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宏賓+陳能翀



摘 要:本文以南亞理工學院為例子,分析了加拿大職業教育的現狀以及對我國職業教育的借鑒啟示作用。
關鍵詞:加拿大;職業教育;現狀;啟示
中圖分類號:G7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1422(2015)02-0038-03
收稿日期:2015-01-08
作者簡介:尹宏賓(1974-),男,原華南理工大學副教授,博士生,2003年移民加拿大,南亞理工學院(Instructor Macphail School of Energy)終生教師。研究方向:電氣自動化,交通管理。
陳能翀(1936-),男,本科,原廣州市職工大學電工系主任副教授(現校名改為廣州市工程技術職業學院)。研究方向:電氣自動化,電測儀表。
加拿大是西方七大工業國之一,教育事業發達,實行十一至十三年(各省不同)義務免費教育,最新的調查統計結果顯示,加拿大的大學本科教育水平很高,每年都有包括中國學生在內的大量海外留學生前往加拿大學習和深造。
加拿大對職業技術教育非常重視。職業技術教育在加拿大基本上是指高中后的學院教育。筆者過去從事教育,出于職業習慣,對加拿大的職業技術教育進行了調查,希望本文能夠對我國的職業技術教育改革有幫助。
一、加拿大技術學院概況
加拿大全國有120多所學院,其中每個主要城市都有1到2所大學和理工學院,以卡爾加里市為例,該市有近110萬人口,擁有2所大學(卡爾加里大學和皇家山大學),1所理工學院(南亞理工學院),4所文理工商學院。
加拿大的大學主要培養工程師和研究開發人員,而理工學院即職工技術學院則培養技工,助理工程師,工藝師和有關行政管理等人才,理工學院個別專業也培養大學本科生。在人才培養上,大學和理工學院呈現良好的金字塔結構,例如,卡爾加里大學共有24000名學生,其中研究生有3500人, 而南亞理工學院在校學生則有66000人。這種人才培養結構有效地符合了城市對各類人才不同需求。
二、南亞理工學院專業設置
南亞理工學院以其高質量的技術教育和職業培訓而聞名。在2009年作為主辦者之一,該學院成功舉辦了世界技工大賽(Worldskills)。該學院的成功之處在于它和工商業緊密合作,確保學生的知識和技能能夠滿足社會的需要。該學校教學課程有2300多門,可以授予包括4個學士學位,63個大專學歷和短期培訓的25個上崗證書在內的各種文憑。至1990年,該學院已經建立了11個世界級技術試驗中心。
南亞理工學院共有9個學院:
(1)商科學院。包括會計學,金融學,市場營銷,行政管理等。
(2)建筑學院。包括工程制圖,風景建筑,民用工程,室內裝修設計,地理工程等專業。
(3)制造和自動化學院。 包括生產過程自動化,,機械工程,空調制冷等專業。
(4)能源學院。包括環境科學,化學工程,石油工程,水和污水處理,地質,電氣工程,儀器儀表等專業。
(5)信息工程系。包括電子工程,信息系統,計算機軟件,網絡工程等專業。
(6)健康科技學院。包括牙科助理, 牙科,急救醫療護理技術等專業課程。
(7)交通運輸學院。包括汽車維修,航空機械維修和管理,鐵路交通信號控制等專業課程。
(8)食品和旅游學院。包括食品,廚師,酒店管理,旅游等專業。
(9)基礎教育學院。重點承擔數學,物理,化學,英語等基礎課教學。
南亞理工學院以2年制大專教育為主。而已經擁有大專學歷的學生可以通過進一步學習攻讀學士學位。學生在校學習2年,每年2個學期,每個學期15周, 每個學期的學費大約3000~6000加元。
南亞理工學院開設上崗證書班, 包括電工,馬達維修工,家用電氣維修工,房屋建筑工。園林工,玻璃工,室內裝修工,工業管道工,廚師,發型師,汽車維修工,停車場管理員,油漆工,儀表工,沖壓工,數控機床操作工,重型設備工,模具工等。對于這些技工的培養,都按政府相關的規定。例如,一個電工要經過四年的培養,每年經過8-10周的在校學習。
三、南亞理工學院的儀器儀表專業課程設置
加拿大職業技術教育的教學計劃和教學內容能緊密結合生產和工作實際,針對性強,非常重視學習與應用結合,吸引力大,效果好。為了更好地介紹加拿大職業技術教育的教學情況,我們對南亞理工學院的大專層次的儀器儀表專業課程設置做個介紹。每個學期的課程設置和學分情況如下表所示,其中課程學時數和學分是成比例的。我們對其四個學期課程進行了分類。其中基礎課用字母A表示,專業基礎課用B表示,專業課用C表示。
我們還對各類課程學分和比例情況進行了統計分析,結果如下表所示:
從表中可以看出,南亞理工學院儀器儀表專業的基礎課只有一門工程數學,比例8.4%,專業基礎課所占比例也不高,只有22.7%,而專業課比例非常高,占68.9%。從這里可以看出專業課是南亞理工學院儀器儀表專業的最重要一環。 另外,在專業基礎課程和專業課教學中,課堂教學和試驗各占50%,而不是片面強調理論學習,這不僅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學習專業理論知識,而且能夠使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得到很好的提高。另外,該學院所有專業都不開設外語課程。
南亞理工學院不僅僅是儀器儀表專業這樣設置專業課程教學,幾乎所有專業都是這樣。在教學過程與教學方法上,特別注重密切聯系實際,工作需要重點是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著重技能的培訓,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種課程設計收效良好,廣泛得到了加拿大工業界的認可和贊同。一位加拿大企業老總說南亞理工學院總是能及時將最新科技傳授給學生,這有力地保證了企業人才的知識能夠不斷更新。
四、加拿大技工培養過程以及技術學院師資隊伍的選拔
加拿大各個行業的技工,技師和助理工程師的培養均是在各個理工學院進行的。一個高中畢業生如果想要成為一名技工,必須首先在一所理工學院注冊學習(或者是加入一個能夠接受技工培養的單位),然后前往各個省的技工管理辦公室登記注冊。學生在理工學院學習2-3個月后,并通過了學院的各項考核,這時才可以參加由各省組織的學徒考試。通過學徒考試的,才算完成了上崗培訓學習階段。學徒可以到社會上找工作,一旦有用人單位接受,學徒必須到技工管理辦公室登記。一個學徒必須工作滿1800小時左右,才能返回學院進行第二年的學習。學徒經過四年不斷學習和和實踐,并通過了技工管理辦公室組織的各年度考試后,才能荻得正式的技工證書。一個技工工作1-4年后,可以參加高級技工考試。考試通過,才可以荻得高級技工證書。
加拿大的理工學院,教師中具有博士和碩土學位的人所占比例不大,相當部分教師只有本科學歷和高級技師證書,其中培養技工的教師大多是耒自各個行業的高級技師。他們要有10年左右的行業工作經驗,實踐水平非常高,對本行業的實際發展情況非常了解。盡管他們的數學等高深理論水平不一定很高,但是他們的工作經驗非常豐富,完全能夠勝任從學徒到技工培養的需要。例如,南亞理工學院的電工專業的某專業教師在1998年才拿到高級電工證書,2001年被學院錄用成為一名教師。
五、對我國電氣自動化職業技術培訓的啟示及改革的意見
1.政治課內容:(1)法制教育;(2)德育教育;(3)敢于做事,善于做事的特例。
2.外語課:外語課改為選修課,培養有專業知識的翻譯。
3.物理課:物理課應當作為基礎知識在中學階段學習。 在職業技術培訓中不必單獨設置。如果需要,專業課教師可以對某一物理知識進行講解。
4.數學課:我們對畢業生狀況進行過調查,他們說高數學時多但很少應用,大多數情況下只應用高中階段的數學知識。應當進行改革,減少學時。注重把數學教學和專業課的需要結合起來。比如,在加拿大的理工學院,他們的電氣專業有自己的電氣數學課,教科書的例子都是電氣工程專業課上用的例子,這樣學生即提高了數學水平,又懂得如何把相關數學知識應用在專業課的學習上。
5.專業基礎課與專業課:既要講原理,也要講實例。例如,講位移傳感器,要講各種單元電路的原理,也要講各種型號的傳感器,如電感式,電容式,光電式等,它們具體應用的場合。同時要配備相關試驗,讓學生懂得如何使用。一般課程用3/5時間授課,用2/5時間做實驗,通過實驗加深對原理的理解。增設查找資料課,有效學時數10節。安排學生到圖書館或上網,查找有關資料,閱讀和摘抄,評論文獻資料,以論文形式編寫后交給教師。畢業前實操,時間為半年。
陳能翀任職工大學電工系主任期間,在1990~1996年,曾經將課程安排調整,提前開設專業基礎課,留下最后一個學期搞畢業前實操,其性質類似搞技術革新項目,題目名稱有:1KW 直流電動機調速系統;大功率開關電源;溫度調節系統;單片機應用等。學生自由組合。3~5人/組。
通過幾年實操課程,筆者認為有以下優缺點:
優點:學生做過實驗以后,搞技術革新的膽量和能力提高了一點。
缺點:由于當時專業課,專業基礎課的課時數少,學生掌握專業知識深度低,知識面窄,學生有時是在教師直接指導下完成實操。個別學生甚至聽不明白,照做而已。
責任編輯 朱守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