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峰
【關鍵詞】學習單 自主學習
初中物理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5)02A-
0029-01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自主合作探究”已成為學生學習物理知識更為有效的學習方式。然而,由于缺少方向、缺少動力、缺少方法,致使一部分學生自主學習時感到茫然,不知何去何從,影響了自主學習的效果。教師要從物理教學的整體性去思考設計“學習單”,以“學習單”為媒介引導學生進行有序、有效的自主探究性學習,使學生的自主探究活動更具價值,實現物理教學的目標。
一、“學習單”的內涵及運用價值
“學習單”是一種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活動,記錄活動過程與結果,分析得出活動結論并自我反饋的“菜單”化設計,是教師精心指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自主探究、自主創新的材料依據。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基于學生已有的水平,從學生發展的需要著眼,從學生掌握的知識著手,將學生的疑點作為學習的起點,把學習的難點作為設計的重點,把教學資源的生發點作為教學的推進點來設計與運用“學習單”,促使學生在“學習單”的指導下,在更高的起點上進行個性化的、有創意的物理探究活動,展示交流學習結果,自行發現、建構有意義的物理知識,收獲更為高效和豐碩的物理學習成果,真正體現“學習活動促進學生主動發展”的教學理念。
二、初中物理“學習單”設計的原則
(一)整體性原則
學生的各個學習環節不是分開來的個體,而是一個環環相扣的整體,這就需要教師從物理教學的課前、課中、課后三個環節的整體性角度去考慮設計“學習單”,形成“學習單”系列,真正實現課前預習有效、課中研討高效、課后鞏固有成效。
(二)層次性原則
“學習單”的設計應遵循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使學生由表及里、層層深入,真正從“學習單”中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學會看書、學會自學。
(三)可操作性原則
教師要從學情出發,根據物理教學目標,把教材的內容和要求以及相關教學資源轉化為具有可操作性、目標性、層次性、開放性和生成性的活動方案,引導學生通過閱讀、探究、討論、交流、反思等多元活動,進行有序、有效的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實現物理教學目標。
三、初中物理“學習單”運用的策略
(一)課前——課前預習,自主完成
在課前預期環節,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認知規律,針對學習重、難點知識,精心設計“問題情景”或探究活動,作為學生的導學工具,指導學生先學一步,對新內容有一個初步的印象。不僅給足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也為學習新知識掃除遺忘的障礙搭建橋梁。
如在教學蘇教版八年級上冊《汽化和液化》時,筆者設置了這樣一份“預習單”:(1)汽化是 ? 。(2)液化是 ? 。(3)列舉“汽化”和“液化”的實例(不少于三個),看誰列舉的多。(4)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有那些?請舉例說明。
這樣設計“學習單”,把要學習的知識要點、重點、難點以問題的形式提出來,合理地應用于課前準備,引導學生按照預習提綱進行預習,不僅可以掃除聽課時的障礙,提高學習效率,而且還可利用學生的“生成性”問題,及時進行動態課堂安排,引導學生“再次”經歷知識的探究歷程,促進自主探究活動更加深入、有效。
(二)課中——基于預習,學習新知
有了課前預習,學生就會帶著問題進入課堂,就會有一種想學、想問、想探究的良好心理。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課前預習情況隨時調整教學預設,靈活地進行課堂操作,把學生的預習結果作為課堂教學設計的切入點,組織學生討論進而解決問題,讓學生的預習和教師的教學和諧共進。同時,教師要針對教材重難點擬設生成性問題,精心設計“學習單”,給學生自主解決問題以提示、升華與啟發,擴大知識面和解決問題的多種途徑或方法。如,學生在探究沙子和水的吸(放)熱本領的實驗中,筆者設計了如下“學習單”:
1.使沙子和水的溫度升高的辦法是 ? ?如何使沙子和水在相同的時間內吸收相等的熱量 ? ? ?如果沙子和水升高相同的溫度時,加熱時間長短不同,說明了 ? ? ??
2.如何比較沙子和水誰升溫快?
3.實驗時,要注意控制沙子和水的
相同。此外還應控制 ? 相同。
4.此實驗探究的結果是 ? ? 。
(三)課后——鞏固運用,深化提高
設計好課后“學習單”,不僅能起到鞏固課堂成果的作用,而且有利于學生回顧所學的知識,幫助學生再現學習情景,掌握“知識與技能”,促進知識向技能的轉化和提高。教師在設計課后“學習單”時,應根據課堂教學目標精選習題,設置有層次的練習,并適當設計自主、開放、充滿智慧和創造性的實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展思維,發展創新能力。
(責編 林 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