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富海
【摘要】現代計算機多媒體技術應用于小學語文課堂,能化難為易、變抽象為具體。本文從識字教學、情境創設和課堂空間拓展等三個方面展開了論述。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小學語文;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一、多媒體技術在識字教學中的應用
(一)利用多媒體,激發學生識記字詞的興趣
多媒體在語文教學中有多樣的表現形式:多種色彩和畫面,動聽的音樂使學習內容圖文并茂,入情入境,是學生的認識與識記優質課件,使他們能愉快地探索知識的奧秘。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欲望,就是學習的一個良好的開端。例如在教學一年級上冊語文《山村》這一課,在大屏幕上展示動態的畫面:老爺爺牽著小孫子的手走在鄉村小路上,沿途有小村莊,路邊有漂亮的野花、小亭 子……這種情境立刻把學生的注意力從課外玩樂意猶未盡的狀態轉移到新奇課堂教學中來,使學生高效地進入到學習狀態中。所以如何激發低年級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低年級學生的識字能力,鞏固識字教學的效果,是一個重要朗誦課文,使學生注意到課文中的部分生字,如山,一、二、三、四、五等。最后,部分學生會主動開始跟著朗讀,不僅激發了學生學習這些生字的興趣,使他們全身心投入到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也在不知不覺中識字記詞。
(二)運用多媒體課件,激發學生的想象,拓寬學生的識字空間
利用多媒體課件教學生識字,能夠幫助學生掌握最基本的識字方法,解決了識字教學中最基礎、最難突破、最重要的部分——看圖識字。比如在形聲字教學中,為了使學生掌握字的結構,制作課件時要充分顯示漢字的構字規律,在課堂教學中才能更好地體現形聲字的特征。如教“青、請、蜻、清、情、晴、睛”一組字時,第一幅畫面先出示基本字“青(青草、青蛙)”,第二幅畫面仍先出示“青”字,然后讓學生結合屏幕上顯示的小河流水的畫面,讓學生想一想,清水的“清”字在“青”的基礎上加什么偏旁呢?學生會很快地答出加三點水旁,教師在“青”上用鼠標一點,一個活靈活現的三點水旁就飛了過來,與“青”字組成了“清”字。用同樣的方法教“蜻、情、晴、睛”幾個字。為了能更好地體現形聲字偏旁表義的特點,制作課件時可把偏旁部分用醒目的色調。一組字教學完畢,大屏幕上再次出現這一組字的整體內容:
清(清水) 晴(晴天) 青(青草)
蜻(蜻蜓) 睛(眼睛) 情(心情)
請(請坐)
然后讓學生自由討論、觀察,這組字的相同和不同之處,以及怎樣才能又快又好地記住這一組字。學生通過觀察比較,很快就能找出這組字的異同點,自己總結出記住的方法。這樣,學生就很容易的記住這些字,再也不會忘記,在以后就不會混淆亂用了。學生理解掌握了這一識字方法,對識字就會越來越感興趣。形聲字的特點就這樣慢慢地被學生認識和掌握,并逐漸學會運用這一規律自己去識字。
二、多媒體技術在情境創設中的應用
運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啟發思考與理解能力。“教育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學生的興趣?!迸d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是一種渴求知識、探索事物的心理傾向。學生一旦對學習發生興趣,就會由被動學習轉化為主動學習。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根據學生的心理特征發揮現代信息技術的優勢、創設問題情境,以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動機,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如教學《烏鴉喝水》一文時,為達到妙趣橫生的效果,教師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在大屏幕上出示一幅畫面,畫面上展示可愛的烏鴉在水瓶子旁邊喝水的情景,從沒見過烏鴉的學生們好奇而興奮地睜大眼,學生會好奇地思考想象,烏鴉是怎么喝到水的?這時教師適時引導學文,師生共同了解故事背景,學生處于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中,積極主動地討論、探究烏鴉是怎么喝到水的,大大提高了教學效果和認識。隨后,教師展示動畫,生動地展現烏鴉想到的辦法和喝水的過程,此情此景,在學生腦海中已有了深刻的感性的認識,激發學生的想象和思考,以及驗證他們思考的結果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多媒體技術在拓展課堂空間中的應用
運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豐富課堂教學,拓展課堂空間,提高教學效率。教師可以一改以往主要靠口頭語言和文字符號傳授知識的傳統模式,打破了封閉式的教學狀態,能夠將古今中外、天南海北的信息為課堂所用。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教師可以適時地補充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圖文資料,隨時展現在課堂。這樣就大大拓展了課堂教學空間,加大了課堂教學容量,上課時間便被充分利用起來。例如在教學《松鼠》等課文時,教師利用網絡超文本的特性,結合教學目標,編輯整合了“資料庫”,這給學生提供了開闊視野的廣闊空間,讓學生主動去探索和拓展知識面,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一個內容自由組合成學習小組,網上閱讀“資料庫”中的相關信息,小組之間交流,拓展知識面,探索課程以外的相關知識,進一步加強創新思維訓練,提供了大量有關松鼠的信息和豐富的知識。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把新了解到的知識整合到自己原有的認知結構之中。教學時借助各種信息媒介豐富的信息源,并通過多樣化的手段予以展示,教師輕松地教,學生輕松地學,使寓教于樂成為現實,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總之,現代計算機多媒體技術運用于小學語文課堂,能化難為易、變抽象為具體,使教學生動形象,能夠全方位地調動學生思維,充分發揮視覺和感知的作用,把學生領入豐富多彩的語文世界,讓學生愉悅主動積極地學習,讓學生樂學多思,合作交流,拓展思維,從而達到教師預期的教學效果,才能更好地為素質教育服務。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試行),2000.
[2]王國清.多媒體優化小學語文教學的實現與模式探討[J].中小學電教,2002(3).
(編輯:龍賢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