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南英
【摘要】沉默現象在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活動中較為常見,如何打破沉默來有效促進課堂互動已成為大學英語教學中的重要研究課題。本文探討了在大學英語課堂開展互動的必要性,并嘗試針對產生沉默現象的原因提出了一些相應的解決策略,從而有效地促進大學英語課堂互動,使學生積極參與其中,在提高教學效果的同時,也提升了英語交際能力。
【關鍵詞】大學英語教學 沉默現象 課堂互動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是教學活動的中心,教師一言堂是很普遍的現象。這種傳統模式的弊端非常明顯,教師單方面填鴨式地傳授了知識,展示了口才,可卻因為少了學生的參與,使得課堂變得非常枯燥,教學效果往往也大打折扣。英語本身是一門語言,需要在互動的情境下才能更好地得到應用。英語教學的過程其實就是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積極互動、共同發展進步的過程。然而,在當今的大學英語課堂上,沉默卻成了比較普遍的現象。學生的沉默嚴重地影響了大學英語教學的質量,也不利于他們英語交際能力的培養。如何有效促進大學英語課堂的互動成為許多英語教師面臨的重要研究課題。
在談論課堂沉默現象之前,有必要先了解“沉默”的內涵。“沉默”一詞本身的含義是沉寂,不愛說話。課堂沉默現象主要指在課堂上教師提問時或教學互動活動中,學生表現出的不主動回答問題、不認真配合或不積極思考的情況。對比之下,“互動”則是指在一定的社會背景和具體情境下,人與人之間發生的一系列的相互聯系、作用和影響。課堂互動是指在課堂教學中師生之間、生生之間進行相互交流、作用和影響。現今,高校英語教學一線的教師和專家都已認識到在大學英語課堂中開展互動很有必要。因為互動有助于培養和提升大學生實際英語應用能力。教學改革之后,大學英語學習更注重英語實踐,也就是學生英語交際能力的提高。
一、 互動在大學英語課堂中的積極作用
在大學英語課堂中開展互動活動的積極作用具體表現在這三個方面:
1.課堂互動有助于學生更好地掌握英語。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習者只有在實際運用過程中,才能更好地掌握它。在課堂師生互動或生生互動中,學生要用英文不斷進行交流。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很容易發現學生的語言問題,比如發音、語法和表達是否地道等問題。學生也能發現相互之間在使用英語時存在的問題。教師以及學生相互之間的提醒和糾正有助于學生及時發現并克服英語使用時出現的問題。
2.課堂互動有助于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在傳統的大學英語教學中,學生的學習非常被動,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賴于教師。因為在傳統課堂上,教師才是教學的中心和主體,學生的任務就是認真聽課,做筆記和練習。這種教學模式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喪失了主體性,不能自主地有創造力地學習。而隨著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師不再是教學活動的主體,而是學生學習的主導者和協助者。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其主體性得到了發揮。在課堂上進行互動為大學英語學習創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了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相互合作的能力。
3.課堂互動有助于教師提升教學水平。在大學英語課堂中開展互動活動,學生積極參與其中,各抒己見。教師從學生對于某一問題的不同見解中也能受到啟發,不僅拓展了思維,也促進了自身的教學方法的改進。此外,教師在平時的作業和考試中對于學生在學習英語過程中出現的某些問題很難發現。可是在師生互動或生生互動中,教師卻能明顯地發現這些具體的問題。針對學生出現的一些問題,教師可以認真反思教學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從而改進教學思路,不斷提升教學水平。
二、 沉默現象在大學英語課堂中的形成原因
在探討了互動在大學英語課堂中開展的必要性之后,再來看一下沉默現象在大學英語課堂中形成的主要原因。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1.學生的英語基礎較差或英語實際運用能力較弱。正如一句諺語說的,“羅馬不是一天就能建成的”,英語學習也是如此。英語不是在很短時間之內就能掌握好的。英語學習是一項日積月累的、不斷積淀的活動。有不少學生在課堂上有想參與互動的欲望,可是因為詞匯量很少、語法知識掌握不好,導致其頭腦中有很多想法卻不能用正確的英語表達出來,所以很多英語基礎知識較差的同學選擇了沉默。其次,還有一些學生英語基礎知識比較扎實,可是因為在上大學之前,很少有機會開口說英語,導致其英語實際運用能力較弱。因為他們不知道要怎么用英語把自己的想法口頭表達出來,所以在課堂上也沒有發言。
2.學生不夠自信,害怕表現不好會被嘲笑或被批評。在大學英語課堂上,有一些學生有參與課堂互動的熱情,也能夠用英語基本表達自己的想法,卻也選擇了沉默。究其原因就在于,他們不夠自信,認為自己英語掌握不太好,害怕說錯了或者表現不好會被同學嘲笑或被老師批評,這樣很沒面子。他們不愿意“冒險”在課堂上發言。在他們看來,與其冒險,不如“沉默是金”。再加上有些學生性格相對內向的話,就更不愿意在課堂上發言了。久而久之,這些學生在大學英語課堂上就更沉默了。
3.教學內容不太合適或教師的教學方法不太恰當。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選擇不恰當也是導致大學英語課堂沉默現象產生的一個主要原因。有些英語教師在選擇教學內容時,忽略了學生的實際水平。教學內容太容易,會讓學生覺得沒有一點挑戰性;教學內容太難,又讓學生望而卻步。有的教學內容缺乏時代性和趣味性,學生沒有興趣討論。有的教學內容對于學生來說太陌生,他們不知道如何入手。這樣學生就喪失了參與課堂互動的熱情。此外,有些教師在課堂上習慣采取單一的教學方式。由于缺乏新穎性和靈活性,學生也提不起參與課堂互動的興致。
三、 有效促進大學英語課堂互動的策略
既然課堂上的沉默現象不利于大學生的英語學習,那怎樣才能改善這種情況,加強學生的互動呢?筆者認為,可以采取以下一些策略來增強大學英語課堂的互動性。
1.注重提高學生的英語基礎知識以及實際應用能力。在課堂上學生要用英語較好地表達自己的思想,這就要求他們有較大的詞匯量,扎實的語法知識、靈活的英語思維和地道的英文表達。教師在課堂上要強調學生課后要努力加強英語基本功,不斷積累英語詞匯、短語和地道的表達,還要掌握好英語語法,學會較好地運用英語思維。在課堂上也可以巧妙地檢查學生的英語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此外,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在課堂上多發言,在課后多參加英語角、英語沙龍、英語演講比賽、英語辯論賽、英語戲劇大賽、英語配音大賽、英語朗誦比賽、英文歌曲大賽等,讓學生在各種各樣的英語活動中不斷提高英語實際應用的能力。隨著學生英語實際應用能力的提高,他們在課堂上也會更主動參與互動活動。
2.采取鼓勵性措施來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在大學英語課堂中,有不少學生因為害怕同學嘲笑或者老師批評而保持沉默。因為大學生是成人,他們害怕表現不好而丟面子。所以,在學生發言之前,老師要讓學生明白參與互動積極發言的重要性,強調“即使發言者說錯了或者說的不夠好也不應該受到嘲笑,相反地,其他學生應該學習這種勇氣,學習在糾正錯誤中改進更有效果”。老師在學生發言過程中,不應該頻繁打斷學生,以免造成學生緊張。此外,學生的發言如果有錯誤或者有待改善之處,老師不應該嚴厲地指責或批評學生。相反,老師應該對學生表現好的地方給予肯定和鼓勵。這樣,學生的自信心才不會受挫。教師對學生的及時鼓勵和贊揚會大大提高學生參與互動的積極性,學生的自信心也會不斷增強。
3.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恰當的教學內容。教學內容是教學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作為教師,應該意識到在大學英語課堂中,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對教學內容的選擇應該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學生的實際情況主要包括這些方面:學生的實際英語水平、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生的認知水平、學生的專業和學生的學習興趣等。比如,教學對象如果是計算機系大一的學生,就可以有針對性地選擇難度相對較小的、與他們專業相關的一些材料來進行討論。這樣,學生參與的興趣和積極性也會顯著提高。如果教師在選擇教學內容時,忽略了學生的實際情況,就很難讓學生自覺參與課堂互動,教學效果也會大打折扣。
4.優化教學設計,采用靈活的教學方式。科學的教學設計和多變的教學方式是促進大學英語課堂互動的有效策略。教師在確定了恰當的教學內容后,就要開始思考怎樣設計教學環節,采取哪種教學方式。優化教學設計具體涉及到這些方面:比如,備課要充分,給學生提供一些相關的背景文化知識的介紹;給學生提供一些在互動活動時可以用到的英語詞匯、短語和句型;提前讓學生去預習,讓學生在課前把有疑問的地方劃出來,在課堂上提出來一起討論;設立英語學習小組,布置小組學習任務等。這些課前準備都可以讓學生更熟悉教學內容,促進他們的思考和參與。在課堂上,教師可以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比如:任務型教學法、合作型教學法等。在課堂上,教師要積極創設英語學習情境,多鼓勵學生互動,比如,可讓學生進行對話、小組討論等。
5.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良好的師生關系有助于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也更能激發學生參與到大學英語課堂的互動活動中來。一名合格的教師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者,更是學生心靈的指引者和益友。那么怎樣才能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呢?首先,在課堂上,教師要注意說話的語氣和方式,不要讓學生覺得很有距離感,而要讓學生感到和藹可親。在課外,要加強和學生的交流,主動詢問他們的學習和生活情況,主動給予幫助,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發自內心的關愛。這樣,學生在課堂上也更愿意積極配合教學,參與課堂互動。在這種愉悅的氛圍中,師生都享受著英語的教和學。樂在其中,教學質量的提升就更顯著。
四、結語
在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開展互動活動能有效地打破沉默,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提高英語實際應用的能力。互動還能更好地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在教師的主導和協助下,學生通過參與互動活動,不僅能更好地掌握英語,也能有效提高綜合能力。有了教師的不斷鼓勵和的科學的教學策略,學生在英語課堂上主動參與互動,師生距離也會隨之縮短,大學英語的教學質量也必將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李建.淺談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互動有效策略[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2(3):95-96.
[2]劉蕾.大學生英語課堂沉默現象成因分析及對策[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科版,2014(7):215-216.
[3]劉立丹.大學生英語課堂沉默研究[J].通化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5):98-100.
[4]束定芳.大學英語教學改革之目標與方向[J].東北師大學報, 2012(1): 8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