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煥青
摘要:創新是素質教育的主旨,也是教學的靈魂。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是當今教師研究的一個重要的課題。尤其是初中數學,作為一門重要的基礎性學科,體現了數學知識的再創造過程。學生在這個過程中產生了新鮮的東西,這對培養創造性人才奠定了基礎。本文中,筆者就根據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談談在中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關鍵詞:數學教學 創新思維 培養
一、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
在以往的數學教學中,課堂教學主要是以知識灌輸為主,學生被動地接受教師所傳授的知識,制約了個性發展,限制了思維發展,使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被扼殺。教師要給學生自由發展的空間,要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用平等、和藹、寬容的態度去對待每一位學生,為學生創設一種寬松和諧的學習環境,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想象力才能得到發揮。另外,教師要為學生創造合作探究的機會,使學生在互動合作中相互補充,相互幫助,暢所欲言,積極展示,培養學生的集體創新能力。要想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需要拋棄傳統的教學思想,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運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讓學生主動地去學習和探究知識,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只有這樣,學生的創新能力才能得到培養。因此,教學活動要實現師生雙邊互動的創新過程,通過探究互動,使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對知識進行再創造,以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但是應該注意的是,在合作中,教師要起到積極的指導作用,做學習活動的參與者和引導者,同時小組中每個成員都要分工明確,如此才能調動積極性。
二、培養學生的質疑精神
培養學生的質疑精神,是讓學生對難以解決的問題和有疑問的問題產生一種探究的心理狀態,學生只有對問題產生疑問,才能有探究的欲望,才會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去探索和解決,從而提高創新能力。為此,教師要教給學生質疑的方法和技巧,起到引導的作用,必要的時候要做好示范,培養學生善于提問的習慣,使學生提出的問題有探究的價值,能引發思考,從而得出正確的結論。
三、聯系生活實際,拓展學生思維
數學知識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因此,數學教學只有聯系生活實際才能使我們的課堂豐富多彩,富有生機。這樣,學生才能更容易感受到學習數學的意義和必要性,從而把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去,用數學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因此,作為數學教師,我們不能在課堂上照本宣科,只重視概念和規律的探究,把數學教學變得機械、枯燥。教師要指導學生用發展的眼光去了解數學、探究數學、學習數學,在生活中運用數學,從而獲得學習數學的體驗,促進創新思維的發展。
四、積極發揮小組作用,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學生的學習方式也在不斷發生著變化,教師要想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之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就要讓學生自主探究和學習,為其創設合作學習探究的機會和活動,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在探究中大膽想象、積極發言、相互補充、共同提高。在此過程中,教師要做好學生的指導工作,鼓勵學生主動提出問題,并對有價值的問題精心設計讓學生去合作探究,通過積極討論,從而得出結論。在交流互動中,學生的思維得到發展,創新能力得到提高,所以,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設計多種活動為學生提供探究和展示的機會,在探究交流活動中,教師要給學生留出充足的時間讓學生的思維得到發展。例如,教師在教學生畫角這一環節的時候,可以采用開放式教學,讓學生按照自己的意愿自主動手,自主選擇,既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也提高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五、培養學生的非智力因素
學生的創新能力不僅受到智力的影響,還和學生的興趣、情感、動機等因素有著很大的關系,這些非智力因素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重視這些非智力因素的培養,這對學生能力的提高有著很大的幫助,并且對學生人格的完善有著促進作用。因此,教師要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探究和創新的欲望。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把教學內容和生活實踐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另外,教師還可以在教學中介紹一些有關數學家的成功故事,培養學生堅持不懈和善于挑戰的信念,從而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學生在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斷探究、積極思考、勇于創新,培養了頑強的意志,這是提高創新能力的關鍵。
六、尊重學生學生個體差異,對學生做出合理的評價
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教師要尊重每一名學生,并根據學生的個性差異因材施教,對他們的學習情況作出具體而科學的評價,用發展的眼光去看待學生點滴進步,并對他們的良好表現給予表揚和肯定。另外,教師還要給學生信心,鼓勵他們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大膽發言。對于學習比較困難的學生,教師要積極指導和點撥,少批評,多鼓勵,幫助他們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使每一個學生的創新能力得到發展。總之,要想培養初中生的創新能力,教師就需要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他們的探究欲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針對學生的個性差異,做出相應的評價,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出更多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
總而言之,隨著素質教育的實施,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成為了一個重要的課題,這就需要教師不斷更新教學觀念,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運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去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讓學生去探究、想象、觀察、實踐,多給學生思考和展示的機會,使學生的創新潛能被挖掘出來,使每一堂數學課都充滿活力和生機,為培養更多的創新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王復亮著.創新教育學概論[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6.
[2]趙彥魁.中學生數學創新能力的培養和提高[J].甘肅聯合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25).
[3]李新榮.淺議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創新能力[J].科技導向,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