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學
【摘 要】數學是一門具有學理性和工具性特征的課程,在高中階段,學好數學非常關鍵。在新課改的教育大背景下,我們應當如何更好地助力學生學好數學,提升學生學習數學的自覺性和積極性。筆者在本篇論文的寫作中,主要想與大家探討一下如何更好地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自覺性這個話題。
【關鍵詞】高中數學 新課改 高中學生 學習自覺性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9.018
高中階段,正是學生學習生涯中最苦最累也最充實的時期。這一階段,學生面臨的不僅僅是數學這門課程的學習,此外,語文、政治、歷史、化學、生物、英語等等課程都是學生不能逃避的學習任務。學生在這種學習壓力的重重包圍下,本來已經頗感吃力,如果,教師的教學方法不當,那么,學生們在學習中要走的彎路將是非常多的。我們暫且不去研討太多應試教育的利弊,在這里,我們將主要結合新課改這個新的教育環境,來與大家一同探討一下,關于新課改教育背景下,如何有效地開展數學教學的相關問題。
數學是一門具有學理性和實用性的學科,學好數學,可以更加便捷我們的日常生活。這是從普遍意義上來講的,針對于高中階段的學生來講,學習數學最為核心的目的就是助力其更好地實現自己的求學夢。那么,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數學知識,繼而使得學生能夠對數學學習產生積極的學習興趣,作為高中教師,我們應當在教學中做出哪些努力呢?接下來,筆者將淺談幾種比較可行的數學教學方式,以期對大家的數學教學有所幫助和啟發。
第一,良好的學習氛圍與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助力學生產生對數學學習興趣的有效方式,也是最為關鍵性的一步。一般來講,相對于一個比較嚴肅而具有壓抑性的教學環境,學生往往會對一個給人輕松自由感的教學環境表現出更多的喜愛。學生們在這樣的一個環境中,可以自由的進行思考,自在的、無壓力的、平等的與教師和同學之間展開具體問題的探究與討論,在這種環境下,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積攢的疑難問題也會被較快的解決。當然,這對于教師更好地更有效地開展好數學教學來講,也是非常有幫助的,學生在這種氛圍下展開學習,對于自身的數學學習積極性的提升來講,也是大有裨益的。當然,如果學生長期在一種充滿壓抑而具有緊迫感和壓力感的教學氛圍中學習,教師與學生之間就難以建立比較平等的對話。學生在針對于問題的探討過程中,也將表現出很大的壓力和緊張感,思維難以完全自如的展開思考,長此以往,學生在數學學習上遇到的問題也將越來越多,在數學學習上遭遇的瓶頸也將大大增強,教師要想更好地開展好數學教學工作,也將變得越來越不易。
當然,師生之間關系是否和諧,也將成為能夠影響到學生學習積極性高低。一般來講,師生關系和諧的基礎上,學生會對教師的教學表現出更大的積極性,繼而對其教學科目產生興趣的可能性也將大大增強。與之相反,如果,師生之間的關系不和諧,甚至有沖突,教師要想搞好教學工作也是不容易的,要想使得學生能夠對數學學習產生興趣,也是非常困難的。因此,為了更好地促進自身的數學教學,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數學,作為教師,我們一定要在學生身上花費更多的精力和時間,努力與學生之間建立比較和諧的師生關系,為學生的數學學習提供盡可能多的幫助。
第二,組建數學學習興趣小組,及時地開展數學學習學術交流活動,開展數學知識競賽等,都是有可能幫助學生產生對數學學習興趣的有效方法。如果教師在教學中對學生有更多的關注,那么,要想做好數學教學工作也并非是一件很困難的工作。筆者認為,在當下的教學環境中,要想使得學生能夠對數學學習表現出比較濃厚的興趣,教師一定要注重教學方式的創新,不斷地給學生的數學學習帶來新的“驚喜”和挑戰。
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學習數學,繼而對數學學習產生興趣,筆者認為,在本班級內部組建數學學習興趣小組就是一種比較有效的方法。為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在恰當的時間給學生出一些比較有意義和價值的題目,讓學生們進行分組討論,最終由教師對學生們的討論結果進行評判,這也是一種比較好的辦法。這種形式的教學方式,既可以使得小組內部學生之間的團隊協作意識大大增強,同時,通過小組之間的較量,同學之間也可以及時地發現他人在數學學習方面的優點,從而更加積極地加強對數學課程的學習的自覺性。從根本上來講,這種方式對于師生雙方來講,都是大有裨益的。
第三,加強師生之間與同學之間在學習上的互動交流,給學生更多的課堂表現機會,也是能夠促使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濃厚興趣的關鍵所在。在數學課堂教學中,為了更好地鍛煉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和創新實踐能力,作為教師,我們一定要給學生提供更多的鍛煉機會。筆者認為,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就是一種比較有效的辦法,通過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既可以促進師生之間的互相了解,同時,通過與學生的交流,教師也可以比較及時地把握住學生在數學學習上存在的相關問題,從而針對性地幫助學生在數學學習上有更大的進步。比如說,當教師講到三角函數這部分的知識點時,為了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把握,教師可以出一些具體的題目讓學生來進行作答,同時,也可以提問學生講過的知識點,來檢查學生上課的聽課效率。
當然,為了進一步的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給學生的學習提供更多的幫助,作為教師,我們也可以將更多的課堂時間交給學生,讓學生來進行及時的鍛煉。比如說,我們可以在講完某一部分的知識點時,針對性的出一些題目,讓學生進行嘗試性分析、解答,也可以讓學生選擇課本中的某一部分內容進行試講,等等。這些基本的教學鍛煉形式,看似簡單而隨意,其實,對于學生來講,這種方式所起的作用卻是非常巨大的。它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在數學學習上取得更大的進步,進一步地提升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和理性判斷思維等,使得學生能夠在自信心不斷增長的氛圍中,對數學學習產生更加濃厚的興趣。
第四,為了使得學生在數學學習上表現出積極性,教師在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評判時一定要注重分寸的把握。對于學生的數學學習,我們不能一味地盲目的對學生進行表揚,也不能總是以批評為主。我們要堅持“適度”原則。總體上要以積極性的評價,促使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信心,只有對數學學習產生了足夠的信心,教師才能更好地引導學生在數學學習的道路上越走越遠,越走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