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周能
摘 要:高中體育教學是高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著培養高中生提高終身體育意識的重要任務,同時也是高中體育與大學體育教學的銜接點。
關鍵詞:高中體育;體育興趣;積極性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23-042-01
高中階段是學生生理和心理成長的重要階段,同時也是體能素質發展的關鍵時期,因此高中教學在這個階段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其不僅能夠培養學生良好的體能素質,還能夠增加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以及抗壓能力,為學生將來良好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因此,如何讓學生積極投入到體育學習活動中是當前體育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
一、制約高中生參與體育教學積極性的因素
高中時期與初中時期相比,無論從學習內容和學習目標方面來看都增加了很大的難度,特別是高中面臨著高考的壓力,使很多學生都將精力投入到學習文化課上,部分學生學習體育也僅僅是為了升學,而不是出于自身對體育的愛好。據調查結果顯示,當前我國高中生平均都出現了體重上升的趨勢,特別是根據2014年世界各國男性平均身高的調查結果來看,中國在世界的排名為57,男性平均身高只有1.717米,這與同屬于亞洲地區的日本和韓國差距甚遠,高中生的體質問題不免令人擔憂。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國應試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高中生的自主學習興趣,很多學生雖然活潑好動,愛好戶外運動,但為了能夠順利考上大學,不得不放棄體育科目,被動的抽出大量時間接受文化知識,長此以往導致對體育課失去了學習興趣。不僅如此,錯誤的體育教學方法也是制約學生參與積極性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提升高中生參與體育教學積極性的有效方法
1、提倡個性化教學模式
首先,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主體意識,并根據學生的愛好與興趣進行教學,從而吸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由于每個學生的體質不同,愛好的體育項目也有所不同,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顧忌大部分學生的愛好活動,采用“一刀切”的教學方法,那么很容易使學生失去對體育活動的參與興趣。因此在體育教學中要提倡個性教學模式,即采用層次性、個性化的教學方法。比如對身體素質較好且愛好體育活動的學生,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對他們提出更高的要求,以此激發他們對體育運動的興趣。對身體素質一般且對體育活動并不反感的學生,教師可以采用適時鼓勵的方法,并加以引導,使他們逐漸愛上體育,并積極投入到體育活動中。最后對于身體素質較差且對體育運動接觸較少的學生,教師先不要急于讓他們投入到體育活動中,而是多與他們分享體育活動帶來的快樂,如讓這些學生多觀看其他學生在體育活動中感受到的快樂,使他們不知不覺受到體育活動的正向影響,從而慢慢消除逆反心理,并最終積極投入到體育活動中。
2、體驗式教學
過去在傳統體育教學中,大部分教師采用的教學方法都是死板的、枯燥的,如有的教師認為體育課就是要求學生跑步鍛煉,因此大部分時間都讓學生繞著操場跑步,其實這種教學方式不僅容易使學生產生厭煩心理,同時也不利于高中生的體育學習。所以教師應該嘗試體驗式教學,把原本枯燥單調的體育運動變為新鮮有趣的教學內容。例如教師在進行新的體育項目教學時,可以先營造出一種神秘感,并說出這項體育活動有什么特點。如在進行跳馬體育項目教學時,教師先提問道:“今天進行的體育項目是競技體操項目,在進行開始前需要短暫的助跑,需要用到的體育器材長1.6米,寬0.35米,高1.25米,你能猜到這是什么體育項目嗎?”學生通過積極思考很快猜到是跳馬,通過這種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方式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對體育項目的關注,之后教師在進行基本技巧的傳授,最后讓學生體驗項目全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同時對表現良好的學生要給予鼓勵,從而提高學生對學習體育的信心。
3、增強體育的娛樂性
體育科目與其他科目最明顯的不同點就是體育科目原本就帶有一定的娛樂性,并不像其他科目那樣按部就班的學習,而是以自由愉悅的方式開展教學活動。但過去體育教育過于強調競技性,教師為了培養學生的體育技能往往要求學生反復練習,導致教學內容過于單一,從而使學生喪失了學習體育的興趣。體育教學內容應該是多樣化的,同時也應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娛樂性。只有在輕松愉悅的教學氣氛下才能使學生放松身心,從而更快、更好的學習體育知識。在體育教學中適當加入一些競技游戲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同時還能夠有效緩和體育課堂上的緊張氣氛,消除學生的心理壓力,學生在參與游戲的同時也能夠學到更多的體育知識。例如游戲“籃球傳遞比賽”、“迎面接力”等,也可以在游戲結束后播放一些舒緩身心的音樂,讓學生在激烈的運動后更快的平靜心態。
4、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
高中體育教學的目標不僅是為了能夠讓學生順利考入大學,同時也為了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并在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健康觀念和身體素質。因此,教師在體育教學中要多加強調終身體育的主動性、健康性以及多樣性,鼓勵學生多參與體育活動,并且尋找適合自己的體育項目,從而在長期的體育運動下提升自身良好的身體素質。
隨著我國素質教育逐漸代替應試教育,各校體育教學也在面臨著重要的挑戰。高中生身體素質的好壞關系到將來的人生發展,能否提高高中生參與體育教學的積極性同時也關系到高中體育教學的成敗,因此提高高中生參與體育教學的積極性不僅是高中體育教學的重要課題,同時也是全面發展素質教育的客觀要求。體育教師要明確素質教育的主要目標,積極開展符合學生心理特點和身體素質的體育活動,并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意識,讓學生在體驗和游戲中學會體育知識,掌握運動技巧。
參考文獻:
[1] 張洪海.對高中體育教學現狀的分析和思考[J].才智.2010(28)
[2] 李炳林.淺析新課標下高中體育教學新模式[J]. 體育世界(學術版). 2010(11)
[3] 張 勇.高中體育教學創新模式探索[J]. 成功(教育). 2010(11)
[4] 張 亮,嵇明海.高中體育教學中突出重點與突破難點的研究[J].運動. 2011(03)
[5] 王 合.論高中體育教學的方法[J]. 才智. 2011(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