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梅
摘 要:新課改對于小學教學提出了很明確的觀點和要求,小學教育作為學生在教育體系當中打好基礎的第一階段,需要教師注重學生的學習興趣的培養和學習方法的多樣化,希望通過學校的小學教育,可以鍛煉學生對于課堂的活躍度和興趣度,因此,希望通過情境教學的指導,使學生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完善教學目標。
關鍵詞:生活情境;提高;小學數學;教學
小學數學作為小學階段的必修課,對于小學生來說也是最不好接觸和了解的課,數學所具有的邏輯性和難度對于學生思維能力有一定要求,且對于教師具有十分大的挑戰性,在這樣的教育情況下,教師需要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其中利用生活情境來開展小學數學的方式很實用,本文就利用生活情境開展小學數學教學有幾點建議。
一、引導學生利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小學階段的學生,有很多的共同特點,他們都喜歡上課走神,坐不住板凳,總是想下課出去玩,活躍性很高,好像有很多用不完的精力,所以面對這樣的一群學生,教師可以利用生活情境教學吸引學生,讓學生主動地解決實際當中和數學有關的問題。比如,媽媽帶你去超市買東西,在結賬的時候,收銀員和媽媽說一共56元,媽媽沒有零錢,給了收銀員100元,這個時候,媽媽讓你幫忙算算收銀員要找多少錢給媽媽,面對生活中這樣的情形,你就可以運用在數學課上所學到的知識,100-56=44元,幫媽媽解決這個問題,這樣的跟數學有關的知識在生活中可能會遇到很多,你可以通過運算解決很多問題,學生也會在自己解決實際當中的問題之后有一種成就感,之后對學習數學慢慢產生興趣,這樣就可以提高小學生在數學課堂上的學習效率,加大他們對于知識的了解。
二、培養學生善于觀察生活
在數學的學習當中,需要學生對于圖形和畫面有一定的空間感和形象感,所以教師可以培養學生觀察生活當中的東西,比如,帶學生參觀操場,參觀的時候可以問學生,足球是什么形狀的、操場是什么形狀的,這樣的問題可以使學生在生活當中更注意觀察,可以提高學生對于數學的空間感和形狀感,有利于幫助他們學習。
數學當中的很多情形都來自于生活當中,數學和生活當中的許多情境都有著密切的聯系,教師要更加努力地研究生活情境在數學當中的應用,并把它運用到教學當中,使小學的教育更加進步。
參考文獻:
易增加.對話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探索,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