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擬行政聽證會的教學價值及實踐*本文由重慶理工大學教學改革項目“以模擬法庭為載體的知識產權專業實踐教學改革創新研究”支持完成。
李健
重慶理工大學知識產權學院,重慶400054
摘要:在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的教學過程模擬行政聽證會具有重要的教學價值,能夠增強學生的親身體驗感,讓學生學會換位思考,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加深學生對依法行政理念的認識,通過老師在動員、組織、準備以及實施模擬行政聽證會過程中精心指導,模擬行政聽證會能夠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成為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教學過程中的一大亮點。
關鍵詞:模擬;行政聽證會;教學價值;實踐
中圖分類號:D035-4文獻標識碼: A
作者簡介:李健(1968-),女,重慶人,重慶理工大學副教授,研究方向:法學、知識產權管理。
行政聽證程序是指行政機關在做出重大的、影響相對人權利義務關系的決定之前,聽取當事人陳述、申辯和質證,然后根據雙方質證、核實的材料做出行政決定的一種程序。行政聽證程序的目的在于弄清事實、發現真相,給予當事人就重要的事實表現意見的機會。行政聽證是公民運用法定權利對抗行政機關可能的不當行政行為,縮小公民這類“弱勢群體”與行政機關之間地位不平等所造成的巨大反差。一般認為,行政聽證程序來源于英國法中的“自然公正原則”(natural justice),而美國憲法所確立的“正當法律程序”使其進一步深化。這種程序要求在行政領域內實行通知、聽證、當事人理由之申辯三項程序,而聽證程序是其核心內容。
我國1996年頒布的《行政處罰法》正式引入了行政聽證程序。《行政處罰法》第42條規定“行政機關做出責令停產停業、吊銷許可證或執照,數額較大的罰款等決定之前,應告知當事人有要求舉行聽證的權利;當事人要求聽證的,行政機關應當組織聽證。”1998年5月1日起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也對價格聽證做了明確的規定。2000年通過的《立法法》又規定:在行政法的起草過程中為廣泛聽取意見可以采取聽證會的形式。一般認為,行政聽證是行政行為司法化的標志,具有“準司法性”。各國的行政聽證程序大體可以分為正式聽證程序、非正式聽證程序;事前聽證、事后聽證等幾種類型。縱觀西方行政程序較為發達國家的行政聽證程序一般涉及以下幾項內容: (1)聽證主持人; (2)當事人制度; (3)聽證范圍; (4)證據制度; (5)案卷制度; (6)代理人制度,涵蓋了行政立法、執法等各個領域。
筆者在多年的“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課程教學中,發現學生對這門課程普遍存在畏難情緒,通常學生會認為這門課程距離學生的生活場景較遠,相對其他法學課程更難。這是由于大部分20歲左右的大學生還沒有真正與行政機關打過交道,學生所處的立場角度使其無法對行政機關行使行政權力的過程產生深切的體會,對行政機關行政行為的理解更多停留在紙上談兵階段,因此,有必要在課程中對行政機關的活動進行模擬。
行政聽證因其參與人員較多,具有開放性、可展示性而成為課程模擬的重要選擇,在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的教學過程模擬行政聽證會具有重要的教學價值,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第一、增強學生的親身體驗感,超越了理論學習的局限。由于課堂教學的學時所限,在教學過程中關于行政聽證的內容講授比較簡單,主要在行政處罰和行政許可中涉及行政聽證的內容,例如在行政處罰中行政聽證是作為行政處罰決定程序的一個環節,當行政機關作出對行政相對人的權利可能產生重大影響的處罰決定時應告知當事人有申請聽證的權利,在理論教學中簡單介紹一下行政聽證制度的由來,行政聽證的作用以及具體程序等。教師在課堂用幾分鐘的時間對聽證制度的介紹難以讓學生深入了解行政機關作出行政決定的過程。通過模擬聽證會形式,學生付出了比課堂教學更多的時間,策劃,組織,查找資料,學習有關聽證會的各種知識,確定主題,準備發言材料,預演。對相關知識的學習更主動,更系統,由于有學生的親身體驗,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也就更加扎實。
第二,讓學生學會換位思考。換位思考是現代社會十分重要的人際關系處理方式,在人格性格處于不斷發展完
善階段的大學生學會換位思考十分重要,在模擬聽證會中,學生被安排擔當不同的角色,例如在某大學食堂飯菜調價模擬聽證會中,學生被安排為學校決策部門代表,后勤部門代表,食堂工作人員代表,學生代表,食堂供應商代表,學生家長代表等,當他被安排承擔某個角色時他必須竭盡全力使自己的觀點與承擔的角色保持一致,就不能單純以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尤其是行政管理關系中,絕大多數大學生都是處于被管理者的角色,他們習慣于從被管理者的角度看待社會、思考問題,對問題的看法可能會出現片面、單向性。這就要求他學會換位思考。
第三,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從一門課程的角度,雖然模擬行政聽證會只是模擬課堂教學的一個知識點,最后展示的時間也就是1-2小時的時間,但是從學生的角度,這是一次大型的綜合性實踐教學活動,學生在展示之前所做的策劃、選題、組織、準備等工作需要花費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對學生的素質和能力是很好的鍛煉,有助于提升學生的組織協調能力、語言表達溝通能力以及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第四,加深學生對依法行政理念的認識。依法治國是被寫入憲法的基本國策。黨的十八大報告將“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確立為推進政治建設和政治體制改革的重要任務,對“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作了重要部署。十八屆四中全會作出了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對依法治國、依法行政提出了很多具體要求。依法行政,是指國家各級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依據憲法和法律賦予的職責權限,在法律規定的職權范圍內,對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科技等各項社會事務,依法進行有效管理活動。它要求一切國家行政機關和工作人員都必須嚴格按照法律的規定,在法定職權范圍內,充分行使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的行政職能,作到既不失職,又不越權,更不能非法侵犯公民的合法權益。依法行政是行政法的重要基本原則。對于大學生而言,學習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這門課程的重要任務就是培養法治精神,樹立依法行政的理念。通過模擬行政聽證會這種方式,讓學生了解行政主體如何在法治的范疇下開展行政活動,對依法行政形成切身體會,加深對依法行政的認識,并為以后職業生涯奠定基礎。
根據以往的教學實踐,模擬行政聽證會一般按照以下步驟進行。
第一,動員階段。動員的重點在于告訴學生開展模擬行政聽證會的價值和意義,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由于行政模擬聽證會是一個大型學生自助式教學活動,需要學生花較多的時間和精力準備,需要留給學生較多的時間做準備,因此動員工作應該在課程開始之初進行,以便給學生充足的準備時間。
第二,組織階段。為了更好地鍛煉學生的組織能力,老師需要在班上為每一場模擬行政聽證會公開招募一名學生作為組織者,這名組織者在模擬聽證會中充當類似于總導演的角色,負責選題、角色的組織與分派、與任課老師溝通等事宜。
第三,準備階段。為了取得較好的效果,準備階段有兩個方面是需要注意的,一是進行必要的預演,在正式舉行模擬聽證會之前可以建議學生提前到模擬法庭預演,熟悉場地,提前發現問題,為正式舉行模擬聽證會做好充分的準備。二是注意對選題的把關,選題工作一般由學生來完成,任課老師進行指導,任課老師指導學生選題時主要注意兩點,第一,盡量指導學生選擇社會生活中的熱點或者焦點問題,以已經開展的模擬聽證會為例,目前在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課程里面已經開展了食堂飯菜漲價方案、專業院系合并調整方案聽證會、法定假期休假方案、延遲退休方案等模擬聽證會,這些選題有的與學生利益直接相關,有的屬于社會生活中的熱點問題,學生的關注度高,參與的興趣較大。第二,盡量選取觀點沖突比較明顯的選題,考慮模擬現場的展示效果,觀點沖突比較明顯的選題可以通過辯論的方式現場交鋒,對學生的靈活應變能力更有挑戰性,更加考驗學生的智力和水平,現場觀摩效果較好。
第四,實施階段。實施階段需要注意的是任課老師的點評環節,首先要高度重視點評活動,由于學生在之前圍繞模擬聽證會做了大量的工作,他們很渴望聽到老師的評價,老師的高質量點評可以為整個模擬聽證會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老師的評價基調通常應該以肯定學生的付出為主,同時也要客觀指出不足以及需要改進完善之處。
在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課程的教學中,通過老師對學生開展精心指導,模擬行政聽證會已經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已經成為該課程實踐教學環節的一大亮點,學生的每一次模擬活動都會成為師生關于該門課程的共同美好記憶。
參考文獻[]
[1]張喜軍,曾媛.論中國行政聽證制度的發展與完善[J].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04.
[2]董曉文.對我國現行行政聽證制度范圍的思考[J].沈陽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04.
[3]唐笑.我國行政聽證制度的現狀分析及其完善研究[J].法制與社會,2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