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仁圖娜拉
摘 要:愛玩愛鬧是幼兒性格的一大特點,開朗活潑的他們天生喜歡玩游戲,因為在游戲中幼兒可以找到樂趣,所以,音樂教師可以利用他們的性格特點將枯燥的音樂教學變成一種有趣的游戲。要想提高幼兒對于音樂學習的積極性,游戲化教學是一個有效可行的重要途徑。所以,要怎樣更好地將音樂教學變成充滿歡樂的游戲顯得格外重要。將從下列幾部分進行關于幼兒游戲化音樂教育的思考,對這個問題進行探討總結出有效的對策。
關鍵詞:幼兒;音樂教育;游戲化;音樂教師
從小到大,我們在音樂的熏陶中慢慢長大,音樂和我們的生活可以說是不可分離的。幼兒天生有韻律感,他們對音樂有著不可言喻的感覺,音樂對于幼兒成長亦有不可替代的影響。本文將從幼兒音樂教學的內容、形式和方法這三方面對如何利用游戲化教學進行分析。
一、音樂教學內容游戲化
1.多樣的音樂活動內容
音樂教師可以通過豐富多樣的小游戲與相關的音樂內容相結合提高幼兒的音樂素質和能力。例如在《波浪舞》這首歌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圍成一個圈,在中間放一塊布,將雙手往上舉,隨著音樂節奏擺動雙手,當音樂停止的時候,幼兒可以一同搶布,看誰搶得更快。這種游戲看似非常簡單,但對于提高幼兒的音樂學習熱情卻有著顯著的幫助。
2.情節化音樂教學內容
如果直接灌輸音樂知識,幼兒對于音樂的接受效率會降低,所以,音樂教師需要將音樂情節化和游戲化。比如《我在馬路邊撿到一分錢》這首歌,可以通過網絡搜尋有關的動畫視頻,在幼兒觀看過后可以請一些幼兒扮演歌詞中的警察和小孩。這樣一來不僅可以活躍音樂課堂的教學氛圍,還可以讓幼兒在扮演游戲中找到樂趣。
3.游戲化發聲訓練
發聲訓練是音樂課堂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發聲可以更好地開嗓,它是幼兒學習音樂的基礎。所以,音樂教師可以做一些聲音模仿、即興創作的小游戲進行發聲的教學。
二、音樂教學形式游戲化
1.利用音樂器材
音樂教師要在教室中準備好各種音樂玩具器材,讓幼兒在玩這些器材的時候可以認識各種不一樣的聲音,還可以提升幼兒的節奏感。例如撥浪鼓這個幼兒較喜歡的樂器,不難發現幼兒在玩撥浪鼓的時候都是具有節奏的,所以,音樂教師可以利用音樂器材提高幼兒的節奏感。
2.利用特殊符號
在音樂課堂中,音樂教師可以要求幼兒伴隨音樂播放嘗試用一些簡單的特殊符號表達自己對音樂的了解。音樂教師還可以利用這些特殊符號演繹一首歌曲,幼兒跟著教師的節奏就可以更清晰地記住歌曲。
3.利用生活實物
音樂教師可以讓幼兒將各種節拍器比喻成生活中的實物,利用這種方法可以提高幼兒對于節拍的記憶。還可以利用各種事物代表不同的音調,幼兒因為在生活中經常接觸這些實物,所以在理解和記憶上更加容易。
通過豐富多樣的音樂小游戲,幼兒會在游戲的歡樂中逐漸接受音樂帶來的樂趣,他們也會更加主動地去學習音樂。這樣不但可以提升教學水平,而且對幼兒各方面的音樂素養的提升有重要的作用。
三、音樂教學方法游戲化
1.在玩游戲中學習音樂
音樂教師可以利用邊玩邊學的教學方式,讓幼兒在歡樂的氛圍中學習到音樂知識,并嚴格遵守音樂游戲活動的規則。幼兒喜歡玩耍,他們會因為想要繼續玩游戲而遵守游戲的要求,音樂教師可以利用這一點在游戲和游戲規則中加入音樂的元素。
2.進行模仿小游戲
每個幼兒都具有一定的模仿能力,他們也樂于去模仿別人,所以,如何很好地利用幼兒的模仿天性對音樂教學有著重要的意義。音樂教師可以用游戲的方式讓幼兒對自己的動作或者表情進行模仿,誰做的最標準誰就能獲得獎勵。在這種教學方式下,幼兒會更樂于跟著音樂教師學東西,而教師最重要的是做好正確的動作和表情來表達音樂作品的含義。但是,音樂教師在做模仿游戲的同時也要做好幼兒創造力的提升,必須對于幼兒的創造性表現給予鼓勵。
3.利用小游戲教學
音樂教師可以利用小游戲開展一系列的教學,在游戲中加入音樂歌曲,讓幼兒在游戲中可以聽到音樂,享受音樂。例如在玩團團抱的游戲過程中,音樂教師可以放不同節奏的歌,當歌曲節奏快幼兒就得走得快;當歌曲節奏慢的時候幼兒就可以放慢自己的腳步;當歌曲停的時候游戲就停止。
總而言之,教師只有將游戲與音樂教學活動緊密結合,加上適當的鼓勵,才能體現以人為本的幼兒音樂教育。也只有把音樂課堂游戲化,才能更加吸引幼兒對音樂的關注力,才能使幼兒的音樂學習效率更高,才能讓幼兒在音樂中快樂地成長。
參考文獻:
陳健煜.對幼兒園語言教學活動游戲化的思考[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