課教師到企業有針對性地掛職鍛煉;三是借助擔任學生頂崗實習指導教師之機,邊指導管理學生邊進行實踐鍛煉,做到在“教中學”、在“學中教”,把教和學融為一體。
參考文獻:
[1]袁貴仁在2012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視頻會議上的講話[EB/OL].福建省畢業生就業工作網,2011-12-20.endprint
摘要:采用文獻資料、問卷調查法、數理統計法等方法,對江蘇城市職業學院連云港辦學點2013屆物流專業畢業生的就業狀況進行調查,就畢業生就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與討論,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一些對策與建議。[JP]
關鍵詞:物流專業;畢業生;就業狀況;對策建議
中圖分類號:G647.38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1-7836(2014)12-0022-02
一、緒論
1.背景與意義
為了更好地指導物流專業學生的就業工作,提高畢業生就業率和就業質量,筆者對江蘇城市職業學院連云港辦學點2013屆物流專業畢業生的就業狀況進行了調查統計分析,并對部分畢業生進行了訪談。
2.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本文的研究對象為江蘇城市職業學院連云港辦學點2013屆物流專業58名畢業生,發放問卷55份,收回有效問卷50份,有效率為90%。在參與調查的學生中,男生17人,占被調查對象的34%;女生33人,占被調查對象的66%。
本次研究的調查時間是2014年4月,采用了問卷調查法、文獻資料法、數理統計法。研究的數據來源于自編的《江蘇城市職業學院連云港辦學點2013屆畢業生就業狀況調查問卷》,數據采用SPSS進行整理、處理和統計分析。
二、相關概念的界定
就業狀況是指勞動者就業過程中勞動者與生產資料結合、為社會創造價值并獲得報酬或收入的具體情況及優劣程度的綜合反映(百度百科)。在廣泛查閱有關文獻及對畢業生就業狀況進行理論研究的基礎上,初步設定以下5項就業狀況評價指標:專業對口率、就業單位性質、薪酬水平、求職失敗原因。
三、對畢業生就業狀況的分析
1.對畢業生就業專業對口率的分析
從表1中可以發現,“完全對口”與“比較對口”的合計數只有48%。筆者對選擇“不對口”選項的畢業生做了進一步調查,了解他們認為造成就業與所學專業不對口的原因。經過統計,得到這樣的結果:接受調查的40%的同學認為學校學的東西在實際工作中大多用不上;32%的同學認為本專業的專業課程太過寬泛,感覺什么都會一點,但是什么都不精。
這反映出該校物流專業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還不夠深入,致使學生缺乏就業競爭力。要解決這一問題,就必須進一步找準物流行業和企業的需求點,做到以滿足崗位需求的能力為出發點和終點。
2.對畢業生就業單位性質的分析
在表2中顯示,該校的2013屆物流專業畢業生中,高達56%的畢業生在民營企業工作,其次是鄉鎮企業與國有企業。在與畢業生的交流中,學生普遍反映在求職過程中,發現國有企業與三資企業的門檻相對較高,對物流專業的畢業生需求量相對較少,能夠進入這兩類企業通常是學習成績與綜合素質都比較好的同學。相對而言,民營企業對本專業畢業生的需求量比較大,而且民營企業也確實成為吸納該校物流畢業生的主體。在這種情況下,要進一步關注民營物流企業對人才的需求,如在每年修訂人才培養方案時要調研類似企業最新的崗位需求,通過校企合作的方式與企業共同進行課程開發、教材開發等工作,以便讓物流專業畢業生更好地適應他們的工作崗位。
3.對畢業生就業薪酬的分析
在表3中顯示,該校物流專業畢業生薪酬主要集中在1500~2000元、2000~3000元兩檔上。根據連云港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在2012年開展了春季期企業用工需求調查,連云港市新招員工平均工資為1634元,該校2013屆物流專業畢業生的薪酬符合連云港市的地方經濟發展水平。接著筆者又統計了不同檔的薪酬對應什么樣的崗位,發現2000~3000元、3000元以上這兩檔,70%的同學在三資企業、國有企業或者是民營企業的干部崗位工作;1000~1500元、1000~2000元這兩檔,75%的同學在民營企業工作。這說明在物流行業中,民營企業初級職位的薪酬比較低。
4.對畢業生求職失敗的原因分析
在表4中顯示,44%的同學認為自己求職失敗緣于專業水平不足,經過交流,學生反映在校實習的時間不足,對于相關企業的崗位要求不是很明確,這要求學校要加強對實習實踐教學的管理,讓學生盡可能地與將來可能從事的崗位多接觸。有40%的同學認為,自己求職失敗是因為簡歷寫作技巧與面試的經驗不夠,但是大多數同學求職失敗后都能夠很快地調整自己。也有32%的同學在面試與招聘主管的交流過程中,覺得自己對應聘行業、企業的情況了解不夠,這要求學校要幫助學生提前做好職業生涯規劃,做好崗位探索工作,不斷積累自己目標行業、企業的情況。
四、針對畢業生就業狀況的對策與思考
教育部袁貴仁部長在2012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視頻會議上的講話中指出:“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努力實現人才培養、社會需求與就業的良性互動。高校畢業生的就業狀況是檢驗高校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標準。抓質量,就需要抓就業;抓就業,也就是抓質量。”[1]基于這樣的認識,筆者認為,提高物流專業畢業生的就業質量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加強調研,進一步明確物流專業畢業生的市場定位
職業院校的基本職能是能夠為區域經濟的發展服務,一所職業院校能否培養出適合就業市場需要的學生,是學生成功就業的前提。在本次調查中,發現該校2013屆物流專業畢業生的專業對口率不是太高,“完全對口”與“比較對口”的合計數只有48%。因此該校要加強本專業就業市場的調研,根據本區域的經濟發展規劃,明確今后一段時間內市場上對物流人才需求的趨勢與特點。
此外,江蘇城市職業學院連云港辦學點還應該在與同類高校的橫向比較中進一步確定自身的位置。根據不同學校所培養人才的收入狀況、行業流向、效用等要求,對人才市場進一步細分,找準自身在同類學校中的位置。
2.培養一支高素質的就業指導隊伍
在本次調查中,筆者發現該校2013屆物流專業畢業生有90%的同學都經歷過3次(包含3次)以上的求職失敗經歷。在求職失敗原因統計中選擇“對行業、企業缺乏了解”、“缺乏面試技巧”、“期望值過高”三個項目的同學分別有40%、36%、24%,這說明還需要對學生開展全程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幫助學生解決在職業探索、面試技巧、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念等方面的一系列問題。
建議該校相關的就業指導教師根據自己的工作需要與興趣方向,考取職業指導師、心理咨詢師、全球職業規劃師、MBTI測評師等證書,在條件成熟的基礎上,學校能夠設立“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教研室,開展職業測試、職業生涯規劃、就業指導和創新創業教育等相關活動,從而使學校的就業指導工作上一個新的臺階。
3.建立專業教師到企業實踐鍛煉的制度
物流專業教師具備本行業的專業實踐能力是專業建設的必要條件,因此為專業教師建立合理的到企業實踐鍛煉的制度,是改善物流專業畢業生就業狀況的前提。通過專業教師深入企業實踐鍛煉,可以使教師了解企業的真實環境,熟悉企業的生產過程,掌握企業的最新動態(新技術、新工藝、新規程),通過參與企業的生產過程、工藝流程、技術開發、科技攻關及管理工作,全面提高專業教師的專業實踐能力。在時間安排上,一是可以利用寒暑假,全面安排所有專業教師到企業進行實踐鍛煉;二是合理調整授課任務,安排無課教師到企業有針對性地掛職鍛煉;三是借助擔任學生頂崗實習指導教師之機,邊指導管理學生邊進行實踐鍛煉,做到在“教中學”、在“學中教”,把教和學融為一體。
參考文獻:
[1]袁貴仁在2012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視頻會議上的講話[EB/OL].福建省畢業生就業工作網,2011-12-2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