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廣麗
由于種種原因,英語教學過程中,我們往往會不夠重視詞匯、語法等一些純語言因素,而且也未重視詞匯、語法等對語言本身所具有的社會意義,英語課程中所表現出來的時間與空間不足,教學活動枯燥無味、形式單一以及真實性缺乏等,此種現象農村學校尤為明顯。與其他三項英語能力(聽、讀、寫)相比,農村初中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相對較弱,主要表現在單詞量匱乏,詞不達意,語言內容干癟、空洞,語法錯誤較多,心理素質弱等。因此,引導學生跨越制約其英語口語表達方面的障礙是十分必要的。
就實踐視角而言,很多時候口語交際意義要遠遠勝于書面交際。我國的英語教育雖然發展多年,但對學生口語能力的培養仍顯滯后,現實生活中,一些學生在口語交際過程中通常會遇到很多問題,學生實際英語口語交際能力與英語課程教學要求還存在很大差距,大部分學生怕說錯、怕開口、怕遭受同學的嘲笑,該恐懼心理往往會造成學生在進行英語口語表達過程中表現出緊張、焦慮的狀態,對其順利表達與正常思維產生直接性影響。筆者認為,應該從以下三方面改善農村初中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
一、始終堅持英語教學,積極引導與鼓勵學生“開口說話”
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英語教師應該選擇多樣化教學方法,將學生感官充分調動起來,有機聯系學生思維與語言材料,盡可能減少或者不用漢語,以對學生英語思維習慣進行有效、全面培養。通過英語語言實施英語課堂教學,這樣有利于學生進行口頭模仿,對學生英語“說出口”欲望的激發極為有利,而且也能夠提升學生英語學習興趣。對于剛剛步入初中的學生來講,全英文的課堂對于他們可能有些陌生,有些困難,但只要教師堅持用英語來組織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語速可以慢些,通過多次重復,讓學生反復聽、反復感受。時間久了,學生就會習慣教師所采用的英語教學,就可以自主融入英語教學環境中。教師在英語課程中應該為學生提供一種活潑生動、愉悅輕松的學習氛圍,以此提升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比如,譯林版牛津英語課本每個單元Comic strips and welcome to the unit部分均有“扮演對話”環節,英語教師應該采用帶動作、分角色以及帶表情表演的方式,讓學生在對該單元認識與理解的前提下,能夠加深使用英語的極易。鼓勵學生在學習中學會運用,在運用中學會學習,通過這種交流活動,使學生真正掌握日常交際英語的用法。在這種learn by doing方式中學習英語,會聯系語言應用和語言形式,此為對學生英語交際習慣進行培養的一種有效措施。如果聽的實踐不夠,那么就不容易讓學生自主開口說英語。
二、堅持朗讀背誦,養成英語交流習慣
在所有的語言實踐中,最為關鍵的環節就是朗讀,朗讀訓練可以說是學生形成語感與語流的基礎與前提,如果背誦與朗讀量不足,那么就會導致學生語言基礎不熟練,造成學生頭腦中社會文化知識、詞匯量、邏輯推理以及科普等知識的缺乏,這就增加了學生聽力理解的難度;如果背誦與朗讀量不足,在短時間內,學生難以構建英語思維能力,而系統、牢固的思維方式也就更是無稽之談;如果背誦與朗讀量不足,就無法對學生英語語感進行培養,也就很難提升閱讀能力,這就是比會對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形成制約。
教師可根據學生的現有水平,向學生推薦《新概念英語》,或直接到圖書館借《故事集》,進而制定計劃,兩天或三天背誦一篇文章,并持之以恒。采用誦讀訓練的方式,一方面能夠讓學生練習英語語調、發音以及拼寫,另一方面還能通過大腦、口、眼及耳等構建聽覺與視覺的密切聯系,使語言技巧得以逐漸形成,有利于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的全面提升。強化對學生正確背誦與朗讀的訓練,有利于學生開口說英語習慣的初步養成,以此使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得以提升。
三、營造英語課堂氛圍,全面培養學生英語應用能力
法國著名教育學家、學者雅克·哈拉克明確提出,非正式教育本身屬于典型終身過程的一種,在日常經歷中,受到周圍環境與資源的影響,每個人都可以習得某種技能與知識。作為學生學習與生活的邊緣,學校應該對該教育環境加以充分利用,為學生提供一個健康、有利的學習環境。
1.教室英語環境。學生大多數的時間是在班級中度過的,所以在班級中英語文化的布置非常重要。教學實踐中,我讓學生在教室的角落設置了“英語角”,墻壁上有學生自創的“英語版塊”。每一期的“英語版塊”由學生自己組織選材,讓他們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內容,效果更好。這些布置讓教室充盈著英語的氣息。
2.校園英語環境。
就農村中學生而言,僅對其實施英語課內教學還遠遠不夠,應該對學校環境加以有效利用,在該環境中鼓勵學生積極學習與掌握英語知識,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將英語小歌謠、小知識或者學習技巧定期推出在學校英語墻報中,學校畫廊定期張貼優秀學生英語作品等展覽。凡此種種,通過校園內墻報畫廊圖文并舉的英語元素設置,讓學生沉浸于英語的海洋。
3.聽英文歌曲。利用課間時間播放英文歌曲和兒歌,這樣既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輕松活潑的形式也便于學生記憶。通過大量的有效語言輸入,一方面陶冶了學生的情操,另一方面又能讓學生在不知不覺間處于英語語言環境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
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非一日之功,但只要我們關注學生的身心特點,想方設法調動其學習積極性,持之以恒地創設英語交流環境,多說、多練、多總結,學生一定能在口語表達中習得新知、收獲自信、快樂成長。
(作者單位:江蘇省如皋市城北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