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鑫鑫
摘 要:隨著我國加入世界經濟貿易組織以來,我國的社會經濟得到了巨大的發展,經濟全球化的到來,給我國的教育帶來了機遇和挑戰,特別是對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影響。高職教育是培養有活力,有潛力的社會勞動技術人才,但是目前我國的高職教育現狀令人擔憂,大量理論知識的灌輸無法培育出社會需要的技術人才,必須進行高職教育的改革。
關鍵詞:高職教育;旅游專業;教學計劃改革
旅游業作為一種新型的服務型行業,隨著經濟全球一體化的到來,進入了一種飛速的發展階段。隨著旅游業需求的增加,特別是對一些旅游英語專業人才的需求,造成旅游行業高級人才的供不應求,高職旅游專業教育受到國家教育部門的重視,但是,目前,高職高職旅游專業教育并沒有向社會輸送一些專業的應用型
人才,而是過于片面的強調理論知識的學習,嚴重脫離于市場。為此,如何發展高職教育,培養社會需要的人才就是現實社會中一個新的問題。關于高職教育改革,筆者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探討。
一、我國高職旅游專業的現實意義
(一)高職旅游專業課程設置缺乏特色
高職院校和普通高校都有旅游專業,但是他們的側重點是不一樣的,普通高校的旅游專業偏向于管理,比如旅游管理和酒店管理 。而高職院校的旅游專業是以培養實用性人才為主要目標的,比如導游。所以如果高職院校按照普通高校的課程安排,注重理論知識的學習而輕視實踐機會,必然無法培養出旅游行業所需要的應用型高級人才。因而,高職院校想要提高畢業就業率,只有改變高職院校單一的課程設置,加入旅游專業所需要的特色課程,增加學生實踐的機會,才能有所改善。
(二)高職教育無法培養應用型高級旅游人才
旅游專業應該按照市場的需求來設置相應的課程,重點培養學生的知識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實踐課程,目前的高職教育只停留在理論管理知識的學習階段,很少有關于旅游專業的實踐課程。導致很多學生的應用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較差,因而無法在畢業的時候找到合適的工作。旅游業的發展更新速度非常快,如果高職院校無法培養出行業所需要的高級應用型人才,那么高職院校就很難在現代社會中持續地發展下去。
(三)高職教育課程設置和教學力度上的缺陷
目前,很多高職教育已經開始重視實踐課程的教學,強調學生在實際案例中的動手能力,但是教學力度不夠,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比方說,很多高校的實踐課程就是餐廳擺臺和客房整理這兩塊,但還是實際的旅游行業中很少需要,因為大部分的高職院校畢業的學生,工作就是導游,他們更需要一種應變能力的培養。
大多數的旅游專業的畢業生最大的實習機會就是最后一年安排的專業實習,但還是這次實習機會并不能讓大多數學生學到或者是獲得應有的技能,原因有兩個,一是實習單位的不重視,很多實習單位只是讓學生打打雜,做些簡單的工作,并沒有給予很多的鍛煉機會。二是實習的時間不對很多學生都急于找工作,無法安心實習。所以,應該加快課程改革,培養社會需要的人才。
二 、關于教學計劃改革的幾點建議
(一)改變旅游專業的課程設置,突出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
課程設置的改變要從課程的目標和教學模式兩個方面來進行探討。首先要改變強調理論學習而忽視實踐學習的課程設置,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要結合學生的旅游專業開展一些實踐課程,比如模擬課程,學生可以通過角色扮演,來體會在交流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以及如何解決這些問題,這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強調的。開展有特色的教學課程,學校可以每年要求旅游專業的教師到時間的旅游點進行學習和考察,根據旅游市場的需求開設相應的課程,比如,旅游英語專業的學習,現在很多的外國游客來中國旅游,那么對于導游或者其他相關的行業來說,旅游英語是必不可少的,學校可以針對這一點進行特色課程的設置,另外可以定期要求一些專家或者旅游行業有經驗的人員來學校進行授課或演講,以便于學生更好地適應市場的發展需求。
(二)明確旅游專業的職業定位
旅游專業的課程設置應該打破原來只強調理論基礎的基礎課設置,應該以培養社會所需要的知識和能力的要求進行設置,并且要求在教學力度上大大加強這方面的要求,可以針對現在需要的職業崗位,進行深入的研究。目前采用的具體措施就是根據旅游崗位的需求進行分班,主要有旅行社和飯店兩個方向。主要的課程可以根據所選的專業進行調整,但是一定是在對這些崗位進行深入研究的基礎上,以提高學生的就業率為目標。實現提高旅游高職教育的整體優化效益和學生職業能力的目的[1]。
(三)專業文化基礎課的定向處理
目前,高職旅游專業的學生畢業之后都會在旅行社做導游或者其它相關的管理工作,所以可以在課程中增加有關于中國旅游景點的相關知識,其中包括相應的地理知識和歷史知識[2]。另外也需要增加相應的經濟管理方面的知識來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和世界觀,培養他們應變能力,專業特色方面還可以增加旅游英語專業,增加學生的工作技能,以便于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同時也是學校特色專業的集中體現。
目前,高中院校的生源主要來自中職生和普高生,這兩類學生對于課程的內容的學習差別很大,主要表現在文化課和專業基礎知識方面,普高生對于文化課很熟悉特別是英語和計算機,他們的水平遠遠高于中職生,但是他們對于旅游專業的專業知識就不如中職生,所以面對這種情況,學校應該合理地分班,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培養,以便于培養更加全面的應用型人才。
三、結束語:
高職教育旅游專業教學計劃改革主要從學校課程設置,教學力度和教學模式上進行改革,以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變化。高職旅游專業應該結合旅游行業的發展需求,針對性地開展特色課程,注重理論學習和實踐學習相結合的方法,培養旅游行業需要的高級應用型人才,這是高職教育旅游專業改革的方向,也是旅游專業教育工作者需要探討的課題。
參考文獻:
[1]董鴻安.關于高職院校旅游專業教學改革的[J].寧波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2,(3).
[2]覃章程.論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現狀與發展.[J] 《職業技術教育》2001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