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京
摘要:只要我們堅持“四心”教育,即有愛心、有耐心、有信心、懷著一顆平常心,堅持做好“一日教學法”“十步轉化法”“包教學生”,真正走進他們的心靈,相信問題青少年一定會轉化過來,并得到社會的認可去創造自己美好的明天。
關鍵詞:問題青少年 形成原因 家庭教育 成功轉化
所謂問題青少年,是指品行障礙少年,即在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質上存在問題和障礙,反復出現違反與年齡相應的道德準則和紀律,侵犯他人和公共利益行為的少年。那么,我們應該從哪些方面入手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通過不斷的學習和自己的教育體驗,我想可以從以下兩方面著手。
一、深入了解問題青少年產生的原因
(一)深入了解普通青少年的心理特點
獨立性增強。隨著孩子自我意識的形成,他們的獨立性急劇增強。他們不再被動地聽從父母的教誨和安排,而是渴望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用自己的標準衡量是非曲直。這種從被動到主動,從依賴到獨立的轉變,對于青少年來說是成長的必由之路。
心理趨成熟。青春期是長大成人的開始,是由不成熟向成熟的過渡。這一過程對他們來說是漫長而痛苦的。此時,他們既非大人,又非兒意,原來的孩童世界已被打破,但新的成人世界又尚未建立。因此,他們的內心充滿了矛盾和沖突。比如,生理成熟提前和心理成熟滯后的矛盾;獨立意識增強與實際能力偏低的矛盾;渴望他人理解,但又心理“自閉”的矛盾。
(二)深入分析問題是青少年獨特的心理特點
1.強烈的獨立自主的需要與嚴加管教的矛盾
成熟感使青少年希望得到父母更多的信任或參與家庭問題的決策,在學校中想自由支配課余時間,多交朋友。但是,由于他們學習成績不好,思想品德欠佳,家長老師對他們的行為不是加以疏導而是嚴加管教,而教育的方法又多是打罵、限制活動。這樣,限制愈嚴,要求愈多,愈引起兒童的反感與反抗。經常發生激烈的爭執,甚至演變成肢體沖突。
2.對尊重的需要與在群體中地位低下的矛盾
思維的獨立性與批判性的發展使少年對于社會問題、道德問題的判斷己不像小孩子那樣僅僅是重復教師、父母的看法。而是獨立地判斷之后來決定自己的態度,并希望得到重視。少年喜歡爭論問題,特別喜歡在成人討論時插嘴發表討論。但由于他們缺乏經驗,對許多社會現象和行為準則的看法是片面或錯誤的,加上自我控制能力差,常常產生偏差行為,因此他們得到的評價很低。這種狀況很傷少年的自尊心。他們感到苦悶又無人了解,有時就故意采取破壞行為,以發泄對這種地位的不滿。
(三)深入了解問題青少年的家庭教育所存在的問題
通過調查發現,凡是進入我中心接受教育的問題青少年,有的是家長毫無原則的溺愛孩子。當孩子犯錯時不能及時的糾正,反而認為小孩子有點毛病很正常,長大了自然就好了,這樣久而久之,孩子便養成唯我獨尊目無家長目無法紀法規的習慣;有的家長自己素養不高,在生活中沒有給孩子做好榜樣,而在孩子犯錯以后教育孩子的方法簡單粗暴,這樣的教育讓孩子很反感,時間長了就助長了孩子的逆反心理從而做出過激的行為……
二、探究矯正問題青少年行之有效的措施——“四心”轉化法
(一)要有愛心
愛是教育學生的能源,開啟學生心扉的鑰匙,點燃學生心靈的火炬,是取得良好教育效應的力量。愛具體體現在尊重、信任、真誠、寬容、嚴格要求、循循善誘等方面,雖然每個人體會的側重點有所不同,但是把熱愛學生作為對待問題學生的出發點應該是一致的。愛分三種:慈愛、嚴愛與混合型愛。慈愛帶母性之柔,嚴愛帶父性之剛,混合型的愛兼父母之柔剛,柔中帶剛,剛中兼柔,常能達到一種恩威并加的效果。愛是一種信任,愛是一種尊重,愛是一種鞭策,愛是一種激情,愛更是一種能觸及靈魂、動人心魄的教育。
(二)要有耐心
問題學生,不一定是壞學生,由于未成年的學生正處在身心發展階段,是非觀念尚未成熟,對一些問題有不正確的看法或錯誤的做法,是難免的,這時需要我們耐心的分析教育;少年兒童都具有向善向上的本質,我們不能因為孩子犯錯誤就把他當作壞孩子,問題學生所犯下的錯誤,大多是心理問題,而不是道德問題。總之,孩子們犯了錯誤,他們迫切想得到的,是理解和幫助,是我們耐心的引導和教育,而絕不是粗暴的批評懲罰。相信只要我們用足夠的耐心來對待他們,讓他們真正的反省自己,然后從自己所犯的錯誤中吸取教訓,健康成長、成熟起來,做一個有益于社會并被社會需要的人才。
(三)要有信心
在做好前兩條的基礎上,堅持做好“一日教學法”“十步轉化法”“包教學生”,這樣我相信離成功的轉化問題學生就為時不遠了?!耙蝗战虒W法”將學生每一天每一時刻應做什么都作了細致的規定,是充實學生學習生活的有力約束;“十步轉化法”則是有針對性的把學生的轉化行為有步驟的進行評定,是核定教育轉化學生不良行為在校時間最公正的量化;“包教學生”是讓每一位教師負責包教一到二名“問題學生”的轉化,做他們的朋友,對他們的學習、生活進行“全天候”觀察,幫助他們解決學習和思想上出現的問題。這樣,問題青少年就會將精力投入到學校舉行的各種活動,盡可能的在學校的各項活動中嶄露頭角,找到自信。漸漸地,他們麻木結冰的心就會開始復蘇.他們潛藏著的正能量就能慢慢地釋放出來。
(四)要有平常心
在轉換問題青少年的過程中.作為教師要擺正自己的心態,平等對待每個學生。不因他們曾犯的錯誤而忽略了他們的閃光點?!叭撕氵^,然后能改”。對待問題青少年我們教師要有一顆平常心,縱向比較他們的思想意識、行為習慣,只要他們有點滴的進步,我們都應該及時的給予肯定甚至表揚。而對他們的過失錯誤或是問題再反彈,我們則應堅持做到不責備侮辱、不諷刺威脅.盡心盡力地幫助他們逐步糾正錯誤。
總之,轉化問題少年是一項艱苦細致的工作,一個問題少年一個樣,教育轉化沒有現成的模式。在轉化過程中僅僅只依靠我們教師的工作是遠遠不夠的,問題青少年的轉化和持續的良性發展更需要社會和家庭共同關愛共同教育,只有這樣,他們才能真正地融入到社會中去創造自己美好的明天。
參考文獻:
[1]中國精神疾病分類方案與診斷標準.東南大學院出版社,1995,1.
[2]青少年行為問題預防與心理干預.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1.
[3]紹興龍文教育.淺析如何對待“問題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