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龍+袁遷
【摘 要】課堂教學是學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最主要的陣地,也是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最重要的方式。因為高中數學具有概括性強、抽象、內容繁復等一些特點,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容易感受到枯燥無味。并且,隨著高中數學學習的不斷深入,一些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到越來越吃力,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越來越差,一些學生干脆放棄高中數學的學習。因此,在新課程標準下,怎么樣才能夠有效利用課堂時間,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效率,是一項非常重要的課題。
【關鍵詞】高中數學 ? ?課堂教學 ? ?教學效率 ? ?提高
《新課程標準》中指出: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交往與發展的一個過程。課堂教學是學生在學校中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最重要的地方,也是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方式。所以,教學質量的好壞,主要取決于課堂教學質量。怎么樣才能夠有效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并在有限時間內,更好地完成相應的教學任務,努力提升教學質量,本文就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進行了一些分析討論。
一、有效的備課
在高中數學教學課堂中,備課是教學活動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是教師最終教學效果的關鍵內容。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之前,一定要先進行備課,筆者認為備課研究是比教學中其他環節都要重要,一定要大力提倡實施有效的備課,有效教學理論作為新課程改革理論基礎之一,其重要核心內容就是教學效益問題。教師的重要教學行為是“備課”,更加應該注重效益。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在備課過程中一定要把握三個方面的目標:一是知識與技能;二是過程與方式;三是情感與態度。教師在教學時候一定要將這三個方面內容有效結合起來。只有努力地研究教材與更好的教學方式,并且深入研究學生的心理狀態以及適合他們的教學方式,才能夠更好地上好每一節課,為建立高效數學課堂打好基礎。
二、合理設計教學環節,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教學環節設計好壞會影響到學生思維發展。依照布魯姆教學目標分類法可以知道,學生對問題的認識水平大致可以被分為三種:一是較低的認知水平,這也是在知識方面;二是中等認知水平,這也是在理解知識運用知識方面;三是較高認知水平,這是在綜合認識分析問題方面。教師在設計教學環節的時候,就應該依照這個標準進行,盡量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例如,教師在教授向量這一節課的時候,可以設置這樣的教學情境:兩條線要是不平行,就一定會相交嗎?世界上有沒有兩條線是既不平行也不相交的呢?通過這樣的方式引入向量學習,就能夠引起學生學習興趣。
三、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高中數學課堂環境中,假使學生對自己所學知識沒有一點興趣,學生怎么會認真地去學習呢?因此,提高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是提高高中數學課堂效率的關鍵,那么,怎樣去提高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呢?
因為高中數學知識較為抽象,并且本身學習難度較大,致使大部分高中生對數學學習具有一定的畏難情緒,主要表現為不自信、沒有興趣。筆者認為教師在引入新課程的時候,應該提出一些能夠引起學生興趣的問題,吸引學生注意力,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教師在教學之前一定要設計好課程教學內容,積極發揮自身引導作用,促使學生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課程導入方式可以是多種多樣的,可以是有趣的教學用具或者是數學模型,也可以是一個有關數學內容的故事。不管使用怎樣的方式,教師都一定要注重其趣味性、簡潔性,以及是否能夠吸引學生。
例如,教師在教授等比數列這一節課的時候,可以先給學生講述國際象棋發明者智斗國王的故事,尤其是國王不知自己會輸時候的懊惱心情。這時候,學生們的注意力就會被教師吸引,教師就可以及時提出自己的問題,詢問學生國王為何會輸,這時候,教師就可以與學生一同進行討論,更好地學習等比數列。
四、積極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
在新課程標準要求下,教師一定要積極掌握現代化多媒體教學手段。現代化教學手段的顯著特征首先是能夠有效增大每一節課程的容量;其次能夠有效減輕教師工作量,使教師能夠將更多的精力放在課堂教學之中,使教師能夠有更多時間講解關于數學教學內容例子,提升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最后,這種教學方式直觀性較強,能夠促使教師有精力將自己所講的例子進行詳細分析,有利于學生學習主動性的培養,并且這種方式可以幫助教師對課程教授進行總結回顧。
五、關愛學生,及時鼓勵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從言行上給予每一個學生關心與鼓勵,關注學生在數學教學活動中進步,并及時給予學生鼓勵,贊美有進步的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長此以往,學生就會將喜歡教師的心情轉移為喜歡數學,進而更加努力學習。
六、結束語
總之,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要使學生掌握相應的數學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在課堂教學環境中,教師要不斷提升課堂教學質量,教師要充分準備每一節課程,并積極利用自身教學經驗,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使課堂環境能夠充滿生命力。想要更好地提升數學課堂教學效率,就一定要提升高中數學課堂的教學質量,確認教師的引導作用,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其能夠形成熱烈的學習氛圍,將學習過程變被動為主動,這樣就一定能達到高中數學學習的目的,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趙開霞.新課改下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幾點思考[J].新課程學習(學術教育),2010(6):189.
[2]劉仕炳.新課程下提高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方法初探[J].新課程學習(學術教育),2011(3):16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