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蓮 王潤鵬
摘要:大連商業學校依托自身的資源優勢和辦學思想,探索出了特色化的“校企合一,雙元培養”校企合作機制。以校企合作實踐為研究對象,從校企合作制度的形成、模式的確立,教學組織和管理的變革方面,探討旅游服務類專業的“校企合一、雙元培養”機制。
關鍵詞:校企合作 雙元 培養機制 旅游服務專業
一、引言
大連商業學校旅游服務類專業以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為依據,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創新體制機制,推進產教結合,實行校企合作、工學結合,以建立“三個主體”,實現“四個融合”,做好“四個落實”,開展“六個共同育人策略”為目標,著力建設有中國特色的旅游服務類專業“校企合一、雙元培養”機制。
二、大連商業學校“校企合一,雙元培養”機制的實踐研究
近年來,大連商業學校旅游服務類專業明確辦學宗旨和定位,以職業能力為本位,以崗位技能為重點、以就業為導向、以服務社會為使命,傾力落實“校企合作、雙元培養”機制,通過工學結合、一條街模塊化教學、企業彈性授課、頂崗實習等教學模式實現了學校與企業、學生與崗位、專業與產業的有效對接。
(一)校企合作制度的形成
1.培養目標。我校作為國家中職示范院校,就業率一直穩居大連市前列。因此,就業數量已經不是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而如何優化學生崗位職業能力,提高實習就業質量是我們培養人才的首要目標。我校校企合作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培養技能型復合性人才從而加強中職畢業生為地方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的能力為最終目標。
2.形成過程。從我校職業教育的發展過程來看,校企合作機制建成大體上經歷了三個階段:(1)尋找優質穩定的旅游服務業業龍頭企業進行廣泛合作。(2)根據行業發展需求以及企業發展趨勢來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在校企專家共同研討下,出臺了“理、實、德一體化”人才培養方案。(3)探索出工學交替、模塊化教學、彈性授課等“校企合一,雙元培養”的校企合作模式。
(二)校企合作途徑和模式的確立
1.合作途徑。大連商業學校旅游服務類專業與企業進行多維度、多層次的深度合作,成立了由行業專家、企業能手、學校骨干教師等組成的專業建設指導委員。
2.合作模式:
(1)工學交替。工學交替是我校旅游服務類專業校企合作的重要模式之一,我校倡導“學習—企業鍛煉—再學習”的工學交替方式,一學期有幾天或者幾個月的時間到企業進行頂崗工作。
(2)頂崗實習。頂崗實習即“2+1”的學習模式,學生前兩年在校學習與實訓,最后一年到企業頂崗實習,擁有學校學生和企業員工的雙重身份。這是我校旅游服務類專業校企合作中最基本的形式。
(3)彈性教學。大連商業學校經營實訓基地—商校街是集經營和實訓于一體涉及旅游、酒店、餐飲、超市、攝影設計等多項業務的校內“教學工廠”。我們根據合作企業生產經營的周期性特點和季節性特征靈活地安排工學的交替。
(4)模塊化教學。大連商業學校旅游服務類專業依托經營實訓基地—商校街開展模塊化教學。模塊化教學打破以往的教學程序,重新梳理教學內容,教師和企業培訓師共同制定教學計劃,將教學內容分為崗位基礎知識、崗位基本技能、崗位運營知識等三種類型,分別以教室內講授、崗位強化訓練、崗位運營學習的方法進行分模塊教學。模塊化教學是“校企合作、雙元培養”辦學機制在校內與企業深度融合的具體體現,真正實現了產教無縫對接,學生零距離實訓。
(三)教學組織和管理方式的變革
1.課堂由教室走向企業崗位。學校致力于引企入校,校企合一,將課堂由教室搬向企業崗位。在模塊化教學實踐中,旅行社實務、餐飲服務與管理、前廳服務與管理、客房服務與管理等課程2/3的課時在商校一條街的古蓮旅行社、商友快捷酒店、百樂亭餐飲進行,其中1/2的課由教師講授,1/2的課由企業培訓師講授;在彈性課教學實踐中,學生根據企業的經營需要靈活地走進企業,走上崗位,師傅帶領、教師監督,真正做到了課堂由教室走向企業崗位,學生上課即上崗。
2.教學組織與管理由教師主導走向“校-企”雙主體參與,形成雙導師制。我校旅游服務類專業成立了專業發展指導委員會,定期與市知名旅游服務企業展開交流共同探討人才培養問題,研究專業建設思路與方向;經常從行業中聘請有影響力的專家來校上課。
3.校企共同制定考核評價標準,考核評價方式、評價主體走向多元化。
(1)校企共同制定考核評價標準。大連商業學校旅游服務類專業的考核評價標準緊密聯系企業需求,以崗位能力要求為基礎,以促進學生個人發展為主線,將考核標準與職業標準相對接,校企共同討論協商制定了行之有效的考核評價標準。
(2)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公共基礎課的考核方式,我們主要采用“日常考核+期末考試”的方式,增加日常考核比重;對于通用能力課程如禮節禮儀、溝通技巧等側重“口試+展示操作”考核形式。在專業課的考核上,靈活運用“以賽代考”形式,達到“以賽促練”,激發學生學習動力。
(3)形成“學生、教師、企業”三方評價主體。在對學生的日常考核評價中,我們充分重視學生的主體作用,在教學活動的不同階段關注學生的自我評價,學生互評,并結合教師點評,讓學生得到一個客觀而又有指導意義的科學評價。
4.建立和完善“雙證書”制度。學歷教育與職業資格有著非常緊密的關系,加強學歷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的對接是教育部關于職業教育五個對接之一,將“職業技能鑒定”,通過率納入考核評價體系,即要求學生在畢業時一起通過職業資格證書。這樣的做法既培養了學生過硬的職業崗位能力,又使學生獲得了從事職業崗位所需要的職業資格證書,對學生將來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我校旅游服務類專業學生在畢業時將根據不同的學習方向分別取得國家級導游資格證;中級咖啡師、調酒師;中級茶藝師、中式烹調中級、西式烹調中級、中西面點中級等資格證書。
三、結語
經過近年來的摸索與實踐,大連學校旅游服務類專業探索出一條以企業需求為出發點,結合學校與學生特點、發揮學校資源優勢的特色化校企合作之路,“校企合一,雙元培養”的教育改革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們將繼續探索更多有效的校企合作模式以促進校企深度合作、緊密結合,優勢互補,從而進一步提升和突破中職院校教育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
參考文獻:
[1]余祖光.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的機制研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9,(02):5-11.
[2]左家奇.“三重融合”模式下校企合作機制探索[J].高等工程研究教育,2010,(03):126-129.
[3]劉佳.校企合作聯動機制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1,(07):8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