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本文對維吾爾語專業學生在書寫維吾爾語作文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系統的分析,并針對維吾爾語作文中存在的偏誤產生的原因進行了分類和總結。
關鍵詞:寫作;錯誤;錯誤類型;原因
作者簡介:李明慧(1990-),女,漢族,新疆烏魯木齊人,碩士研究生在讀,單位:新疆師范大學語言學院,研究方向: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翻譯理論與實踐(維吾爾語方向)。
[中圖分類號]:H2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5)-14--01
寫作是維吾爾語學習者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體現和檢驗,本文用問卷調查的形式,對新疆師范大學維吾爾語專業本科生寫作所犯的錯誤進行對比總結,目的在于呈現維吾爾語專業本科生寫作中的錯誤類型與錯誤分布,討論引發這些錯誤可能存在的各種原因。
1.調查對象
本文的調查對象確定為新疆師范大學維吾爾語專業2012級本科生的50名本科學生。作為初學者的12級本科生在經過一年系統學習維吾爾語語音及語法后,對維吾爾語有了系統的認識和掌握,也具備了基本的閱讀能力和自學能力,在聽說讀寫方面的能力也達到了中級水平所以確定12級本科生作為調查對象。
2.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問卷調查法和訪談法。問卷調查法的優點是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搜基礎大量的數據。訪談法可以方便訪問者和被訪問者真實表達自己的觀點,為訪問者提供更為便捷的信息。本次共發出問卷30份,收回有效問卷28份。
3.調查結果和分析
問卷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是情感態度的調查,一部分是給出指定題目進行寫作。下面是第一部分情感態度的信息反饋。在進行情感態度的調查時主要圍繞寫作時多半采用漢語思維還是維吾爾語思維的主題來調查的。那么情感態度的調查可以幫助我們初步了解到影響學生寫作的主觀因素。
3.1情感態度的調查
從數據可以看出,只有少量(4%)的學生的是看不懂題目的,一方面說明作文題目的難易程度是適中,與學生的實際水相吻合,另一方面也說明學生的整體水平很均衡。71%的學生在看懂了題目后卻無從下手,在訪談的過程我了解到這些學生的詞匯量很大,而且屬于班級里學習中等或中等以上的學生,但是在語句的語法組織上還非常欠缺,究其原因我個人認為是可能與平時的訓練有關系。
根據數據我們可以看出,100%的學生在整體的把握和布局上是以漢語的思維來進行思考的,而具體到實際的句子組織上則發現,并不是所的學生都采用漢語思維來思考維吾爾語語句,還有2%的學生不是,究其原因可能是維吾爾語水平的高低不同而產生的差異。
3.2作文實際存在錯誤的調查
這里的收集數據主要來源于我們給學生發放的問卷中的作文,現場在沒有任何教師的指導與幫助之下完成的,這樣的數據才是最真實的,才能完整地體現維吾爾語專業本科生的普遍寫作水平,收集到的錯誤才能體現整個維吾爾語專業學生寫作錯誤的共性。
第一種就是記憶性錯誤,拼寫錯誤和忘記單詞這兩項就占了很高的比例,這類錯誤沒有過多的知識運用含量,只是一個個知識點的識記而已。第二類就是診斷性錯誤,這類錯誤主要體現在動詞的時態(39%)、語態(54%)的錯誤使用和主謂不一致(7%)、第三類是形成性錯誤,有些學生的錯誤既與記憶無關,也與判斷無關,那就把它們歸類為在形成目標語的過程中所致的錯誤,本研究稱之為形成性錯誤。①依據統計這類錯誤是學生犯得較少的一塊錯誤。主要表現為維吾爾語的習慣性搭配和量詞的匱乏。
4.原因分析
4.1母語對目標語及目標語對自身的干擾
我個人認為母語的干擾是最大的原因。毫無疑問,維吾爾語與漢語有很大的差異,這種差異嚴重地干擾了維吾爾語的學習。關鍵問題在于我們對母語已經形成了固有的思維習慣,這種固有的思維習慣囚禁了我們的學習過程中的行為習慣,因此我們總是以我們自己的思維評價他人的思維,用我們的習慣去衡量不屬于我們評價的事情。母語的固有思維在給我們學習者帶來正面幫助的同時也自然而然會導致負面的影響。
4.2學習者記憶失誤的干擾
根據我們目前我們學習第二語言的狀態來說,我們完全處于自由“撿”點語言的狀態。上課老師傳授的東西并非一定及時回顧和反饋,學習者憑借個人的喜好與天資能掌握多是多少。可是一旦到了考試時,以前的語言習得記憶習慣已經很難改正或克服,學生容易記住也容易遺忘。并且沒有良好的回頭復習記憶的習慣,記憶失誤是必然產物。于是在有必要將一定的輸入材料輸出時務必會出現“張冠李戴”的現象。如果沒有良好的記憶習慣來及時鞏固記憶成果的話一切的前期記憶將會成為徒勞,那么錯誤的產生也會應運而生。
5.小結
通過以上對2012級本科生寫作存在的問題的分析可以看出,維吾爾語專業的學生在維吾爾語寫作上還存在很多問題。我們的老師應當針對學生存在的問題探索最佳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維吾爾語寫作能力,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達到滿足其學業﹑工作﹑繼續深造對維吾爾語寫作的需求。
注釋:
[1]范秀云,對非英語專業研究生寫作現狀的思考[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2(3)
參考文獻;
[1] 魯健驥.中介語理論與外國人學習漢語的語音偏誤分析[J].語言教學與研究,1984,(3).
[2] 胡壯麟.語篇的銜接和連貫[M ].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