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峰,付 佳,崔麗紅,于 芳,李 媛
?
強化健康教育對宮頸癌病人調強放療依從性的影響
田峰,付佳,崔麗紅,于芳,李媛
宮頸癌是我國常見婦科惡性腫瘤之一,能達到較好療效的治療方式是是放療、手術及綜合治療[1]。傳統放療技術是盆腔外照射加腔內照射,雖能取得較好療效,但由于正常組織也受到照射,因此,放射反應較重,影響病人的長期生活質量。調強放療是進入21世紀才逐漸開展起來的新的放療技術,它能通過計算機技術使照射野在三維方向上與照射靶區一致,照射劑量按臨床要求均勻或不均勻分布于照射靶區,其本身所具有的劑量分布特性能夠使正常組織得到更好的保護[2,3],減輕放療反應,提高病人的生活質量,但由于其技術的復雜性、癌癥病人的特殊心理反應及宮頸癌本身的私密性,使病人依從性差,難以很快進入治療角色。本研究擬通過強化健康教育,增強宮頸癌病人調強放療的依從性,使病人能盡早進入治療角色,保證調強放療的順利進行,為臨床健康教育提供依據。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宮頸癌術后病人130例,入選標準:宮頸癌術后擬行單純盆腔外照射聯合或不聯合化療病人;卡式功能狀態評分(KPS評分)≥70分;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將病人分為強化教育組和普通教育組,各65例。兩組病人年齡、職業、受教育程度、疾病分期、病理類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所選病人均采用調強放療技術,按調強放療流程經過CT模擬定位,靶區勾畫,計劃設計、確認,CT模擬復位,實施放療,完成整個治療過程,放療劑量:腫瘤吸收劑量(Dt)45 Gy~50 Gy,分25次完成(每周5次,共5周),部分病人行同步化療,化療方案為紫杉醇135 mg/m2、順鉑70 mg/m2,21 d為1個周期,放療期間用2個周期,放療結束后依病人情況再用2個周期。所有病人均完成全程放療。
1.2方法
對兩組病人在治療前(放療第1天)、治療中(放療15次)、治療后(放療最后1次)進行評估。普通教育組:按照醫院、科室健康教育安排,進行相關內容講述,不刻意考察病人及家屬對治療的認知程度。強化教育組:對病人進行詳細的治療前、治療中、治療后評估,評估內容包括病人及其家庭對病人疾病的了解程度、術后心理變化、家庭經濟狀況和社會活動狀況、對進一步治療的了解程度,包括調強放療的意義及必要性、放療中可能出現的副反應及避免副反應的應對措施等。根據病人具體情況再分階段有計劃地進行全程強化教育:①通過自制科普手冊重點介紹放療常識,包括放射治療機制、宮頸癌放射治療前的準備工作、注意事項、放療中可能出現的副反應及其防治方法、放療療效等;②通過播放視頻、治療前參觀等形式使病人熟悉定位室、治療室的環境,熟知從定位、擺位到治療的整個過程,以減輕病人陌生恐懼心理;③通過在治療過程中的反復講解,讓病人回答自制簡易常規問卷,鞏固相關宣教內容;④嚴密觀察病人治療中的心理及病情變化,及時糾正治療中發現的不從醫行為,確保病人在心理上和具體執行上能積極配合治療,保證治療順利完成。
表1 兩組病人一般資料比較 例
1.3觀察指標
1.3.1依從性
1.3.1.1腸道、膀胱的治療前準備
依從標準:盡量保持直腸至糞便排空、膀胱充盈至小便不急狀態。放療前主要觀察第1次治療前能否主動按醫囑進行腸道清理、喝水、造影劑等的主動準備,放療中、放療后分別觀察放療不同時間段腸道清理、憋尿完成情況及出現放療反應的應對情況,每次治療前主動向醫師、技師報告腸道清理、憋尿完成情況,每周超過3次為依從。
1.3.1.2放療時體位保持
依從標準:定位、治療時身體放松,雙手抱肘自然置于前額。放療前觀察第1次治療前能否按醫囑進行體位保持,放療中、放療后分別觀察放療不同時間段體位保持情況,體位保持需技師矯正次數每周不超過2次為依從。
1.3.1.3飲食結構
依從標準:堅持每周與醫護人員主動溝通飲食調節2次以上。放療前觀察定位前后、第1次治療前后能否按醫囑進行飲食調節,放療中、放療后分別觀察放療不同時間段出現放療反應時的飲食調節情況。
1.3.1.4皮膚護理
依從標準:主動要求進行放射野內皮膚護理,每周3次以上,隨時保持放療體表標記清晰。放療前觀察第1次治療后能否按醫囑主動要求皮膚護理,放療中、放療后分別觀察放療不同時間段主動要求皮膚護理情況、能否主動觀察放療體表標記是否清晰及出現放療反應應對情況。
1.3.1.5陰道沖洗
依從標準:堅持每周陰道沖洗5次以上。放療前觀察第1次治療前后能否按醫囑主動要求進行陰道沖洗,放療中、放療后分別觀察放療不同時間段陰道沖洗頻度及出現放療反應應對情況。其中①②項由醫師與技師考察,③④項由醫師與護師考察,⑤項由護師完成。
依從程度分為完全依從、不完全依從。完全依從:通過觀察完成所有以上5項指標。不完全依從:以上5項指標未全部完成。
1.3.2負面情緒
主要依據焦慮量表(SAS)和抑郁量表(SDS)[4]來評估。治療前、中、后SAS<50分、SDS<53分為無負面情緒。
1.3.3放療急性反應
主要觀察皮膚放射反應、放射性膀胱炎、放射性直腸炎發生情況,分級標準參照美國放射腫瘤協作組(RTOG)放療反應分級標準進行分級[1]。
1.4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均通過SPSS 13.0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病人放療依從性情況(見表2)
表2 兩組病人放療依從性情況 %
2.2兩組病人6項指標放療前、中、后具體情況(見表3~表5)
表3 兩組病人6項指標放療前情況 例
表4 兩組6項指標放療中情況 例
表5 兩組6項指標放療后情況 例
2.3兩組病人急性反應情況(見表6)
表6 兩組病人急性反應情況 例
3討論
依從性屬于行為科學范疇,是人為規定的對行為量化的一種概念。臨床方面的依從性是指病人或研究對象執行所給醫療或科研措施的客觀行為的程度,或者說執行醫囑的程度[5,6]。治療依從性與疾病本身特點、病人特征、治療不良反應、治療后癥狀的減輕和醫患關系的影響有關[7]。宮頸癌病人普遍存在治療依從性差,病人對疾病認識不夠,談癌色變,患癌即等同于死亡,對未來生活信心不足;缺乏相關治療常識,夸大手術、放化療帶來的負面作用,對治療結果缺乏信心;宮頸癌特殊的發病部位及患病群體的性別特征等更加劇了病人的心理負擔,進一步影響病人的治療依從性。而病人的年齡大小、社會經驗多少,受教育程度,家庭、社會的支持力度,醫護人員對病人的關心程度也都會影響病人的治療依從性。
有研究證明,宮頸癌調強放療與常規外照射相比能明顯減少直腸、膀胱等正常組織的受照劑量,減輕病人的放療反應,保證治療的順利完成,提高病人的生存質量,并有可能進一步提高生存率[8]。病人情緒狀態、治療時膀胱、直腸的狀態、放療前后護理工作完成情況等準備工作的好壞直接影響到靶區能否受到準確照射,正常組織能否得到準確保護,調強放療能否順利實施。本研究結果顯示,由于對即將開始的治療無所適從,即使進行了強化健康教育,強化教育組的完全依從性也較低,顯示健康教育及早介入的必要。強化教育組放療前、放療中完全依從性好于普通教育組,顯示健康教育對保證治療質量有重要作用。放療后兩組病人完全依從性相近,說明普通教育組隨著治療的進行,對疾病、治療過程、治療療效認識的改變,也能達到較高的依從性。
從本研究選擇的6項依從性評估指標分析可以看出:放療前兩組病人陰道沖洗完成情況相近,可能與保持良好衛生習慣已被大眾普遍接受有關。膀胱、直腸準備和體位保持強化教育組明顯好于普通教育組,說明和治療相關的準備工作不為病人所熟知,需要更多的知識普及。飲食指導放療前后兩組病人完成情況均較其他項目差,可能與調強放療實施后病人放療反應較輕,對飲食改進要求較低。皮膚護理完成情況改進最明顯,表明病人對能感受到的身體變化有就醫需求。兩組病人負性情緒改善情況相對較差,放療后仍有較多病人存在負面情緒,顯示心理治療在宮頸癌病人中需要更多的重視。
兩組病人均未出現Ⅲ級以上急性毒副反應,說明調強放療的實施對正常組織有較好的保護作用,更利于增強病人的治療信心,保證放療的順利進行和綜合治療的廣泛開展,使宮頸癌治療效果進一步提高。
參考文獻:
[1]殷蔚伯,余子豪,徐國鎮,等.腫瘤放射治療學[M].北京: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08:1015;1350.
[2]雷海紅,金偉端,陳善鳳.乳腺癌保乳術后調強放射治療劑量學研究[J].醫學信息,2015,28(2):103.
[3]Halperin EC.Perez和Brady放射腫瘤學原理和實踐[M].第5版.朱廣迎,等.譯.天津科技翻譯出版公司,2012:1.
[4]張明園.精神科評定量表手冊[M].長沙:湖南科技出版社,1998:35-41;121-136.
[5]趙美玲,張慧輝.品管圈活動對提高初發糖尿病病人飲食治療依從性的影響[J].護理研究,2015,29(6B):2127-2128.
[6]林果為,沈福民.現代臨床流行病學[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3.
[7]Kaustav Chakraborty MBBS,Ajit Avasthi MD,Suresh Kumar MD,etal.Attitudes and beliefs of patients of first episode depression towards antidepressants and their adherence to treatment[J].Social Psychiatry and Psychiatric Epidemiol,2009,44:482-488.
[8]黃曼妮.宮頸癌的放射治療[J].實用婦產科雜志,2013,29(12):884-885.
(本文編輯王麗寇麗紅)
Influence of enhanced health education on compliance of patients with cervical cancer to 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
Tian Feng,Fu Jia,Cui Lihong,et al
Affiliated Cancer Hospital of Shanxi,Shanxi 030013 China
摘要:[目的]探討強化健康教育對宮頸癌病人調強放療依從性的影響。[方法]將宮頸癌術后病人130例,隨機分為強化教育組和普通教育組,各65例。強化教育組對病人進行詳細的治療前、中、后評估,根據評估情況對病人進行有計劃的全程強化教育和針對性強化教育;普通教育組則按照醫院、科室健康教育安排,進行相關內容講述,不刻意考察病人及家屬對治療的認知程度。依從性考察內容包括腸道、膀胱的治療前準備,放療時體位保持、飲食、皮膚護理、陰道沖洗。觀察兩組病人放療前、放療中、放療結束時的依從性、負面情緒及放療毒副反應的發生情況。[結果]治療前強化教育組和普通教育組完全依從程度分別為46.2%、10.8%(P<0.01),治療中兩組完全依從程度分別為64.6%、35.4%(P<0.01),治療后兩組完全依從程度分別為78.5%、66.2%(P>0.05),強化教育組和普通教育組均未有Ⅲ級以上毒副反應發生。[結論]通過強化健康教育能改進宮頸癌術后病人對調強放療的依從性,保證治療計劃的順利完成。
關鍵詞:健康教育;宮頸癌;依從性;調強放療
AbstractObjective:To probe into the influence of enhanced health education on the intensity modulate radiotherapy compliance of the patients with uterine cervical cancer.Methods: A total of 130 patients with postoperative cervical cancer were divided into enhanced health education group(EHE) and general health education group(GHE),65 cases in each.All patients in EHE group were evaluated during their radiotherapy.According to their individual conditions,the stereo enhanced health education and individual enhanced health education were given.The patient’s incompliance habit was modified immediately whenever it was found in order that the patients could actively cooperate and successfully accomplish their treatment plan in their mentality and practice.All patients in GHE group were only given general education arranged from their hospital and department without any special education.The compliance status included rectum and bladder preparation before radiotherapy,accurate body position during radiotherapy,unhealthy mood,diet regulation,skin nursing,vagina sanitation.The compliance included full compliance and incomplete compliance.The compliance and side effect were observed during radiotherapy.Results:The full compliance rate in EHE and GHE were 46.2% and 10.8% before treatment (P<0.01);64.6% and 35.4% in the middle of treatment (P<0.01);78.5% and 66.2% after treatment (P>0.05);respectively.Side effect ≥Ⅲ° had not been observed in two groups.Conclusion:The intensity modulate radiotherapy compliance of the patients with postoperative uterine cervical cancer can be improved by enhanced health education.
Key wordshealth education;cervical cancer;compliance;intensity modulate radiotherapy
(收稿日期:2015-08-12)
作者簡介田峰,副主任護師,本科,單位:030013,山西省腫瘤醫院;付佳、崔麗紅、于芳、李媛單位:030013,山西省腫瘤醫院。
中圖分類號:R473.73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2095-8668.2015.03.010
文章編號:2095-8668(2015)03-013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