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羅
摘要:近年來隨著中國教育體制的改革,小學教學模式和教學內容都做出了相應的改變。小學是我們學習知識的啟蒙階段,其在我們學習知識的過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小學的數學課程更是所有課程中的重中之重,但是傳統的數學教學模式只是通過例題使同學們了解公式來進行數學教學,這種教學模式枯燥無味,很難提起同學們的學習興趣。針對這種情況,現在很多地區采用生活情境開展小學數學的教學,本文則就其展開探究。
關鍵詞:生活情境 小學數學 教育模式 思考探究
小學的數學教育是學生在今后深入學習數學的基礎,所以我們一定要把學生的數學基礎打牢。傳統的教學模式很難促進學生積極加入課堂中的思考與討論。所以,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應該積極培養同學們學習數學的興趣。正是因為小學的數學與我們的生活之間存在著十分密切的關系,老師可以根據這一特點,在傳授課堂知識的過程中,適當運用生活中的例子,這樣可以將抽象的知識具體化,方便同學們的理解。
一、小學數學教育中應用生活情境法的意義
1.提高同學們的學習積極性
如果單就數學教學來說,課本上全都是枯燥無味的公式和算法,尤其是小學生處在一個身心還未發育完全的階段,對于一直接受這些理論性的知識難免會產生抵抗的思想。這就造成了他們逐漸缺失了對學習數學的興趣的現象,成績提不上去,更會影響他們之后的深入學習。然而當老師在數學課堂中應用了情景教學法的時候,就著他們身邊熟悉的環境對數學的具體問題展開討論,因為他們了解,就會產生濃厚的興趣,積極的參與到課堂的討論中來。這樣不僅創造了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也會發散學生的思維方式,提高他們的創新意識,從而提高課堂質量。
2.提高了教學的直觀性
不可否認,通過應用生活情境展開小學數學的教學,可以提高整個教學過程的直觀性。數學課程的教學不同于其他的課程,其具有很強的抽象性的特點。數學老師在教授課堂知識的過程中,是要通過具體的事例來增強學生的理解程度的。適當地把生活中的事例引入到課堂教學中,可以讓同學們深刻體會到數學與生活之間的密切聯系,學生的思維得到了發散,也會對數學知識更加了解。
3.使教學內容更加形象
在小學階段,學生們的心智仍未成熟,對事物的認知水平仍比較低,了解事物也不夠全面。一味的講授復雜的理論知識起不到作用,反而會讓他們對數學學習產生厭惡的心理。他們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的困難。教師利用生活情境教學,可以讓同學們將學到的知識與生活情境進行類比。教學內容就更加形象化,也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二、利用生活情境開展小學數學教學需要注意的問題
1.要符合小學生的生活
既然要利用生活情境來開展對小學生的數學教育,教師課堂上所引用的生活實例就要符合小學生的生活,如果脫離了他們的生活,就起不到適當的效果了。所以,在具體開展情境教學之前,教師需要在學生中展開調查,要全面把握學生的生活狀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做到實事求是,設計的情境要符合學生的日常生活,而不是另一個陌生的環境。例如,農村和城市的孩子,他們的生活情境就不同。對于農村孩子設計的生活情境應該與農村生產緊密貼合。而對于城市孩子的生活情境應該與城市生活相聯系。而且老師的課堂教學要適應學生的認知能力,不能太過復雜,太過復雜就會起不到教學效果,相對的,太過簡單也會讓學生失去興趣。正確的情景教學應該是循序漸進,從簡單到復雜的過程。初接觸時,先從簡單的情境開始,在學生不斷提高自己的認知水平的過程和充分發散自己的思維之后在逐漸加入復雜一點的情境,讓他們自己加深對所學知識的認識。
2.利用生活,拉近學生與數學之間的距離
根據筆者多年的經驗,在教學過程中,很多學生會普遍反應數學知識的枯燥無味,很多知識點不能完全理解,即使記住了公式也不知道怎么去用。所以,教師要認識到這一問題,要對學生的整體情況和每個學生的個性化都有一定的了解。再通過這些了解制定出適合班里學生學習的教學模式,而且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多采用生活化的語言,尤其是可以將復雜的教學語言轉變成趣味的生活化語言,這樣就可以逐漸拉近學生和數學之間的聯系。使學生理解數學中的復雜用語,使他們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逐漸感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
3.在數學作業中做到生活化
引進生活情境教學法,單單在課堂上是遠遠不夠的。課下的作業也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學生可以通過課下的作業鞏固自己所學習的知識,做到對知識的熟練應用。課堂上的時間固然有限,所以單憑著老師的教授學生是不能掌握所有知識的,課下的作業必不可少。在課下的作業中適當加入生活化的因素也是很有必要的。相比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留下的死板的計算作業會減弱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加入生活因素后的作業不僅會讓學生有效的鞏固課堂所學的知識,也可以教會他們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去解決生活中出現的問題,做到真正的學以致用。
4.適當增加數學課外活動
即使是小學生,也應該有充足的進行課外實踐的時間。教師可以針對學生所掌握的數學知識和他們的生活實際來設計一些有意義的課外實踐活動,通過讓他們積極參與探究活動來充分發揮課外活動的作用。參與課外實踐可以讓同學們更加深入地理解自己所學的知識,讓他們養成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良好習慣,在不斷的實踐過程中積累經驗,拓展自己的思維,培養自己的學習興趣,為今后的數學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總結
綜上所述,數學作為一門很重要的基礎性學科,學生從小就要對數學有著濃厚的興趣,掌握一定的解決數學問題的方法,才有利于他們今后的學習過程。所以,小學生的數學教學中引入生活情境教學方法是很必要的,通過生活情景教學,可以使很多抽象、復雜的理論知識變得具體化和形象化,更有助于學生們的理解,增加了他們的學習效果,以此來推進小學數學教育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柯惠紅.利用生活情境開展小學數學教學[J].教育教學論壇,2012,(1):144-145.
[2]劉會艷.利用生活情境開展小學數學教學的思考[J].軟件(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4,(11):211.
[3]王娜.淺議如何有效利用生活情境開展小學數學教學[J].青年時代,2014,(17):13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