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興橋
【摘 要】高中階段,數學歷來就是學生學習過程中最重視的學科之一,因此,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舍得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發現,大部分學生的付出與收獲不成正比,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結合實際教學狀況,選擇最為合適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高中階段 數學教學 方法探討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9.110
高考是我國現階段以及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選拔人才的主要方式,很多人將其比作是沒有硝煙的戰場。確實,高考是一種帶有淘汰性質的人才選拔方式,因此對于學生來說高中階段就是學習生涯中最苦最累壓力最大的時期。高中階段,學生需要學習的科目眾多,數理化在考試中所占的分數最多,因此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付出的時間和精力也相對較多,尤其是高中數學,更是高中生學習過程中的必爭科目。數學是一門技巧性較重的學科,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于理性思維的依賴性較重,因此數學也是一門比較容易拉開分數差距的學科。所以,學生在數學學習方面毫不吝嗇的付出時間和精力。但作為一名高中數學教師,我在教學過程中發現,大部分學生在數學學習方面存在問題,以至于付出與收獲不成正比。長此以往,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會逐漸地降低,甚至是產生破罐子破摔的想法。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給予學生適當的引導和幫助,尤其是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課堂知識吸收率,從而為學生成績的進一步提高做好鋪墊。
一、學生主動,教師引導
何為教學?即教與學的結合。教師與學生是課堂教學過程中最主要的組成部分,一堂課成功與否取決于師生之間的教學配合度與默契度。在我國傳統應試教育體制影響下,高中課堂教學往往采用“一言堂”的教學方式,一節課幾十分鐘,大部分時間都是教師在“唱獨角戲”,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幾乎為零,這種教學方式表面上看是節省了教學時間,能夠保證最大限度的知識傳輸量。但從教學調查來看,通常會造成學生消化不良的結果,一堂課下來學生什么都學了,但什么都沒掌握。因此,新時期,素質教育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尤其倡導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主動將課堂的主導權交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教師從中做好引導工作。
(一)學生主動
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激發學生的課堂參與意識,幫助學生回歸課堂。高中階段,隨著學生智力和理解能力的提高,數學教材中所包含的知識內容難度也在不斷增加。而作為數學教師,在我的認知里,數學是一門典型的理性學科,因此,知識內容具有非常強的客觀性,相對于其他學科來說,學生的數學自主學習能力較弱,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對于教師的依賴性較強,這就容易給教師一個錯誤的心理暗示:學生無法獨立學習,教師會直接主導課堂,從而忽視學生的學習感受,進而導致學生的聽課期待下降,甚至是主動將自己與課堂分離,只聽不說,課堂學習氛圍死氣沉沉,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給予學生最大的信任,給學生以表達自己想法的機會,從而引導學生重新回到課堂教學中來,主動參與課堂的互動。
(二)教師引導
數學是一門結構性非常強的學科,尤其是高中階段,知識的系統性和連貫性非常強,因此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不能錯過任何一個環節。但實際教學過程中發現,大部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或多或少的都會存在短暫性掉隊的情況。例如上節課某一部分知識沒有完全掌握,下節課學習新知識時就容易出現知識斷層現象,如果放任不管,這部分學生會與班級大部隊之間的差距越拉越大,最終成為我們常說的“后進生”。
作為教師,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做好引導作用。學生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影響,在不同知識的接受能力方面存在著客觀的差異性,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尤其是對于數學這樣一門理性思維占主導的學科來說,感性思維豐富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存在缺陷,在我看來,教師的職責就是最大限度的幫助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達到相對理想的學習狀態,因此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就要做好引導作用。例如,可以運用課堂回顧,知識點總結性講解等方式達到溫故而知新的效果,兼顧各個層次學生的聽課需要,從而達到最佳的課堂教學效果。
二、團隊合作,教師點撥
作為教師的我一直信奉一句話:教是為了不教,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在走出校門之后依舊具有自主獲得知識的能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做到“放養”與“圈養”的結合。
(一)探究式教學
思想上的交流會出現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對于學習來說更是如此。隨著素質教育的推廣,學校教育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并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做好教學角色的轉變,不斷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我在教學實踐中發現,探究式學習是非常適合數學這門學科的一種教學方式。
探究式教學是一種完全以學生為主的教學方式,教師可以確定探究主題,給學生劃定一個知識探究的氛圍,學生通過分組討論的形式進行思想上的交流和溝通,在此過程中學生不斷進行著思想上的交流與碰撞,最終探究出一種最為簡單有效地解題方式。這種教學方式不僅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能夠幫助學生在無意識之中鍛煉自己的思維發散能力,讓學生的思維越來越靈活。
(二)啟發式教學
高中階段,數學教材中所包含的知識不僅數量多而且難度系數也不斷提高,尤其是函數部分,不僅內容繁雜,而且知識難度較高。因此學生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遇到困難,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發揮引導性的作用,適時地給予學生學習上的點撥和幫助,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在我看來,教學點撥是需要一定的技巧,如果學生每次問問題教師都直接性的進行講解,那么久而久之就會助長學生的惰性。一遇到不會的問題,學生就會本能的找老師而不是先依靠自己,所以我們在問題點播的過程中要采用啟發式的教學方式,找到問題的“七寸”所在,從而給予思想上的引導和啟發,讓學生依照教師的提示一步步自己探索出問題的答案,這樣才能真正幫助學生樹立起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意識,從而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對于高中數學這門科目來說,每個數學教師都有自己的教學觀點和方法,沒有好與壞、優與劣之分,在我看來,只要是適合自己所教班級教學實際的教學方法就是最好的,總之,希望在廣大數學教師的共同努力下,高中數學的教學工作會呈現出更加美好的未來。