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貴濤
摘 要:隨著國家對高校學生的不斷擴招,高校供給遠遠高于社會所需,導致大批量的畢業生畢業找不到合適的工作或者畢業即失業的情況,作為高校負責就業的輔導員針對國家政策,學校的就業活動和學生的就業心理方面就如何做好畢業生的就業工作進行論述。
關鍵詞:輔導員;畢業生;就業
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國家對高校不斷擴招的政策,現在高校畢業生的數量急劇的增多,但是高校供給遠遠超過了社會所需,導致大部分畢業生畢業后找不到合適的工作或者是畢業就失業,作為高校的輔導員,尤其是負責就業的專職輔導員,做好畢業生的就業工作成為社會穩定,校園建設的一項重要工作。
2011年全國普通高校招生報名總數約為933萬,而2012年研究生報名人數約為150萬人,預計未來幾年隨著本科生和碩士研究生畢業中國大學生就業綜合人數將達到至少1500萬人,大學生的就業壓力將達最高峰,由此預見2015年大學生就業形成了一個“洪峰”。在這種嚴峻的就業形勢下,負責就業的輔導員應該做好就業準備,積極的促進畢業的就業:
一、確定好學院就業領導小組名單,選派專職就業輔導員
“磨刀不誤砍柴工”,學院要確定就業領導小組成員,明確小組成員的職責和任務,這樣就業工作就分化和細化了,各項工作可以齊頭并進,有條不紊的進行。就業輔導員根據學院領導布置和安排負責畢業生的具體工作,同時加強就業的宣傳,能夠把就業政策和就業信息能夠及時準確的傳達到學生。
二、開展系列就業、創業講座和指導
對畢業生進行一次全面的摸底排查,了解畢業生的動向,對畢業生進行分類指導,主動了解公務員考試、研究生等相關政策。不斷關注相應政策變化并及時傳達。搜索并推薦相應考試網站。通過搜索相關數據及信息,以動員報告、講座等形式為學生客觀、細致的分析當前整體的就業形勢以及本專業的就業形勢。不斷搜集全國畢業生的數量、全國就業市場需求情況,各行業的需求狀況,以及各專業的需求數據,使學生理性看待當前就業形勢,從容面對就業壓力,做到審視度勢、提前規劃。
邀請上一屆畢業生中考上研究生、公務員,創業典型,就業良好的學生來學校給即將畢業的學生進行經驗的分享和交流。積極組織學生參加省級或者學校舉辦的針對畢業生開展的
SYB創業培訓和職業技能培訓等,鼓勵學生積極創業。
加強學生就業觀念的指導。就業形勢變化巨大,隨著國家政策的變化,人們的就業觀念也在不斷轉變。很多學生熱衷于公務員,事業單位、國營大中型企業等工作崗位,但是忽略了這些單位門檻往往很高。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要引導學生先就業,后擇業,鼓勵學生到民營企業或微小型企業就業,轉變就業觀念,拓寬自己的就業范圍。對畢業生的簡歷制作、面試禮儀、求職技巧等方面的進行指導。簡歷制作、面試禮儀與求職技巧,是畢業生擇業應聘中的重要環節之一,搜集相關面試要點及注意事項信心,邀請專業任課老師及時給予學生面試輔導,提供模擬面試,并且舉辦相應的簡歷比賽等方式促進學生積極參與。
三、加強就業宣傳,及時傳達就業信息及政策,形成多元化的就業方式
畢業生在就業,擇業階段會更多的關注學校、學院就業信息網,所以我們可以利用網絡信息化資源,為畢業生提供就業相關的政策法規、就業指導、招聘信息等相關的內容,收集各大招聘網站上的信息,及時準確的上傳到學院的就業網站上,保證學院的就業新聞每天都能夠及時的更新,使得學生了解到最新的就業動態。
四、加強畢業生就業的心理指導
畢業生一直處在學校這個象牙塔里面,所處的環境都是學習、讀書等輕松,自由的環境,接觸到的都是同學、老師等熟悉面孔,即將走出校園面對的就業、擇業的問題,他們就會出現恐慌,焦慮,不知道該如何選擇,害怕就業甚至選擇在家待業的消極方式。面對畢業生的這種心理,輔導應密切關注學生動態,定期與畢業班學生進行談話,尤其關注性格內向的學生,了解其思想、心理動態,及時進行相應的心理輔導。輔導員可從自身案例或者是通過之前畢業生的就業情況給畢業生進行講解或邀請已畢業的學生來給他們做一些經驗分享和就業指導。通過QQ、微信等交流平臺與畢業生進行一對一或者一對多的幫助和互動,讓學生感覺到就業是由學生時代走向社會的一個必經之路,消除學生的焦慮和害怕,從而以一種積極向上的樂觀心態面對就業,讓我們的每一個畢業生都健康地、陽光地走向社會。
五、專職的輔導員要不斷加強自身的就業指導能力
專職輔導員在畢業生擇業期間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輔導員的就業工作直接影響著學生的選擇,所以為給畢業提供專業化的就業指導服務,就業輔導員應不斷加強我們自身就業創業理論知識的學習,不斷加強就業創業相關法律常識的學習,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就業服務與就業管理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業促進法》等。
畢業生的就業問題關系到社會穩定和繁榮,影響到校園文化建設和校園質量提升,作為高校的就業輔導老師要把就業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不斷完善和加強自身的就業指導能力,從而使得畢業生能夠順利的就業,創業,使得畢業生真正的走向社會,成為社會的有用人才。
參考文獻:
[1] 高校大學生就業指導中心的就業指導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