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眾所周知,音樂養生有兩種方式,分別為“靜養”和“動養”。“動養”相對應的是動感的、節奏高比較強的音樂,這種方式計較適合年輕人,音樂歡快的節奏令人愉悅、明朗。然而中老年人更加熱衷于“靜養”,與其對應的是安靜的音樂,它能令人心態平和,也能起到良好的養生效果。本文將針對音樂養生中的“靜養”和“動養”展開一系列詳盡而深入的探討與思考,希望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人們的音樂養生意識和素養,最大限度地增強人們身體的健康。
【關鍵詞】音樂養生;靜養;動養;思考
引言
如今,經濟飛速發展,生活中、工作中的壓力不可令人小覷,因此人們越來越明白養生的重要性,養生形式也是各式各樣,因人而異。其中音樂養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在大多數人的認知中,輕柔、安靜的音樂對于養生來說效果最佳,其實并不是這樣。對于不同的年齡段,人們應該聽不同風格的音樂,針對老年人和年輕人分別制定不同的養生方案才能將音樂養生的作用發揮到極致。
一、關于音樂養生的“動養”的思考
音樂養生也可以被稱做音樂療法,顧名思義,它利用音樂來保養生命,調節心理上的正常與健康,豐富精神生活,緩清生活和工作壓力,以達到“保養”的目的。當人們精神疲倦,心情低落時,聽一聽慷慨激昂、富有生命力的音樂,可能會給自己帶來巨大的能量。當人們伴隨著輕快的音樂進行舞蹈時,心中被瑣事煩擾的抑郁也許就煙消云散了,音樂在這個時候無疑是抵抗消極思想的良藥。“動”的音樂是不同于“靜”的音樂,它是很個性的,節奏快的,很動感的音樂。眾所周知,“動”的音樂的另一個特征就是音響的聲音足夠大。大多數年輕人都比較喜歡類似于RAP、搖滾樂這種“動”的音樂,這種音樂會給予他們無窮的力量當他們倍感無奈時,他們也能得到宣泄以及心靈的慰藉。現代快節奏的生活無疑給當代年輕人帶來了沉重的工作和生計壓力,又很難得到放松和減壓的機會,不難想象長久下去會給人的身體和心理帶來很大的傷害。這時候聽一曲動感音樂,可以從中獲取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以及熱愛生活的熱情。但是,這是要有節制的,不能一直聽,并不是一味地聽動感音樂就能解決所有問題,它既有優點也必然存在弊端。長期處于音調夸張、節奏瘋狂的環境中,人的神經可能會處于高度緊張當中,這時候情緒很難控制,比較容易發怒,如果不加以改變會造成人際關系的惡劣,這顯然無法給人帶來心靈的愉悅。而且,無節制地聽動感音樂會造成年輕人的聽力靈敏度喪失、聽力明顯下降,因此對于“動”的音樂我們要有選擇、有節制地去接受。
二、關于音樂養生的“靜養”的思考
對于絕大多數老年人來說,在日常生活中他們更青睞“靜”的音樂,顧名思義,“靜”的音樂是一種具有緩慢的節奏、輕柔的音律、和諧的旋律的一種音樂形式。老年人更加喜歡聽“靜”的音樂是有原因的,“靜”的音樂的特征正好符合老年人心理上、生理上的特點。“靜”的音樂包括古典音樂、鋼琴曲等等,人們在收聽完“靜”的音樂之后,心態會比較平和,不同于之前的亢奮,這樣一來人的免疫系統也被很好地調節了。伴隨著柔和的音樂整個人都放松了,疲憊感也一掃而光。有些睡眠質量不好,晚上難以入睡的老年人,不妨試著在睡前聽聽慢節奏的輕音樂,這能有效地解決失眠這一難題,讓人很快入睡,在提高睡眠質量的同時也增強了身體的免疫力。除去老年人,小孩子多聽聽此類“靜”的音樂也是有很大幫助的,它在某個程度上可以幫助小孩子塑造安靜思考的好習慣以及不急不躁的好性格,這就很好地解釋為什么許多懷孕媽媽會選擇古典音樂進行胎教了。雖然“靜”的音樂有種種好處,它能使人達到一種身心放松、心態平和、精神安寧的境界,但是面臨著如今社會的快節奏,“靜”的音樂其中蘊含的“靜”和“慢”讓很多人產生了質疑。因此,鑒于個人需求、個人審美觀、現代的社會環境和人們的心理變遷皆不相同,我們應該清楚地認識到,這種音樂不是被所有人都認可和接受的。
三、將“靜”、“動”的音樂與養生完美結合
凡是都不可能達到完全的統一,音樂養生的“靜養”和“動養”也是如此。如今的生活是多元化的,它處處充滿著驚喜和樂趣,使當地聽一聽動感音樂,并從中獲知生命力的強大。平時也要多聽一些舒緩的音樂,例如貝多芬的《小提琴協奏曲》、莫扎特的《安魂曲》等,可以減少人們處于逆境時的消極情緒。前面已經說過音樂養生的“靜養”和“動養”也可以統稱為音樂治療。音樂治療的方式多種多樣,
最重要的是要將音樂養生的“靜養”和“動養”相結合,既不以偏概全也不盲目濫用,有節制地使用音樂,體會動感音樂的活力和蓬勃的生命力,體會“靜”的音樂的安詳與和諧。并且從動感音樂中獲取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從“靜”的音樂中獲取寧靜致遠的人生價值觀。合理地看待音樂養生的“靜養”和“動養”,并將音樂養生的“靜養”和“動養”相結合,依據每個主體不同的心理以及性格特點,制定最佳的音樂養生方案,這樣才能達到音樂養生的初衷。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近年來,現代社會的節奏愈來愈快,所以人們也應該更加注重自己的生理以及心理健康。音樂含有無盡的魅力和價值,它給人藝術上的享受的同時也能對人們的身心進行療養。人們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選擇不同風格、不同形式的音樂來釋放壓力,音樂養生的“靜養”和“動養”完美結合將會給人們的健康帶來極大的好處。
參考文獻
[1]魏勝敏. 中國傳統導引養生術的方法論特征及其當代價值[D].福建師范大學,2012.
[2]周文照. 玄樂道炁:道樂養生的音樂人類學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3.
[3]達坡阿玻. 如何將能量音樂與健康養生完美結合[J]. 北方音樂,2014,10:226.
[4]趙啟. 南寧市體育養生行業現狀調查和發展對策研究[D].廣西民族大學,2010.
作者簡介:王璐(1979-), 女,籍貫:浙江舟山,學士學位 ,浙江舟山群島新區旅游與健康職業學院 ,職稱:中學一級,研究方向:音樂藝術與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