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明義
【關鍵詞】 數學教學;有效性;教學理念;學習興趣;知識;形
成過程;課后反思
【中圖分類號】 G633.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 04—0049—01
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是廣大初中數學教師近年來的共同追求。傳統的數學課堂教學過分注重結果,過分強調教學任務的完成,忽視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這極大地影響教學質量的提升。那么,在推行素質教育的今天,如何提高初中數學教學的有效性呢?下面,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就此談一些體會和看法。
一、轉變教學理念
教師要在學生思維的盲點,學習的拐點處提出有思考性、啟發性、探索性的問題,提供思維的場地,啟發學生思維,促使學生合作學習、交流討論、自主探索,在經歷知識形成的過程中,思維不斷地、及時地、充分地得到展示與矯正,從而提高思維能力。教師要以傳統的“傳授者”轉變為當今的“引導者”,做到引導要恰到好處,而不能感到生硬與做作。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具有較高的課堂駕馭能力與臨場應變能力,而不能僅僅停留在簡單的備課上。有效的課堂教學,教師要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豐富的數學活動經驗;要讓學生主動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因為只有經過學生參與、發現和思考獲得的知識,才能真正被學生理解內化,成為學生自己的東西。因此,只有教師真正轉變教學觀念,才能使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目標得以實現。
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當學生對數學產生了極大興趣的時候,教師所傳授的知識才能夠很快被學生理解并掌握。筆者認為,教師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1.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積極思考,提高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2.適時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多媒體教學已經得到了普遍發展。通過多媒體教學,教師可以將抽象的數學符號、枯燥的數學定理、復雜的證明過程直觀、生動地呈現出來。這樣,就可以降低學習難度,促使學生深刻理解所學知識。3.向學生講述關于數學的小知識或者是小故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讓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
教學的目的不僅是讓學生獲取數學結論,更重要的是讓他們在獲得數學結論的同時,情操得到陶冶,智力得到開發,潛能得到發掘,能力得到培養,素質得到提高。引導學生積極、主動探索知識的形成過程,不僅可以激發學生探究知識的興趣,而且還能使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同時還有利于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創造性。心理學家認為“智慧出于手指尖上”。教師和學生都應有這樣深切的感受:聽來的記不住,看到的記不牢,只有動手做了,才是真正屬于自己的,學生學習數學的有效途徑就是讓他們去動手操作。
例如,在“圓周角”一節中,可讓學生進行以下操作:1.作出已知圓的任意一個圓周角; 2.再畫出這個圓周角所夾弧對的圓心角;3.分別量出圓周角與圓心角的度數,你發現了什么? 4.再任意作一個圓周角,是否還有上面的結論?通過以上活動,學生已能總結出本節課所要學習的關于圓周角的結論,即一條弧所對的圓周角等于它所對圓心角的一半。接下來的問題就是如何來證明了,課題的引入自然順暢。
四、有效的課后反思
有效教學總是與教師對教學實踐和自身的專業發展的反思密切聯系在一起的。教師的反思能力是教師教學能力的衡量標準之一,它是指教師對自己的教學行為的考查,不斷優化和改善教學策略,提高教學能力和水平,并加深對教學活動規律的認識理解,從而不斷提高教學的有效性。任何優秀教師都不是天生的,他們都是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學習,不斷反思,不斷探索,逐漸成長起來的。作為教師,要善于自我反思,經常傾聽學生的意見或建議,及時了解教學效果,要有勇氣正視自己教學過程中的不足之處,經常審視自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是否適應學生的要求,并隨時改進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這對提高教師本身的教育教學水平和課堂教學有效性都是非常有益的。
編輯:謝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