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敏達
摘 要:在中西方文化激烈碰撞的今天,中國的平面設計在加快融入國際先進設計領域的同時,正在不斷深度挖掘中國的傳統文化元素,水墨作為中國傳統文化藝術領域極具代表性的表現形式,應用于現代平面設計,形成了極具東方審美意趣的文化藝術表現符號。文章通過分析水墨的傳統審美性及其獨樹一幟的藝術表現語言,試圖探討其應用于現代平面設計中的審美意趣。
關鍵詞:水墨;平面設計;審美
檢 索:www.artdesign.org.cn
中圖分類號:J05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8-2832(2014)07-0031-03
The Refreshed Significance of Ink Painting,A Brief Analysis of the Aesthetic Image and Taste of the Traditional Ink Painting Applied to Graphic Design
ZHAO?Min-da
(School?of?Art?&?Design?of?Wuhan?Institute?of?Technology,Wuan?430000,China)
Abstract :Nowadays, under the fierce collis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the graphic design of China has accelerated its blending into the advanced international design field. Meanwhile, it also keeps digging deep into the various element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nk painting, as a highly representative form in the field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al art, has been applied to modern graphic design, which contributes to some cultural art symbols full of oriental aesthetic image and tast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traditional aesthetic of ink painting and its unique artistic expression, this article tries to explore the aesthetic image and taste of its application in modern graphic design.
Key words :Chinese ink; graphic artist design; aesthetic
Internet :www.artdesign.org.cn
一、傳統水墨概念體現中國哲學文化思想
哲學是人類對于世界的認識,是關于世界觀的學說,是對自然知識和社會知識的概括和總結。關乎思維與存在,精神與物質等方面。雖然哲學作為一個學科門類最早源于希臘,但中國古人卻從未停止過對于自然,社會及自身的思考。中國古代的哲學思想主要體現在先秦諸子百家及后世的儒,道,佛等學說中。①中國傳統水墨的樣式也就依附于中國深厚的哲學文化背景而誕生,它是中國傳統哲學,美學以及人文心理學在繪畫中的集中體現。我國當代著名畫家潘天壽先生曾指出:“東方繪畫之基礎,在哲學。”②水墨畫的一個重要特征就在于文人雅士們所追求的筆墨趣味,并在畫中意境上追求“天人合一”的藝術境界,得其意而成其象,也就形成了水墨交融的意象之美。在現代平面設計中,水墨的應用也就區別于其它的平面化設計,其意象空間之大也就附和了國人的藝術審美訴求。
從古至今,中國的儒、道、佛三家哲學文化理念一直影響著中國的藝術形式與藝術語言的構建。大文豪魯迅曾說過:“中國根柢全在道教。”道教哲學文化思想是中國藝術觀念的主要源頭。“道”是一切實物的本源實在,也是一切運動發展的終機之能,它既是理性的,亦是非理性的。就理性而言,稱為“理”;就非理性來說,則稱之為“氣”,理氣和一就是水墨畫所欲體現的本源。③
道家莊子要求“無知無欲無為”,要對大自然抱有深厚的親和力并融于其中,達到以天合天的物我和情景天然湊泊的境界,肯定自然美,樸素美。自宋元以后,中國藝術也逐漸向老莊思想復歸,人格修養,行為模式,心態情趣等逐漸轉向平淡樸素,單一純靜,安詳蕭散,空靈澄凈,審美取向也轉向清空高遠,簡淡蒼老,枯寂中蘊豐腴,蕭散中見繽紛,樸素中現多彩,平淡中含熱烈,內外雙相重合,最后達到奇妙圓融的境界。④種種形式無不彰顯著中國樸素哲學思想下中國早期的藝術審美訴求,而將其訴求以繪畫的形式表達之時,水墨的黑白純粹狀態,則最能表達出這些內涵,黑與白是五色之極,在明暗上,它們是相對的,而在道家陰陽哲學中,它們又是可以相互轉化,相輔相成的。在繪畫中,水墨又區別于其他傳統繪畫手法,水墨尚意境,在刻畫具象時,能夠主觀人為地減弱自然形體的外在制約,增強主觀能動地反映,借物寫心,借意傳情,終物我合一。所以,水墨所呈現出的主觀黑白灰的萬千色相對比,體現著中國傳統文化深處的哲學審美范式,若將其意向形式與哲學內涵的精髓融合到西方現代設計理念中后,正是體現出了當代設計審美所需要的民族化、本土化、現代化的設計文化理念。
二、傳統水墨元素在現代平面設計中的表達
(一)海報創意表達
在現代平面海報設計中,水墨元素的運用無疑將使現代海報設計擁有更為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更大的意向空間。在中國,將傳統水墨語言和現代平面設計結合探索創新,并以此確立國際知名設計大師地位的靳埭強先生無疑是此領域的杰出代表。他的成功也使中國的設計界慢慢地意識到了本土文化對現代平面設計在國際上的發展的重要性。日本著名平面設計師田中一光曾對靳埭強的作品評價如是說:“筆和墨描畫出來的不是甚么繪畫,也不一定是字,只不過是飽蘸墨液的毛筆在運走時表現出優美的軌跡來,那些由黑色到灰色以至呈現奇妙的濃淡度,使人感到東方心魂的躍動,靳埭強那簡潔的畫幅,以蜿蜒游動的造型設計成的海報,雖并不奇拔,卻有一種魂縈夢繞,需要發倍投問的依依之感。”在臺灣印象海報展邀請參展作品《漢字》系列中的“山”“水”“風”“云”使人深感山之偉岸、風之無影、云之飄逸、水之靈動,以及蘊含的“天人合一”的陰陽脈動。更突顯出了水墨的大氣磅礴。endprint
把水墨融入平面海報設計是靳先生的獨創,而水墨所承載的東方神韻更是一個民族性靈之所依托。并將它賦予審美的內涵,達到了一種高度的藝術心靈涵養所至的藝術境界。⑤水墨運用于海報,必承接了傳統水墨畫的種種特性,譬如留白,虛實。以元朝畫家黃公望所作的《富春山居圖》為例,堪稱中國水墨畫之極品,在畫面中留白之處也是甚多。給予了人們一種寧靜,空曠之感,讓人產生無盡遐想。這樣的留白也意合了以老莊為代表的道家哲學所追尋的無道無為的思想。在現代平面海報中,留白的效果也使得海報呈現出了其應有的簡約之美,與過多的裝飾相比,樸素淡雅的海報則更具有其獨特的審美內涵與審美深度。
水墨的另一種特性:虛實,也造成了墨在色階上的種種變化,從而創造出畫面的空間感。筆中含水墨量,產生了干,濕,濃,淡的無數種變化,這對于傳統的樸素唯物主義哲學有著不可言喻的闡釋。其不僅充滿詩意,而且以空間感凸顯主題,蘊含著獨特的東西方藝術文化結合的設計魅力。
水墨應用于海報所承接的傳統水墨的種種特性的表達,不單單是作為營造視覺意境而存在,更要與以傳播信息為體現相結合,正所謂“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
(二)圖形標志創意表達
圖形標志設計起源于西方,表現手法一般為點,線,面,體的分割與組合,強調圖形標志的形式感與現代感。但在形式上的過于單一,使人覺察到了缺乏本民族的內涵與文化精神。水墨基于圖形標志的構建,恰恰豐富了現代圖形標志的創作思路與手法。以平江歷史街區的logo標志設計為例,它以黑色的墨線、灰色墨點表現平江歷史街區高低錯落的房屋和粉墻黛瓦的建筑特色,以流暢的線條感喻示歷史街區的文化傳承與發展。生動地演繹了水陸并行雙棋盤的格局意味,造型以“平江”兩字提煉組合而成,表現手法運用了中國傳統的水墨毛筆字的技法,具有很強烈的中國特色,視覺效果強烈,圖形辨識度高。
中國傳統水墨在圖形標志中的運用相比較于其他一般圖形文字則更能表達出圖形標志抽象的概念與設計師創作理念的深層次表達。一個好的標志是品牌,是形象,是一個企業的無形資產,再以中國移動“G3”標志為例,全案以水墨手法勾勒出G字,右上方以中國印章刻畫出3字。造型取義于中國太極,以中間一點逐漸向外旋展,寓意3G生活不斷變化和精彩無限的外延;其核心視覺元素源自中國傳統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水墨和朱紅印章,以現代手法加以簡約化設計,體現了中國移動積極支持國家自主科技創新,架起全新溝通平臺,為客戶提供精彩、高效的數字化信息生活。此標識在展現中國傳統水墨元素的同時,也引發了消費者對于標識內涵及外延性的文化思考,在推動自身品牌價值的作用上起到了重要作用。
傳統文化元素在標識上的設計體現,使其具有獨特的審美價值同時,又兼顧了其自身的人文性與社會性。成功塑造了以其標識所代表的街區,企業或單位的整體形象。
三、傳統水墨元素提升現代文化品位與內涵
21世紀,在全球化發展的進程中,文化全球化的日益發展也廣泛引人關注。“文化是一個民族的精神和靈魂,是一個民族真正有力量的決定性因素,可以深刻影響一個國家發展的進程,改變一個民族的命運。”原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2010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這樣強調文化在當下中國的意義。傳統水墨元素作為具有地域性和民族性的文化代表,在現代平面設計師意識到推崇本土文化的當下,備受青睞,也有力地提升了平面設計的現代文化品位與內涵。
那何謂現代文化品味?
現代文化品味就是指現代人對于意識形態所創造出的事物(包含文化,精神,科學,信仰等)的分辨和鑒賞的能力。傳統水墨元素也就借助了現代文化主題和現代文化形式,在以平面設計為基礎之上,給公眾留下文化的深刻印象內涵和有獨特韻味的文化藝術情調,有效地影響公眾的文化性思維。
平面設計中,水墨元素的表現也契合了當代“中國設計”對于傳統文化語言及現代審美意趣的挖掘,水墨藝術文化是中國傳統人文思想的意象載體,它的現代時尚感也就折射出了中華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蘊和對于現代感的審美意識與審美情趣的把握。
另一方面,在推崇傳統水墨元素的本土化發展過程中,也要積極吸納外來優秀設計文化。國際性與民族性是辯證統一的,只有將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水墨文化與現代外來設計文化相結合才更能顯示出中國設計始終以敏銳,超前的時尚目光銜接于國際視覺語言。也才能使中國設計文化及理念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所以,對于傳統的繼承和對于外來優秀文化的借鑒,都應做到“古為今用,洋為中用”,“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找尋到極具現代文化品位與內涵的,真正為世界所認知的“中國設計”——水墨現代平面化。
結語
水墨應用于現代平面設計,不是簡單的照搬若干個代表符號,而是以現代設計師的卓越眼光,將東方傳統文化內涵與現代設計理念有機結合。對于水墨應用于現代平面設計中的審美,應該深深地根植于本民族的優秀文化土壤之中,以內涵豐富與外在美相結合的形式凸顯民族精神。但又應該以“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精神包含多元設計文化形式,使東方元素在全球范圍的國際性文化交流中解脫,經過與其他優秀設計文明相融合,滲透,從而產生一種新興的以本民族為核心基調的東方設計文化體系。總之,傳統水墨元素對于中華文化內涵的追求和審美體驗的高度關注,對于現代平面設計和其他時尚設計都極具啟示和借鑒意義。
注釋:
①孫長初.中國古代設計藝術思想論綱[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10:177
②潘公凱.潘天壽談藝錄[M].杭州: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1997:04
③李青.中國藝術與意象美學[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8:95
④龍瑞.墨道之法[J].美術觀察學術文叢,2012:59
⑤韓湛寧.靳埭強海報藝術分析[EB/OL].博寶藝術網,2011-05-24.http://news.artxun.com.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