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詹依楠(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北京)
車聯網時代車險定價模式研究
□文/詹依楠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北京)
[提要]車聯網時代的到來,正在沖擊著車險行業傳統的定價模式。本文從車聯網技術的概念入手,通過分析車聯網帶來的機遇和挑戰,闡述我國車險行業目前定價模式的弊端,進而為我國車險改革提供借鑒。
車聯網技術;車險改革;借鑒
收錄日期:2015年9月7日
占比非壽險保費收入85%的車險業務的盈虧狀況直接影響了保險公司財險業務的盈利與否,然而傳統的車險定價模式壓縮了車險行業的盈利空間也不利于車險行業的發展。在實務中,保險公司依據新車購置價厘定保費,以一輛20萬元的寶馬一系和一輛20萬元的一汽大眾邁騰為例,保費基本是一致的。而相同新車購置價的車輛,由于車輛安全系數、駕駛行為、所處環境不同,面臨的風險是不同的,不區別風險程度導致低風險的駕駛者為高風險的駕駛者買單,對險企及車主都有失公平。
車聯網技術的出現顛覆了傳統的車險定價模式,保險公司通過車聯網技術可以獲得駕駛者的實時駕駛數據、駕車行為、實時路況和天氣狀況,并通過這些跟出險緊密相關的因素來厘定保費、提供定制服務、提高投保人駕駛的安全性和降低保險公司的理賠成本。車聯網保險的定價模式真正做到了費率因子同風險程度高度匹配,駕駛者的每一段里程、每一個行為都會被數據化,且與保費緊密掛鉤,符合風險等價原則。本文通過對車聯網技術下我國車險定價模式趨勢的探究,對于促進我國車險行業持續性發展有重大的指導意義。
車聯網技術是指通過裝載在車輛上的無線電子設備,運用有線和無線通訊網絡、實現對所有車輛的屬性、屬地等運行狀態進行信息提取和有效利用,對被提取信息進行分析處理,與其他信息服務平臺互聯共享,對車輛和相關人員進行有效監管和提供綜合服務的互動式綜合信息平臺系統。
車聯網技術在車險中的運用將投保人的車輛風險因素同保費緊密結合起來,通過車載設備對駕駛里程、駕駛行為、駕駛時間、車輛類型等信息的提取,保險公司綜合考量計算保費,對駕駛行為較為“安全”的駕駛員給予一定保費優惠。
(一)車聯網技術的優勢
1、顛覆傳統的定價模式。車聯網技術融合了移動通信、車輛監控系統和定位系統,可以極大地改變現有車險行業的定價模式。從基于個人駕駛數據的私人定制型保費,自動預警服務,娛樂插件到更加迅速便捷的理賠處理,車聯網技術將有可能結束傳統定價模式在汽車行業屹立30年的地位。
在傳統的車險定價模式中,保險人通常根據被保險人的年齡、性別、新車購置價格、年度里程數和潛在風險等因素來定價。而通過車聯網技術,保險公司可以拿到用戶實時駕駛數據、駕車習慣、實時路況和天氣狀況,這樣保險人可以更精準的厘定保費。
2、降低保險公司的經營成本。保險公司通過車聯網技術反饋回來的信息,可以簡化前端的索賠報告從而降低理賠費用。通過事故監測數據可以重現事故現場,發現虛假索賠,這樣車聯網技術可以改善欺詐監測。目前,在車險報案中有10%的報案都存在欺詐,但是其中只有20%可以被監測到,通過車聯網技術可以監測到導致欺詐的因素,從而減少欺詐事件的發生,控制保險公司的經營成本。
3、優化保險公司的車險服務。以往保險公司和投保者之間的互動僅存在事故發生時還有理賠中,現在保險公司通過在整個保險過程中向用戶提供的各種服務,包括:安全駕駛建議、緊急道路援助、被盜車輛定位、車輛診斷、車輛行駛速度預警、實時駕駛者信息反饋和駕駛培訓項目、青年駕車培訓等,提高了投保人的用戶體驗,也使得保險人和投保人之間有更加頻繁的良性互動,這也將極大改變車險產品同質性高、只靠價格戰取勝的局面,這樣,車險公司會更加注重改善自己的售后服務提高客戶粘性,增加收入,從而優化車險市場的競爭模式。
4、正外部性效應。車聯網技術下,保險公司制定的保費會更加透明,投保人通過安全駕駛就可以獲得保費優惠,從而讓投保人真切地感受到了車聯網技術帶來的實惠。監測技術提供安全駕駛的建議,這樣就減少了交通事故發生的幾率和燃油量,解決了石油消耗、尾氣排放、不安全駕駛等社會問題。
(二)車聯網技術面臨的挑戰。車聯網技術在開發和應用過程中也面臨諸多挑戰,該技術的應用必將使保險業進入一個大數據時代。在這樣的背景下,保險公司面臨的不僅僅是數據大爆炸,還要面對各種不同型號車載數據裝置的選擇和不同數據格式的解讀和處理。
1、保險公司對大數據的收集。對于車聯網技術提供的數據,保險公司需要解決的一個問題在于:在這么多的數據里有哪些數據可以體現駕駛者的駕駛習慣和理賠情況呢?還有一個問題是多少數據才是對于統計學上有意義的數據集呢?專家預測,保險公司將至少需要收集10,000個駕駛者的年均數據才能夠把駕駛行為和索賠數據聯系起來,從而將這些數據跟標準駕駛數據相比較。車聯網技術本身不會改變車險行業,這種改變需要保險公司去分析和整合該技術帶來的大量數據,舉例來講,保險公司需要用一個關系矩陣來快速辨別哪些變量之間有聯系并且是種怎樣的聯系。
2、保險公司對大數據的處理。此外,車聯網技術帶來的大數據的傳輸速度是非常快的,保險公司能否快速的接收和處理這些數據就顯得非常重要,對于一些實力較弱的中小型保險公司他們能否具備快速接收信息并在前端接收的時候就可以將重要信息篩選出來的能力?而投保人是否會將車聯網技術的數據轉移到另一個保險公司?保險行業是否要制定一個數據標準?這一切都有待進一步解決。
(一)車險盈利現狀分析。我國自開辦車險業務以來,已有30年的發展歷史,雖然較國外的車險業務,我國車險業務起步晚,但得到了快速的發展,2014年我國的車險保費達到7,544.40億元,車險占非壽險保費收入的比重達到85%左右。然而車險業的利潤卻是一片慘淡,2014年41家擁有車險業務的非上市財險公司公布的年報中,有37家車險業務虧損,接近9成財險公司車險業務陷入虧損的局面。車險承保利潤不斷下滑,綜合成本率居高不下是造成車險業幾乎全線虧損的主要原因。綜合成本率是反映保險公司經營成本的數據,當其高于100%時代表收不抵支,保險公司出險虧損。2014年中國人保產險的綜合成本率為96.5%,中國平安產險的綜合成本率為95.3%,中國太保產險的綜合成本率為99.8%。以這三家上市產險公司為代表,其綜合成本率均逼近100%,處在虧損的邊緣。
(二)我國車險定價模式分析
1、費率厘定涉及的風險因素較為粗放。我國車險費率體系有著自身的缺陷,相較于國外的費率體系,其存在對各項有關車輛風險因素把控粗放、定價不合理的問題。尤其是在保費厘定上,根據新車購置價設定保費,對于相同購車價格的投保人收取等價的保費,沒有體現出購置價相同但因車型和駕駛員的因素導致出險情況不同的風險因素,導致低風險的駕駛者為高風險的駕駛者買單。其次,目前車險保費根據上一年度的出險情況有一定浮動比例,投保車輛未出險,投保人可以獲得保費優惠,如果出險,保費會適當上調。若投保人連續三年沒有發生賠款,那么保費最高可以有7折的優惠。這一浮動費率的設置體現出車險保費有一定獎優罰劣的作用,但是如果可以將無賠款優待的獎罰進一步細化,精確到損失程度來量化浮動費率的程度,那么可以更好地提高投保人安全駕駛的意識,同樣減輕保險公司的賠付壓力。
2、費率厘定沒有考慮車型因素。傳統保費以新車購置價為標準厘定保費,但是忽略了即使是價格相同的車輛由于其在車輛配置上的不同,會導致出險后更換零配件價格的不同,從而導致賠付成本的差異。具體車型配件價格總和與車輛購置價格之比叫做“零整比”,“零整比“的系數越高,保險公司的賠付成本也就越高。特別是近些年來,汽車零部件價格不斷攀升,導致出險后保險公司的理賠成本不斷上升,進一步解釋了高漲不下的綜合成本率。
3、限制保險公司進一步發展?,F階段的費率厘定鉗制住了保險公司自主厘定費率的權利,抑制了保險公司創新經營、改善服務的積極性。車險產品的同質性嚴重,使得眾多保險公司趨于通過中介渠道從量上獲取更多客戶,保險公司需要支付給中介公司一大筆費用,這樣就使得中介渠道截取了保險公司很大一部分利潤。保險公司為了減少這筆費用壓力,不得不減少后期保險服務的供給,這種本末倒置的經營方式極大地傷害了投保者的購買熱情,也不利于保險公司的持續發展。
4、車險定價模式新趨勢。針對車險盈利空間不斷縮小的困境,保監會發布了《關于深化商業車險條款費率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見》,此次車險改革旨在形成一個市場化的費率機制,將費率和條款的制定權下放給保險公司,真正做到“隨車”、“隨人”、“隨地區”,針對不同風險的客戶量身定制不同的費率等級,使商業車險費率與風險匹配的定價模式。這對于車聯網技術在車險中的應用是一個契機,也必將優化整個車險行業的發展。
對于國內車險行業來說,車聯網技術還是一個新鮮事物,而在美國等國家車聯網技術已經發展得較為成熟,目前美國包括StateFarm、Progressive等公司均已通過免費贈送車載硬件等方式收集車主駕駛數據,對車主出險概率和保單定價作出更精確的判斷。但在車聯網技術推廣過程中也出現了部分用戶擔心個人隱私被泄露等問題,所以車聯網技術的推廣中必須建立在用戶的需求上,只有當用戶體會到這項技術的應用給他們帶來的好處如降低保費、提升用戶體驗、提高駕駛安全性,他們才愿意進一步“泄露”一部分信息。并且保險公司獲得的數據并不是要深度挖掘用戶的個人信息,只要數據可以反映駕駛是否具有安全性和潛在風險即可。
車聯網技術同保險的結合使得保險公司將首次出售實體物品,開發新產品、努力提供給用戶更多的價值是保險公司要解決的主要問題。而一個足夠吸引用戶的高價值保險產品需要多方的共同協作。不僅是保險公司間,還有保險公司同硬件賣方、軟件開發商和汽車制造商之間的關系,將來手機制造商也將參與其中。保險公司要謹防汽車制造商和手機制造商將對車險市場擁有更多的主動性也要注重各方之間良好的互動關系。
車聯網技術是具有可復制性的,其核心技術可以一樣,但是定位和具體附加服務一定要有所不同,安全駕駛者因費率優惠而被吸引,風險駕駛者可以因后續安全駕駛提示而被吸引。最先使用車聯網技術的保險公司可以最先篩選出安全駕駛者,而后續的保險公司又可以通過提供安全駕駛建議來降低駕駛者的潛在駕駛風險。
車聯網帶給車險的是一次徹底的革命,誰能最快的抓住這次機會,捕捉到最安全的駕駛者,優先掌握定價權并通過降低用戶對隱私權的顧慮來合理改善同用戶的關系,誰將有可能在這場革命中勝出。
主要參考文獻:
[1]Kimberley J.Gunther.The Telematics Advantage:Growth,Retention and Transformational Improvement with Usage-Based Insurance.Cognizant.2014.12.27.
[2]蔣寅.車聯網業務與保險業務的融合創新.電信科學,2012.6.
[3]段白鴿.國外車險里程定價理論與實踐.保險研究,2012.2.
[4]張茵.對加入從人因素的我國車險費率厘定的研究.湖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10.
F84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