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素萍
摘 要:初中體育是一門以增進學生身體健康為主要目的的課程,通過這門課程的學習,能夠加深學生對體育知識和技能的理解,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和習慣。然而,常規下的初中體育課堂,呈現的教學局面是教師灌輸、學生接受,學生自始至終都處于一種被動的學習狀態。而新課改所提倡的小組合作式學習,則能改變這種陳舊的教學面貌,使學生回歸主體的本位,并在與他人的合作交流中,享受到體育學習的樂趣。
關鍵詞:小組合作學習;初中體育;分組;調控指導;教學評價
小組合作式學習,指的是以小組合作活動為基本單位,使用民主化的教學形式,系統地利用教學動態因素間的合作互動性的一種學習活動。將它運用于初中體育教學中,能夠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與能力,進而促使初中體育健康發展。
下面就結合筆者自身教學實際經驗,對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運用進行詳細的研究與探討。
一、深入了解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分組
班級里面的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所以,他們在各方面都存在著差異,如,性格、愛好、身體素質、運動技能等,每一個學生也有著自己的專長,如有的思考能力強,有的身體耐力好,有的跑步速度快等等,因此,身為初中體育教師的我們,應該深入了解班里的每一個學生,對他們的身體素質與體育技能都了如指掌,并以此為依據,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分組,這是實施小組合作有效教學的基本前提和首要條件。
比如,在耐久跑這一運動項目中,我就根據學生的體能狀況進行分組,并對各組提出不同的要求。如,體能較好的學生為一組,要求他們在完成基本教學任務的基礎上,在速度方面更快一些,而體能相對較差的學生為一組,要求他們完成基本教學任務即可,不必追求速度。又如,在進行四人接力比賽時,為了使每組的實力保持相平,我依據學生的性別、能力、體能等,進行了分組,以保證比賽的公平、公正。
總之,實施小組合作式教學,我們首先要深入了解全班的每一個學生,對他們進行科學、合理的分組,讓各小組成員在完成教學任務的過程中取長補短、共同提高,使每一個學生都能享受到合作學習的樂趣,并且獲得由合作學習帶來的體育學習成果。
二、加強調控指導,教會學生合作學習的方法
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盡管學習主體由教師轉變成了學生,但這并不意味著教師對學生的學習行為放任縱容、棄之不管,若是這樣,我們的課堂秩序就會亂成一鍋粥,學生的合作學習效率也會極其低下。因此,身為課堂學習活動指導者和引導者的我們,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應對學生行為進行時時刻刻的觀察,并針對具體情況,做出及時的調控指導,以使學生在小組合作中表現得更好。
比如,我們可以幫助每組確定一位小組長,明確小組長的作用,并對各個小組中的成員進行角色分工,明確每個人承擔的任務和職責,以保證每個小組高質量、高效率地完成合作學習任務;在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也要不斷地來回巡視,對每個小組的合作練習情況進行及時的了解,對于存在的不足之處,教師應及時指出和糾正,而對于各個小組提出的疑難問題和困惑,教師不必急于馬上講解,而是針對疑難問題的實質給予適當點撥,讓學生小組自主發現、自主探索,如此才能保證小組合作學習成果的優質高效。
總之,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我們應加強對學生的指導調控,教會學生合作學習的方法,若只是追求形式上的合作學習,任由學生隨意發展,小組合作學習必定得不到其應有的實效,而是純粹浪費寶貴的上課時間。
三、注重教學評價,使學生產生合作學習的興趣和熱情
小組合作學習的主體是學生,但是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否發揮作用、能否有效,與教師的教學評價息息相關。因為,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必定會出現各種難以料到和預測的狀況,一旦我們處理不當,學生就會產生消極、低沉的情緒,非常不利于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進行。因此,在初中體育課堂上,教師應對學生的合作行為進行科學、合理的教學評價,評價時盡量使用鼓勵、贊美性質的語言,如此才能讓學生體驗到合作學習帶來的成功感和愉悅感,進而增強團隊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比如,對于配合度、完成情況良好的合作小組,我們可以說:“配合得非常好,動作完成得也很標準,可以當成標準示范小組。”“真棒,每一位成員都很努力,這么好的成績是你們該得的。”對于表現稍差、有進步空間的合作小組,我們不要急于批評和指責,而是找到每個成員身上的發光點,給予激勵和贊揚,然后再指出存在的不足之處,幫助他們改進和糾正。這樣,實施激勵性的教學評價,就會使學生產生合作學習的興趣和熱情,進而使其產生真正的實效。
綜上所述,小組合作學習符合初中階段學生善于交往、樂于合作的心理需求,也符合新課改發展的需要,希望廣大初中體育教師,繼續搜尋和探索適合小組合作學習的措施和對策,使其能夠產生真正的作用和實效。
參考文獻:
馬志常.初中體育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探索[J].神州,2014(04).
編輯 韓 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