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晶晶++李艷林
摘 ?要:本文針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進行簡要分析。
關鍵詞:人文關懷;心理疏導;思想政治
一、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促進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核心目標的確立
隨著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的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教學目標得到了發展和明確,將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納入到了教育教學的重要目標中來,在原有的教育教學目標的基礎上更為重視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導學生如何調整自己的心理狀態,以一個怎樣的精神面貌來面對社會中的競爭和合作,用相對人性化的方法優化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目標。
二、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促進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方法的優化
以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為基礎的教學方法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人文關懷法。在目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很容易看到一些人文關懷的方法,如教師會主動找學生談心,在課堂上會體現出人與人之間平等交流的環節,暢談想法等等,教師也更為尊重學生對于思想政治學習的看法和觀念,并能夠在學習、生活等方面對學生進行人文關懷。
(二)心理疏導法。心理疏導的方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體現的十分明顯,如常見的激勵疏導法、公平疏導法、毅力疏導法、換位疏導法等發方法,通過這些方法的使用和創新使得學生更加的體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力量,使學生更好的投入到學習中來,能夠客觀的對自身進行評價,強化自身的毅力,彌補自身的不足。
三、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為學生心理健康培養奠定了基礎
學生心理健康一直是高校所關注的問題,高校中存在心理咨詢室是高校對學生心理健康給予高度重視的一個表現。但是由于諸多原因導致學生不樂于去心理咨詢室進行咨詢,不愿意去對其進行認知。加之學校在對心理咨詢室進行建設的過程中也呈現了一些不足,使得校園心理咨詢室的作用沒有得到客觀的發揮。隨著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校園心理咨詢室又重新“火”了起來。如一些高校對心理咨詢室的重要性得到了客觀的認知,增加了心理咨詢室的數量,并對心理咨詢教師的素質進行了規范和提升,完善了心理咨詢的隊伍,多元化的建立了心理咨詢模式,為學生的心理咨詢開拓了更多途徑。可以說隨著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其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學校及教師對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視程度,促進了像心理咨詢室這樣的部門的存在和發展。
四、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有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師資隊伍建設
在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的指導和配合下,原有的師資隊伍已經不能夠滿足以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為主題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求,尤其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師資隊伍的合力的問題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師資隊伍沒有形成這種合力,使得整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顯得過于零散。在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的前提下進行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改革工作更好的促進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師資隊伍的改革。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師資隊伍的建設過程中不僅僅要樹立科學的教學目標,以人為本,體現人文關懷,同時要增強教師的心理疏導能力,體現出為學生發展鋪路的這樣一個教學理念,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選擇更為有助于學生成長和進步的方法,優化師資隊伍,強化師資力量。可見,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的提出是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師資隊伍建設的一種激勵,有效的帶動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工作的發展。
五、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促進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校園文化的結合
在高校的整個教學環境和教學氛圍中,沒有任何一個學科可以脫離整個校園環境,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帶動了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校園文化的更好結合,并且在校園文化的基礎上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了多元化的教學評價。比如我國的校園文化中所體現來的一種約束和制約作用,以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為媒介將這種約束和制約作用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來,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制約和約束作用越發的明顯。同時,以高效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所體現出來的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來發展新的校園文化,使得整個校園朝著人性化的方向發展。以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為基礎帶動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高校校園文化的結合是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個重要意義。
總之,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以便于更好的帶動思想政治教育與人的行為、思想、目標的結合,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充分尊重和體現“人”的價值基礎上開展,促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工作的全面發展和進步。
參考文獻:
[1] 劉鐵英.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J].新課程研究.2010(5)
[2] 孟維.關于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關懷機制研究[J].文藝生活·文藝理論.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